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序
农业·农垦
下序
下序
【农业综述】 1999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奋力拼搏,克服了宏观经济紧缩带来的农副产品需求疲软、资金偏紧等负面影响,战胜了春季低温、夏伏干旱、秋季早霜等灾害,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种植业结构趋优,科技水平提高,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面向市场调整种植业结构,粮经比由1998年的86:14调整到1999年82:18。通过挂靠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聘请专家教授传授技术,广泛开展“科普之冬”和“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粮豆薯产量达到8.83亿斤,比上年增产1.41亿斤,高于大丰收的1997年。
——养殖业止跌回升,在调整中稳步提高。1997年初畜牧业经历了九十年代以来第三次市场冲击,存出栏下滑,经营规模萎缩。市政府及时采取了调整结构、科技兴牧、扶大户、保基地、稳规模等果断措施,从农发基金中列出27万元用于牧业贴息,有效地遏制了下滑局面。下半年畜禽出栏开始回升,年末肉蛋产量分别达2.82 万吨和1.52万吨,比上年增长15.4%和14.3%,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30%。改造中低产池塘726亩,首次实现春片鱼种自给有余,水产品产量1 680吨,比上年增长8.4%。
——乡镇企业走低后上扬,五项主要指标显著增长。受煤炭关井压产、粮食归口管理和封山育林政策影响,上半年原煤生产、林粮加工行业产值下降,乡镇企业下滑。各级政府抓住新一轮发展非国有经济热潮的有利时机,通过招商引资积极上新项目,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企业内部结构,推进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乡镇企业又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总产值、增加值、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缴税金五项指标分别实现19.94亿元、4.97亿元、21.89亿元、1.61亿元和0.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6.6%、37%、40.4%和 29.5%。农业和非农业收入比由1998年的49:51变为47:5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增强。农田水利工程投入资金618万元和130万个工日,强化了灌区涝区配套,堤防加固、河道支干渠清淤等重点工程,完成土石方 436万立方米,四新水库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倭肯河大堤城防段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生态农业建设以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全面展开,完成造林6.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万亩,3个小流域得到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综合开发上了新台阶,北山蔬菜小区工期工程基本完工,共建成高效节能日光温室66栋,共2.5万平方米。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的明莲、中长、青山及福利等四个小区续建工程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出现了定单农业的雏形。市供销社成立了农副产品经销公司和红小豆、月见草、大豆等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销售大豆1万多吨,以定单形式和较高的价格定购红小豆300万斤、月见草17万斤。出现了吉兴湖辣菜公司等一些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和一些中介组织、经纪人,对拉动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必须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才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正确把握宏观形势,从市情出发确定总体发展思路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90年代以来本市农业经济连登新台阶,就是在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的“西粮、中菜、东牧”、“稳粮、上菜、兴牧、强企”和“改善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思路指导下不断实现的。实践证明,正确的发展思路是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把握农业经济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在农业步入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更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正确确立和不断完善总体发展思路。
二、必须坚持强化农业基本建设和抗灾夺丰收的思路不动摇,才能从根本上稳定农业。90年代以来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粮菜的连年丰收,无不是强化基本建设和坚持抗灾夺丰收的结果。现阶段,种植业在农业中,尤其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占有绝对优势,在以后相当时期内仍将占居主导地位。因此,必须牢牢抓住农业基本建设不放,以此稳定农业和推动农业的发展。在农业步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要始终不移地坚持这一根本经验。
三、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才能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凡是农业发展较快的时期,都是科学技术应用推广较好的时期。在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科技的地位更加重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节本增效及追求效益的最大化,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实现。
四、必须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能保证农村稳定。农村的安定团结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本市顺利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农民负担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较好地落实了税费等各项政策,保持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最根本的就是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农村更需要有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王维刚)
【农业综合开发】 1999年市农业开发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实现由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的转变,由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的转变,由数量速度型开发向质量效益型开发的转变,从七台河市实际出发,以建设优质高效项目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开发工作进程,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牵动示范和突破作用。
1999年市农业开发共兴建了5个项目区。其中土地治理项目4个,分别为茄子河区明连小区、勃利县中长小区、青山小区、福利小区;多种经营项目 1个。全市共改造中低产田2.57万亩,其中旱改水1.86万亩,均占计划的100%。造林 0.7万亩,占计划的100%。建防洪堤20公里,配套渠204.6公里,桥15座,涵57座,闸 570座。完成农机购置69台(套)。科技培训1 000人次。良种推广面积1.00万亩。完成土方量88.5万平方米,占计划133%;石方0.25万立方米,占计划的127%;砼方0.11万立方米,占计划的101%。完成建设总投资 653万元,占计划的103%。其中,中、省投资 320万元,占计划的100%。多种经营项目,在北山环城路新建高效日光节能温室65栋,总面积25 025平方米,生产面积18 630平方米,占计划的325%。多种经营项目完成总投资288.89万元,占计划的206%,其中基础建设为249.6万元,水利建设为30.42万元,分别占计划的188%和153%。建深水井1座,建井房40平方米,安装30KVA变压器一台,架设高压线0.5公里。
1999年全市各项目区,粮食总产达5 045万公斤,比立项前增长 86%;各项目共产肉类400万公斤,比立项前增长76.8%;产鱼29.7万公斤,比立项前增长54.7%;产蛋97.1万公斤,比立项前增长了30%。人均收入由立项前的1 264元增加到2 636.2元,比立项前增长108.6%。
(刘跃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