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概况】 199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七台河分公司在省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三讲”教育为动力,坚持“调整巩固,发展提高”的工作方针,克服困难,顽强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共完成保费收入1 870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0.16%,全年赔款支出935万元,综合赔付率为50%,利润实现95万元,圆满完成省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市公司、茄子河区支公司继续保持了原有文明单位称号,桃山区支公司申报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车险部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各级领导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针,两个文明建设又上新台阶。
  【优化险种结构】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针对有些业务工作量不大,经济效益差的实际,对个体工商户险、烤烟险等一些效益低下的险种,痛下决心,该停就停,该砍就砍;对于骨干险种,在政策上倾斜,在发展上支持,达到了调整和发展的有机结合。(一)重点发展骨干险种。作为公司的龙头险种,机动车辆险业务比例已占全部业务的 70%,这个险种发展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对车险业务进行调整。首先,严格把住承保关,实行保额控制。对个体出租车在承保时就降低保额,力求减少其出险造成的损失,由被动承担风险变为风险共担,增强车主的责任感,减少事故的发生。这个办法经过运作,无论在出险次数还是赔款支出上,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对高档进口车也实行同样的办法,尽量减少因其配件价格变化而造成的高额赔付,以先天不足来控制赔款支出。从表面看,降低保额要少收一些保费,但这部分保费所要承担的风险却要远远大于公司所获得的利益。其次,加强公关协调力度,确定工作重点。1999年车险任务的完成,除了全体车险干部职工的努力外,还在于这两个单位的公关力强,目标选得准。早计划、早行动,重点放到了一些大单位,尤其是七煤集团公司的大厂矿上,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公关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车辆险的重点发展,既保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又保证了车险效益的实现。企财险是另一骨干险种,也是一个效益险种,1999年把企财险也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各单位在巩固原有业务基础上,加大企财险增收力度。(二)优先发展指令性险种。1999年把责任险和货运险作为指令性指标,实行单险种考核。对发展得好的进行奖励,对完不成指令性计划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把这两个险种作为弥补保费缺口和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各单位在这两个险种上都投入了精兵强将,使这两个险种都超额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计划指标。全年责任险完成了 139万元,完成计划的231%;货运险完成39.6万元,完成计划的132%,而在赔款支出上,责任险赔付率为44.1%,货运险赔付率为8%,这两个险种为全年利润指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合理发展分散性险种。对于其它一些险种,本着保证安全发展的原则,该上的上,该限制的限制,该巩固的巩固,主要目的是保证经济效益。具体措施是:对连年亏损的个体工商险种,进行三次大调整。一次是压缩个体工商险指标,明确承保条件,由其自由发展变为控制发展;第二次是限定承保区域,严格限制其发展;第三次是要求彻底停办。通过三次调整,把这个严重影响效益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停办了烤烟种植保险,因为这一险种受天气变化影响非常大,几年来已连续亏损,1999年还没等办理这项业务,就已经遭受了几次雹灾。对其它如家财险、机损险等险种,在测算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制约发展。通过对不良险种的调整,现已形成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格局。
  【优化激励机制】 1999年,单位领导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注重采取不同方式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每个职工的特长。采取不同形式的激励机制,把鼓励与奖惩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一是把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按个人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车险部从年初开始,就把全年任务逐月分解到每个职工,每月按职工完成当月指标比例核发工资,对完不成任务的职工扣发部分不再补回,对超收部分按超收比例予以奖励,个别职工一月最少的只有几十元工资,最多的开 2 000多元;勃利县支公司制定了百元保费含资量制度,把职工工资细化到按每百元保费的含金量开资,同时,还制定了对超收和完不成任务的按1%奖惩的方案。在“百日会战”期间,这个公司还将每人完成个人指标情况逐月张榜公布,以此来激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老职工高亚杰积极联系业务,在会战关键时刻,把自己家的房子抵押贷款,借给投保企业垫缴保费。广大职工工作热情高涨,纷纷想方设法增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二是实行目标考核制度。首先,市公司按年初下达的全年指标考核保费完成情况;按全年工作“三步走”的思路分阶段考核;对指令性指标实行单险种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单位全年工作,班子战斗力的重要依据。其次,对职工个人进行目标量化,作为考核依据。在“会战”期间,市公司采取了全体职工排大榜的形式,每半月统计一次每个职工任务完成情况,逐人逐月登记上榜,谁先谁后,谁多谁少,一目了然,以此为依据评选会战先进个人,既客观又公正,对于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优化工作方法】 1999年,继续坚持业务工作“三步走”的思路,克服诸多困难,实现了预期目标。为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一是先易后难,注重实效。根据本市经济发展实际,在公关、展业工作中采取机动灵活的方法,讲求实际效果。各单位都把关系密切、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开展业务的基础,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带动力,利用其本身具有的制约能力,全方位推进。勃利县支公司依托一批基础保户,积极扩展业务,成效显著。茄子河区支公司利用与建行的合作关系,把建行贷款企业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巩固了老阵地、扩展了新保源;桃山支公司与各银行沟通协商,建立代办业务关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抓大带小,齐头并进。在业务发展中,注意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确保业务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内部,紧紧抓住车险部和勃利县这两个大单位,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其它单位的业务发展;对外部,紧抓大保户,以点带面,逐个击破,全面开花。车险部把公关展业分成两条线,一条是做好正常的投保、续保,另外一条就是以大单位为主攻方向,经常去各厂、矿公关协调,取得了明显效果。勃利县支公司把大保户作为重点目标,多方想办法使陷入困境的几户大企业重新投保,又积极取得政府支持,对农村综合险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保证了大笔业务的巩固和发展。其它单位也都想方设法,学会了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的工作方法,使保险业务遍地开花。三是保老上新,共同发展。坚持巩固和发展并举的方针。在做客观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正确的工作策略,开拓新的保费增长点。勃利县支公司新增车险保费几十万元。车险部不但在车辆上下功夫,还办理公路货运险3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使货运险成为该部的又一保费来源。四是挖潜增值,保效增收。除巩固老险种,发展新业务外,还挖掘原有业务潜力,在巩固的基础上取得进一步扩展,力求原产增值。
  【优化管理手段】 1999年,继续强化经营管理,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一)完善管理体系,建立三个“中心”。为了加强业务、财务管理,成立机动车辆集中定损中心,强化车险理赔管理,分散展业与集中定损相结合,逐步实现车辆定损的专业化管理;建立财务处理中心,加强市公司对财务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控制费用支出,掌握资金动向,避免财务管理失控。再加上原已组建的保险理赔鉴定中心,基本形成了公司的管理体系,内部管理得到了完善。财务管理、车险理赔均取得了显著效果。(二)加强防灾工作,确保效益目标。为了更好地贯彻“防灾与收保费同重”的指导思想,在防灾防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防灾网络已基本形成,建立了市区(县)的二级防灾体系,市公司有专业科室,区、县公司有专人负责,防灾具体工作有人抓;完成了防灾监察员的考核和续聘工作。对所聘的十多名防灾监察员进行任期考核,对工作比较得力的予以续聘,对作用发挥的不好的予以解聘;加强日常防灾工作。全年防灾与季节性防灾相结合,按照防灾工作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灾检查和风险防范工作。针对冬季路面滑的特点,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路面防滑工作,对控制各类事故发生,保证公司全年效益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三)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支出。在财务处理中心组建后,实行费用专户管理。主要目的就是控制费用支出,保证全年利润指标。对费用支出实行审批制度,继续实行保费费用率和利润费用率,基层公司所要报销的票据要由市公司财务科签字后方可列支,对基层公司费用超支情况起到了遏制作用。
  【优化队伍建设】 1999年,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指标,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七台河人保公司拥有一支敢打、敢拼、敢于进取的职工队伍。加强党建工作,充实群团组织。市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按照《党章》和有关组织条例规定,首先完成各基层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组建 6个党支部,任命党支部成员,使党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充实和加强。同时,抓好发展党员和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党委经过严格考核,“十一”前夕又接纳 4名同志为预备党员,为党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公司系统还有多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几名同志已被列为培养对象。充实完善群团组织,公司设立宣传群工部、团委,对全公司的业务开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提高整体素质。针对业务质量低的问题,专门召开业务质量现场会;针对承保、理赔过程中的问题召开了“以案说纪”大会,几名职工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上了一堂业务质量教育课;针对职工中存在的保费难收、压力大的畏难情绪,召开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有 6名同志向大家介绍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立足本职,甘于奉献,不求索取的感人事迹。以典型引路,培养职工的敬业精神。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形成比贡献、比业绩、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树立以身染重病,仍顽强工作的郭广顺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职工中形成学先进、比先进的热潮,不但对其他职工是鞭策,对后进职工是促动,提高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素质提高,培养发展后劲。面对未来的挑战,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竞争能力。1999年公司举办了法律、业务培训班,培训面超过 90%,先后有近20人次参加全省业务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公司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杜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