您的当前位置:

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



  【推进理论工作向纵深发展】 2002年,宣传部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31” 讲话、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工作,进一步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了思想。
  1、 十六大精神学习掀起了高潮。宣传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一是抓好启动工作。为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制定下发了《关于各级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中共鹤岗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安排意见》、《关于近期全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几项重点工作》等6 个文件;对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市委先后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领导干部大会、党员干部千人大会等4 个重要会议,传达学习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安排部署学习十六大精神的任务。二是抓好点上工作。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主。市委中心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组织4 次集中学习讨论,为全市的学习活动带了好头。举办了全市学习十六大精神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班分四个专题,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祝福恩同志还专程来鹤作专题辅导。三是抓好面上工作。采取座谈会、研讨会、巡回宣讲、检查指导等办法,推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使十六大精神深入人心。召开了由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等社会各界参加的座谈会3 次,畅谈了学习十六大精神的体会;营造了学习十六大精神的氛围。组建市委学习十六大精神宣讲团,由市领导带队;分赴各县区、各战线开展宣讲活动。市委老干部局、矿务局、绥萝两县等也按照市委要求组织了各自的宣讲队伍,开展宣讲活动。同时,举办了两场省委学习十六大精神宣讲团鹤岗专场报告会。市级班子副秘书长以上领导、市级离退休老干部、矿务局副总以上领导干部、各单位、各部门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社会各界代表2000多人聆听了省委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哈师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德荣教授的题为《十六大的历史地位和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的报告。特别是市委书记张兴福同志先后深入到工交、财税、政法、宣传新闻文化、非公有制经济以及鹤岗矿务局等战线和单位做了8 场辅导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付会廷同志也深入到六区进行了宣讲,有力地带动了全市的学习。据统计,截止到年末,全市已宣讲3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10万余人次,进一步掀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
  2、中心组理论学习。一是通过采取强化学习措施, 完善学习机制,提供有效的服务等办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两级中心组的制度建设,使两级中心组学习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二是总结推广了市委中心组和南山区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促进了全市理论学习。市委中心组的经验《在学习创新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理论学习》、南山区委中心组的经验《努力构建学习型区,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全省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还被编入《黑龙江省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选编》。三是先后两次对全市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查,推动了全市理论学习。
  3、 理论普及工作。宣传部采取宣讲团、报告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31” 讲话、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和掌握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为做好理论普及工作,我们举办了全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知识竞赛。2 万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了竞赛。组织各党委、党组主管领导、宣传部长(政工科长)、市委各部委办负责同志200 多人参加了学习省九次党代会精神鹤岗专场报告会。围绕“三个代表”、“5·31” 讲话、“人世”等方面内容,组织编写了系列学习读本3种5万多册下发到全市。组织宣讲团先后深入到南山区等单位进行辅导、宣讲,6000 多人受到了教育,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31”讲话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
  4、 理论宣传和研究。 2002年,紧紧围绕实施 “十万富民行动”、“五大战略”、推进“五大工程”、学习浙闽经验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抓住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十周年等有利时机,先后组织召开了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31” 讲话等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4 次,征集交流了2000多篇论文。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撰写了“十万富民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文章500余篇。
  【宣传工作】一年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服务大局、服务中心为宗旨,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新闻宣传、经济宣传和对外宣传工作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新闻宣传。2002 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学习十六大精神、实施“十万富民行动”、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城市管理年、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等10项宣传战役。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喜迎十六大、向党献厚礼”宣传报道意见》、《关于十六大精神的宣传报道意见》、《关于做好全市“十万富民行动”的宣传报道意见》、《关于做好“ 城市管理年”的宣传报道要点》等10 个文件,组织新闻单位开辟了“喜迎十六大、向党献厚礼”、“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十万富民行动、送去党的温暖”、“今年经济新亮点”、“加强城市管理、建设美好家园”、“警钟长鸣、安全第一”等30多个专栏、专题,通过评论、纪实、画刊等报道方式,编发新闻稿件8000多篇(条)。
  2、 经济宣传。为充分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出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宣传部经济宣传科、在《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等省级报刊的头版要位推出了《打造三孔新“泉眼”——记鹤岗市工业经济发展方略》、《鹤岗经济进入“高速公路”》等10多篇有影响、有份量的纪实性专题报道。还围绕“学浙闽、找差距、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专版,以“向浙闽学什么,解放思想做什么”为主题,刊(播)发了机关干部、理论工作者、个体私营业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座谈发言、体会文章100 多篇(条),为加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有益的智力支持。编印了反映全市城市建设突出成就的《鹤岗——我们美丽的家园》大型宣传折页2 万份下发全市,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鹤岗、建设家乡的热情。
  3、对上报道实现了新突破。2002年,全市共邀请接待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记者采访团4组、80多人次,对上发稿达800多篇(条),其中国家级媒体发稿 45篇(条),比去年同期多12篇(条)。特别是在十六大期间,《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国家、省级主流媒体在重要版位和黄金时段,共刊(播)发了十六大代表、市委书记张兴福同志的专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催人奋进加快发展》等报道14篇(条),平均每天发稿1.4 篇(条),对上发稿密度创历史纪录。尤其是 《人民日报》在要闻版刊发的《爱民就会有办法》、 《鹤岗:“十万富民行动”暖人心》、《煤城涌动助困潮》和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发的《鹤岗:实施“十万富民行动”》、《特殊通讯录——鹤岗实施干群联系卡活动》、在“现在播报”节目中播发的《鹤岗实施“十万富民行动”解决下岗再就业》等重点报道,充分展示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边疆名城,实现富民强市的时代精神风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新闻特写《孩子呀,你千万要珍惜这个饭碗》,得到中宣部原部长丁关根同志的重要批示,要求《人民日报》深度报道鹤岗市实施“十万富民行动”取得的成果,并派《人民日报》驻省记者站站长专程来本市采访。这篇报道还引起上海、深圳等地领导的关注,主动为鹤岗市提供800个就业岗位。《黑龙江日报》7月27日在一版头题位置,采取通讯、言论、消息、照片“四位一体”的形式,刊发了鹤岗市实施“十万富民行动”,安置贫困无业青年赴外就业的组合式报道,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省委副书记刘东辉同志阅后立即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鹤岗市的做法,并要求继续组织深度报道。
  【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2002年,宣传部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十六大和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泛组织开展了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形势任务、新世纪鹤岗人形象等各具特色的思想教育活动。
  1、集中开展了思想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了 “喜迎十六大,向党献厚礼”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各单位各部门以歌颂成就、争做贡献、振奋精神为主要内容,以推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落实为宗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喜庆活动和扎扎实实的建功活动,进一步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家乡的政治热情,激发了“建设边疆名城、实现富民强市”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活动中,全市各类活动共2000多项,悬挂条幅标语近 500幅,插挂彩旗1000多面,新增彩灯 200多个,刊发稿件400多篇(条),群众参与活动人数达 30多万人次,为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营造出了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喜庆祥和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开展了党员教育活动。全市共开展主题教育活动30多个,撰写党课教案200多篇、党员先进事迹报道近百篇、党员教育理论文章80 多篇。以“为人民做贡献、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开展了“发扬公仆精神、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党性修养、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组织开展了全民国防教育活动。为推进全市国防教育不断深化,先后举办了3次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特别是5月份举办的“电信杯”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全市参与人数达2 万多人。在全市开展的“千里北疆、万米长卷、百万人民签名话国防”活动中,设立了1 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组织全市近5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在长卷上签名,命名了东山 “万人坑”展览馆、东北电影制片厂展览馆等7 个基地为鹤岗市第一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市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三防”常识教育,为各中小学配发了《永远的蓝天》VCD光盘105本。在今年的全省国防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上,本市有2名个人和2个单位分别获得了省级先进个人和省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四是组织开展了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以“崇尚科学、传播文明”为主题,通过制发活动《方案》、召开协调会、举办征文和演讲赛的办法,使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有7 万多学生参加了活动,5万多学生撰写了征文,21人获国家级奖励,28人获得省以上奖励。有4 名学生和2名教师代表鹤岗市出席了省和国家的表彰会,市委宣传部还在全省读书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上介绍了经验。另外,还积极组织开展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法制、环保、保护妇女儿童权益、计划生育等各项宣传教育活动。
  2、 形象建设工作。按照全省 “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建设专题推进活动要求, 开展了“建设美好家园、争做文明市民”形象教育活动。召开了“提升城市形象从我做起”誓师大会,《鹤岗日报》刊发了各成员单位表态发言的专版,使活动迅速在全市范围铺开。还组织10支义务献花服务队,在全市各主要街道、社区、广场等地点,向1000多名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章制度、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文明市民献花,并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新世纪广场、文化广场等建立了文明示范区,组织50名老干部成立了义务文明监督员队伍。组织工、青、妇、教育局等单位和部门,成立了干部服务队、青年志愿者维修队、雏鹰小分队、社区清洁队等各种义务劳动队伍,开展了“百队万人”义务劳动日活动,进一步整治了环境卫生。全市2002年共组织了义务劳动20余次,参与者近8000)。
  3、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为贯彻市委 《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2002年,采取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协调推进会、深入社区指导、选树推广先进典型等措施,从加强组织建设、活化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等人手,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南山区的经验还在全省城区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交流。组织好全省下岗职工再就业典型事迹鹤岗报告会,组成了全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典型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六区和矿务局进行巡回宣讲7场,受教育面近3000 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向社区捐赠书刊”活动,组织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捐赠书刊 24万余册,并将这些书刊分为科技、政治、教育、法律等8大类分发给社区,帮助社区建立了图书室或读书角。
  4、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2年,学习贯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是继续在全市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纲要》活动。举办了全市学习《纲要》培训班,培训120 多人。编印下发了《纲要》学习读本3000册,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学习辅导教材。在《鹤岗日报》上开展了一次公民道德建设书面知识竞赛活动,参与面达6000余人。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省《纲要》现场竞赛。二是开展了文明市民宣传月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宣传日、散发宣传单、出板报墙报等形式,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文明市民公约》和《文明市民守则》、环境卫生“八不准”等内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是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举办了《省文明单位条例》学习培训班,对申报单位进行了指导检查考核,命名市级文明机关73个,推荐了国家级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各1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3个、省级文明单位27个。四是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共组织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下乡600多人次,送图书下乡3.4万册,送戏下乡62场,送电影下乡1030场,举办科技大集26场,举办科技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农民5.1万人次,送医疗设备21件,送药品价值1.7万元。我市有3名个人和 1个集体受到了省表彰。此外,还开展了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军警民共建共育等活动。
  【文艺工作】 宣传部认真组织文艺精品创作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加强边疆文化强市建设,进一步唱响了时代主旋律。
  1、重大庆典活动。 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为重要载体,组织开展了迎十六大、庆“七一”、迎国庆优秀电影展映周、“彩色周末”等大型文化庆典活动,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在“喜迎十六大、向党献厚礼”活动中,共组织了300多项文化庆典活动,市级重点文化活动30项,参与人数达20多万人次,广场上每晚都有文艺演出或焰火晚会,社区里群众性文艺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全市城乡形成了喜庆祥和、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举办六区文艺调演、中小学生“商务通杯”器乐大奖赛、全市少儿文艺专场演出、春节联欢文艺晚会,迎春卡拉0K大奖赛、第11届迎春杯秧歌大赛等文艺活动,极大地振奋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增强了建设边疆名城的精神力量。
  2、“十万富民行动”征文活动。组织开展了 “十万富民行动”征文大赛。整个大赛共征集到参赛作品28337件。从1167件获奖作品挑选出部分优秀作品汇编成《“三个代表”在鹤岗》丛书2000册下发到全市。举办“十万富民行动”征文大赛颁奖文艺晚会,邀请了国内著名歌唱家彭丽嫒、毛阿敏、刘斌、张也、李丹阳等与我市文艺工作者同台演出。
  3、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2002 年,宣传部与犹太州文化局签订了《文化交流协定》,在俄罗斯犹太州比罗比詹市举行了“锦绣鹤岗”大型摄影展,展出摄影作品55件,受到俄比罗比詹市人民的好评。鹤岗市文艺工作者赴俄参加了比罗比詹市建市65周年庆祝活动,他们的精彩表演掀起了比罗比詹市民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俄比罗比詹市民族合唱歌唱团和“幸福童年”杂技团先后到本市交流演出,参加了大型广场群众歌咏比赛和庆国庆、喜迎十六大的文艺演出,增进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
  4、文艺创作全面丰收。小说《列车向北方》发表在《短篇小说选刊》2002年第1期,并被翻译刊登在日本杂志《中国现代小说》上。大型京剧剧本《治安大婶》在2002年6期《剧作家》发表。小品《找老公》、《希望》和短篇小说集《青春藤》等文艺作品,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此外,还积极组织业余创作人员创作出各类文艺作品1237件。
  5、文化市场不断净化。2002 年年初召开了“扫黄打非”工作会议。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进行了3 次扫黄打非集中行动,重点对电子游戏、网吧、音像市场进行了检查。对全市出版物市场和印刷企业进行了联合检查5次,集中治理3次,收缴非法出版书刊1000余册。组织了集中销毁文化垃圾行动,销毁游戏机电路板120块、盗版影碟 2万余盘、录像带500余盘、游戏机10台,非法出版物100余册,强化了文化市场管理,净化了文化市场。
                                     (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