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科普工作】 2004年我市科普工作形成了在农村以科普之冬活动为龙头,在城市以“四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在学校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农村、城市、青少年科普工作齐抓共进,大力宣传科普法、科普条例的良好态势。
(一)农村科普
1、以第十六届科普之冬活动载体,圆满地组织了科普大集活动。 活动中,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动员全市科技人员和社会各方力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科普活动,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 100次,培训人数达21万人次,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110项,举办科普大集40次,举办科普展120次,发放科普资料200余种,共计15万份。
2、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十项利民”行动,以春耕备耕生产服务为中心,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流动课堂下乡活动,把预防禽流感知识手册送到靠山村、育民村等各养殖大户家中,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3、为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市科协聘请农业有关专家到新华镇、 南华村为农民举办了秋白菜、元葱种植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用科学方法施肥,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4、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今年二月份,领导带队深入萝北、绥滨两县及东山区进行“农技协”工作调研,积极解决农技协组织在开展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5、组织农业专家到两县进行种植业测产,经专家实地考察,萝北产生 2名、绥滨县产生5名科技致富大王,他们还将参加全省组织的“农民科技致富大王竞赛”活动。
(二)城市科普
1、今年我们突出抓了“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亲自带领有关部室,多次深入到社区进行摸底调研,并以科普知识讲座、科普挂图和科普大蓬车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0次,参加人数 5 000余人,并建立了社区领导小组档案。
2、为纪念《科普法》颁布两周年,6月29日在世纪广场、文化广场、站前广场、社区和学校开展宣传活动,发放《科普法》宣传单15 000份,并进行了科普图片展和现场咨询。7 月28日与地震局、科委联合举办了“纪念 7·28唐山大地震二十八周年”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防震、抗震、震后自救等知识。
3、7月23日组织文化、卫生、体育等多家单位在站前广场举办了“城市社区科普文化广场启动仪式”,共设展台30多个,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节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参加人数达1万多人次。
(三)青少年科普
为配合全国开展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年共开展较大规模的青少年活动12次,参加人数6 500人次。1、在四月份举办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全市有24所中小学参赛,参赛作品497件。其中:参加省级比赛小发明、小制作作品 4件;小绘画5 幅;论文4篇;并评出优秀教师1名。参加国家比赛的小绘画作品3幅;集体项目论文 1篇,而且已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总决赛。 2、全市共有30名中学生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奥林匹克竞赛的初赛,其中6名学生被选拔参加全省复赛。
【厂矿科协工作】
(一)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建家”工作
1、各企业科协按照《2004年企业科协工作要点》及有关文件要求,坚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投入,扩建了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等活动场所,购置了微机、数码像机等设备和图书资料。努力为科技人员创造优越条件,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为科技人员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工作者之家”吸引力和凝聚力。
2、加强对企业科协的指导,各企业科协按时完成换届工作, 配齐配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科协章程》、《科协干部岗位责任制》、《“讲比”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科协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强化服务意识,把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企业科协在工作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各基层科协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科技工作者的建议和意见,营造沟通思想、交流谈心的轻松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科技人员真正感到“家”的温暖,为加快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人员开展“讲、比”活动
1、各企业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此项活动,有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办法。 企业科协“讲、比”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同时,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切实抓好“讲、比”活动中的组织发动、立项审定、实施落实、成果评定、总结奖励五个环节,每年都有“讲、比”活动立项攻关计划,使“讲、比”活动落到实处。
2、领导带头参与和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立项,科技人员参赛热情高。 目前为止,我市10家企业科协参加了此项活动,年初立项12项,已完成的项目11项,完成率为 90%,创经济效益近 3 000万元。鹤矿集团斯达公司新开发的项目(1)630/180刮板输送机,年产10套创经济效益1 680万元;(2)C86型综采液压支架填补省内产品空白,创经济效益1 000余万元等等。
3、突出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拓展市场和提高效益的主题, 在立项中引导科技人员运用创造性思维,以新思想、新方法求得技术上的突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引导他们在知识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方法进行开创性工作。斯达机电公司科协以新产品开发研制为立项主科技论文征集活动制度化,使学术交流、注重理论学习与提高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三)创建科普车间
企业科协积极按照《创建学习型科普车间方案》开展工作。目前已建立的科普车间 6个,他们在活动中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坚持围绕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有针对性地邀请高水平专家进行讲座和举办培训,已成为较为普遍的趋势和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他们坚持“三个围绕”即围绕中心抓活动,围绕重点定内容,围绕难点搞攻关,做到群众化、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据统计:全年共举办岗位练兵、技术比武4次,参加1 300多人次,举办科技交流,专业技术培训共32期,参加1 420多人次。
【学会工作】 一是抓学会组织建设。学会组织的整顿作为开展学会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今年对医学会理事会、药学会理事会进行了改造换届,分别选举产生了以封玉海为理事长第三届医学会理事会和以董庆芳为理事长的第五届药学理事会。同时,定期对所有学会进行检查、评比,总结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从而推动学会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抓学术交流活动。市级各学会共举办学术交流活动20次,征集论文 320篇。市医科各学会共举办科技人员培训班 204期,培训8 540人次,印发科普宣传资料5 000余册。配合新闻单位刊载播发新闻稿件千余篇,举办各种学术交流讲座、专题报告30余场次,参加 7 500人次,向省报送论文70余篇。三是抓自然科学竞赛活动。全年数学、物理学会组织全市20多所中学的 2 700余名学生参赛。四是积极参加省科协2004年太阳岛屿科技论坛和省级学会、秘书长地(市)科协学会部长工作会议,不断提高学会工作水平。
【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是把过去单靠科协组织活动变为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列入目标,当成大事来抓。二是发挥“科普车间”示范作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大搞技术革新,攻关改造,提合理化建议。全市各企业科普车间共进行“讲比”项目20项,完成11项,创经济效益近3 000余万元。其中鹤矿集团斯达公司所开发的项目630/180刮板输送机年产10套创经济效益 1 680万元。三是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送技术下乡活动。目前为止,我们下乡进厂,开展科技服务90多次。科技咨询项目130项,项目成交额178万元。完成招商引资50万元,新建咨询部1个。四是开展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工作。一年来机关共捐款1 000多元,帮助贫困居民寻找脱贫致富门路,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帮扶的四户居民全部脱贫。五是按省科协和市委的要求,将要年底前完成市老科协组织筹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