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



  【科普工作】 1999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广泛开展多层次科普活动,推动全市科普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全市第十一届科普之冬活动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密切配合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下,呈现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取得了丰硕成果。活动中,全市共有13.6万人参加,共培训农村党员干部 1 180余人次,举办科技培训班2 100场次,开展技术咨询6 500余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0项,新品种46个,推广工业新技术10项。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市农办联合举办了全市第二届乡村科技服务月活动。市科协、市农办抽调农业、畜牧等部门 400余名科技人员,组成10个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到全市各个乡镇开展技术服务。开展了科学致富创高产竞赛活动。制定下发了《全市科学致富创高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参赛项目和评比标准,制定了奖励办法和奖励标准。广大农民参赛热情较高,全市共有10 000余农户参加了竞赛活动。经严格把关、层层选拔、认真评选,共评选出市级高产大王14个,致富能手2个。
  【学术交流活跃】 市科协及市级各学会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树立学术交流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充分调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一是市级各学会组织开展单项、单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市级各学会以学术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交流会等形式,组织本领域、本学科的科技人员围绕本学科、本部门的重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切实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行业、学科发展的难题,同时带动了学科发展。二是开展以发展非国有经济为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市科协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本市在发展非国有经济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学术研讨,为本市发展非国有经济谏言献策。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下,共征集学术论文72篇。年底召开了学术研讨会,对征集上来的论文进行了交流、评选。同时,将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向市委、市政府推荐,为全市发展非国有经济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深入开展“厂会协作”活动。市科协组织部分涉工学会深入企业搞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进行技术会诊。组织各学会与企业结成协作对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1999年,全市共结成“厂会协作”对子 6对,完成协作项目14项,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科协工作】 1999年,市科协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中心,在企业中深入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金桥工程”、创建“科普车间”等活动。组织企业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开发以及技术引进,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为推动企业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全市立项并完成“讲、比”项目10项。勃农公司在“讲、比”活动中,组织科技人员提合理化建议,科技人员共提合理化建议78项,当年完成65项, 为企业创产值4 000余万元,实现利润48万元。针对本市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自主开发能力较低的特点,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开展“金桥工程”和“厂会协作”活动,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有关学会牵线搭桥,把适用于本市的新技术引进到企业中来。全市立项并完成“金桥工程”项目 5项,引进先进技术15项。在创建“科普车间”活动中,全面开展技术培训和岗位技术练兵以及小改小革活动,提高了广大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岗位技能,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节能挖潜。
  【科技信息咨询服务】 市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人才、科技、网络优势,组织行业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参与到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中来,使本市的科技咨询工作有了新的起色。1999年,市科技咨询中心先后受20余个单位和个人的委托,开展了技术鉴定和咨询服务工作。市科协面向全市开展信息服务,为本市招商引资和发展非国有经济服务。4 月末,召开了全市科技项目、融资、科技信息发布会。会上,共发布各类科技项目、融资信息 200余条。市科技咨询中心编印了《项目册》和《项目简介》。6 月初,市科技咨询中心组团参加了99北戴河国家高新技术专利技术合资项目洽谈会。会上,市科协与国家专利中心签约建立国家专利中心七台河分中心,并带回了汽油切割机等一批项目信息。1998年初,市科协创办的《实用科技信息》简报,针对本市实际,有选择地刊载科技含量高、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信息,面向基层和个人不定期发行。1999年共发行11期,受到基层的普遍欢迎。
                                     (赵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