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水库
桃山水库
桃山水库
【工程管理】 一是科学调度,提高供水效益。1999年春旱严重,加之龙梦闸、大鲜闸的建成都给调度运用工作带来了难度。为此,水库不失时机地拦蓄了春汛 2 262万立方米;又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地采用大流量放水保证下游的供水措施,确保了三县水田灌溉。最大流量达到33米/秒,是历年之最。全年农业供水达9 692万立方米,超设计能力 3 692万立方米,为农业抗旱夺丰收做出了贡献。全年城市供水达2 800万立方米,超设计能力500万立方米,满足了七台河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二是抢前抓早,确保水库安全渡汛。桃山水库党委高度重视防汛工作,1999年初编制上报了全年水库控制运用计划,做好迎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成立了水库防汛指挥部,建立健全了防汛岗位责任制,为防汛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维修了水文站、雨量点及通讯设备等,使汛期水情测报及信息传输及时准确。顺利调蓄了 4 048万立方米春汛,保证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是集中精力理顺管理体制,促进二期工程早日上马。一方面认真研究国家和地方法规、政策、水利行业特点和桃山水库的实际,提出了解决方案和依据,促进管理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进行了二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完成了工程的安全鉴定工作;对淹没调查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达到录像、照片、记录三统一,落实淹没动迁线的界桩保护工作,签定保护协议,明确责任;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责任。
【库区管理】 1999年,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水库对水土资源统—管理的职能,依法保护水土资源。一方面完成了所辖土地确权办证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依法制止了在工程管理用地上非法建住宅楼和毁鱼池采砂破坏用地事件,保护了辖区内的水土资源。二是保护环境防止水质污染,桃山水库从自身做起,逐步改造荒山,营造水保林和经济林 200亩。并积极协助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做好污染调查、分析,促进水库主要污染源治理工作的快速启动。三是加强护林防火工作。成立了护林防火指挥部,及时维修了灭火器材,增补了通讯设备,扩大了防火队伍,将林区内25名承包户聘为义务护林员,并对40岁以下职工进行防火技能培训,组建了扑火队伍,明确了职责与分工,取得了全年无火灾的可喜成绩。年内,还协助兄弟单位扑灭两次火情,被市里评为1997—1999年护林防火先进单位。四是库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共破获各类治安案件20余起,确保了一方平安,被市委评为市级安全文明单位。
【水利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1999年招商引资 141.3万元,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引资任务。水库利用 2.5万亩养殖水面资源,在职工中集资81.3万元,成立了“渔业股份合作公司”。水库分流12人,每年减少开资15万元。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渔业的发展,还采用了新机制,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不分昼夜地工作,抓获盗鱼者20余人,收缴盗鱼船20只,挂网 4万余米。全年收缴网具为建库历年总和。另外,从辽宁中宝公司引资60万元,建成“五彩连锁砌块厂”。年生产砌块达 5万米2,创产值15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5人,也填补了七台河市建材市场的空白。二是加强水费收缴。采取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用水户的水商品意识,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收费环境。在七台河发电厂提水站安装了供水计量控制设施,为依法收费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法律武器,对拒交水费的行为,诉诸法律,从而加大了收费力度。理顺程序,经调查摸底,重新签订供用水协议。改变了以往收费、供水脱节的弊端,将其统一起来;还采取了分片包干、各负其责、重点难点集中攻关的办法,全年完成 149.6万元的收费任务。三是狠抓综合经营。1999年林场引进1.2万株优质树苗,完成200亩新建梨园的栽植。对果树老化品种进行了分步更新,保证了果园的长远效益。全年完成产值 230万元,收入20.5万元。工程公司创产值217万元。煤矿产值比去年增长25%。石场、砖厂传销两旺。全年总产值1 200万元,收入73万元,比去年增长21.7%。
【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双学”活动、“三会一课”、争先创优活动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使党员在工作中成了一面旗帜。1999年发展一名党员,共涌现出管理处优秀共产党员6名,市级优秀共产党员1名。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把培养、选拔、使用、监督关。在中层干部的选拔使用方面,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暂行条例》规定,按程序办事。坚持走群众路线,重政绩、重公论、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民意测验、组织考核,以及推行公示制、试用制和竞争上岗制,确定了一名处长助理,提拔了一名正科级和两名副处级干部。三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一方面,水库党委采取了加强学习教育,确立学习日(每周五下午),可串不可占,对全体职工进行理论、思想道德、“三观”、“三德”、“三义”等内容的教育;进行了业务培训、法律辅导,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全体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同全体职工签定了岗位协议,达到了人人身上有指标、有压力,促使全体职工争做“四有”新人。
【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推行了《双文明一体化管理办法》,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细化、量化后,采取千分制,其中物质文明550分,精神文明450分,每月月末汇总,同每个人的工资挂钩。还加强了管理,增强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解决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促进了精神文明健康发展。二是改善了工作、生活条件。通过开展植树造绿活动和清除白色垃圾活动,绿化、美化库区。通过安装程控电话,购置传真机等改善了办公条件;通过新建篮球场等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通过围绕办公楼和水库家属楼栽种云杉、刺梅、榆树和花卉等营造了宁静、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载体创建活动。围绕建国50周年和澳门回归,举办座谈会、篮球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等,并积极参加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交谊舞比赛等各项活动。针对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召开了形势报告会和研讨会,使职工增强了国防意识,激发了爱国热情。积极开展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以批判会的形式深入揭批李洪志及其歪理邪说。开展警民共建共育活动,通过同武警支队二中队开展联谊会、篮球赛、造篮球场、建副食基地等共建活动,加深了鱼水之情,为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做了贡献。坚持帮贫助学活动,为万宝小学捐助20吨煤,解决了冬季取暖的燃眉之急。加强对口支援民族村建设,被市政府评为帮扶先进单位。
(李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