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销售
石油销售
石油销售
【经济效益跨越式增长】 1999年,中国石油黑龙江七台河销售分公司系统购进成品油54 178吨,同比增加15 628吨,增幅为40%;实现销售总量56 918吨,同比增加17 136吨,增幅为43%,销售成品油40 868吨,同比增加13 590吨,增幅为 50%;实现销售收入总额为13 414万元,同比增加4 139万元,增幅44.63%。实现利润20万元(其中处理挂帐损失112万元)全部由市区公司完成;批零比例为38:62,低于省定4:6标准。销售、利润两项指标创公司历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在省内同行中名列前茅。
【谋划企业发展新思路】 顺利如期地完成了资产评估划分,核心与非核心分离,减员分流、定岗定编、机构重组等一系列重组任务。其中,市公司进入核心业务,县公司划入非核心业务;划入核心公司的有141人,占职工总数的49%,划入非核心公司的有 146人,占职工总数的51%。重组后,分公司为非法人单位,勃利支公司其业务工作由分公司统一管理。 其人事财务、资产由省公司委托分公司管理。这次重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运行方式的一次历史性的质的飞跃,重组改制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宏观环境机遇和政策优势。以两次重组为立足点,谋划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一方面适应重组人世的客观形势要求,做好两次重组的各项具体工作;另一方面,开创了主副并重、整体发展的道路。首先重新组建了润滑油公司,增加了槽车公路运输经营项目,开展多元化经营,其次是积极响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号召,投资680万元,联建联营了一座储容300立方米,年销售可达2 000吨的液化石油气站,联手开辟燃气市场,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市场工作主旋律】 1.维护资源计划管理“四统一”政策的严肃性,抓好资源购进,保区内市场供应。认真搞好市场需求预测,编制和调整进货计划;积极筹措购货资金,保证资金到位;搞好协调,争取供货及时不断档。不仅保证了市场正常供应,而且在东北地区低凝点柴油紧缺的情况下,区内-35#柴油没有发生脱销。2.发展终端销售,市场销售份额不断提高。分公司系统内加油站现场小、通道窄、棚罩矮、设备旧、品类不全、隐患增多,为改变这种落后状态,1999年共投资金 794.5万元,对市区公司的桃山、正阳两站进行改扩建设,新建了太河站,勃利公司新建了大四站、永顺两个加油站;收购了社会个体的农民加油站;扶植巩固铁山、中心河、红卫三个乡的农村网点。至此,加油站建设自成体系形成网络化,网络拉动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为突出“品牌”效应,系统内所属加油站统一进行形象包装,共投入资金26万元,按规范标识统一包装,树立“中国石油”品牌形象。3.以整顿拉动市场工作,市区市场井然有序。抓住源头和终端两大环节,以“规范区内”为目的,一方面,查处区外资源无序流通,净化市场流通秩序;另一方面打击系统外违法经营和倒贩成品油的嚣张气焰。市场整顿工作强化了主体供应渠道,促使七煤集团公司系统大用户陆续回归。4.开展易货贸易带动销售工作,以煤易油创效益。地方大中煤炭企业受销售不畅和资金不足困扰,普遍出现“燃油之急”。为了互惠互利,对市煤矿、铁西监狱等骨干用户,采取变通方式,以煤换油。 向炼厂销售原煤2万余吨,换回成品油1 400吨,为企业创收70万元。
【管理经营双项驱动】 1999年提出“管理年”的工作方针,通过强化管理限损减耗,增收节支。一手抓经营,一手抓管理,双管齐下,眼睛向内挖潜增效,向管理要效益,调整可控费用的报销标准,实行费用承包定额管理;开设公司招待所和食堂内部招待业务,解决业务招待费居高不下的问题;修缮办公楼,职工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双文明建设成果】 桃山加油站被省总公司授予“十佳加油站”称号;石油库被省总公司授予“优秀库”称号。
(张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