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
【概况】 1999年是实施市委提出的“二次开发,富民兴市”、“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战略的关键之年。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宣传质量有显著提高,事业建设有长足发展,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再上台阶,行政管理和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在省广电系统开展的建功立业活动中,连续第三年夺得先进局称号。
(鞠春坤)
【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 1999年,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台干部职工的努力,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局下达的各项指标。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喉舌作用,把发展非国有经济的报道当作重中之重,在《七台河新闻》开辟了《非国有经济在行动》、《招商引资专讯》等固定栏目,播发60多组共计 150多篇新闻。在《705直播室》和《经济30分》及交通台节目播发推非专稿50多篇。 在揭批法轮功斗争中,电台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新闻报道化作了揭批法轮功的有力武器。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社教、经济、交通、文艺节目,先后开辟了《五十年沧桑巨变》、《祖国在我心中》、《煤城的变迁》等专栏,歌颂新中国五十年来巨大变化和七台河五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严格按市“三讲”办要求,从讲政治的高度,把“三讲”教育宣传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开辟《‘三讲’教育》专栏。电台全年播发新闻 6 320条,其中当日 460条,现场报道165条,评论93篇,专栏98期。对上报道完成194条,超计划34条;获省好新闻一等奖 4篇,其中《矿嫂补地》在全国人口杯好新闻评比中获三等奖,自制广播剧获省二等奖。为了改变电台技术设备落后的状况,在局党委的重视支持下,10月份,音频工作站在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投入使用。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与播出设备由省内落后状态一跃跨入国内较为先进的数字化行列,大大改善了制作播出效果。为了更进一步改变电台“冷”的局面,除了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外,还扩大传播市场,充分利用广播被动收听的优势,在七彩城、大同路等繁华地带安装了21个低音广播音箱,有效地扩大了收听率。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已连续两年被局评为先进台。
(于春玲)
【七台河电视台】 1999年,七台河电视台在宣传方面突出报道了“市人大、市政协”两会、“招商引资掀起新一轮发展非国有经济热潮的新举措”、“七彩城综合治理”、“揭批法轮功”、“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喜迎澳门回归”。国庆五十周年开辟专栏《展示新成就、迎接五十年》、《让历史告诉未来》、《岁月畅想》、《七台河不会忘记》等系列报道,先后设立了50多个栏目,发稿千余篇,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报道了本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和成功经验,为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推波助澜。抓创优、上质量,提高宣传水平。电视台在1999年度全省好新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两篇,二等奖两篇,省级以上论文奖两篇,播音、主持作品分别获一、三等奖。对上报道超额完成任务,新闻发稿 180余篇,文艺专栏二个,社教专栏 6组。1999年,电视台先后对新闻、社教、经济、文艺等节目和栏目进行了改版,片头片尾改换包装,节目质量明显提高。社教节目《生活三原色》改为《关注时刻》。新闻发稿2 592篇。技术事业快速发展。1999年,局投资37万元先后安装了2部空调,增加了2台D215数字摄像机,3台EZI掌中宝数字摄像机,3 台数字录放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至此,电视台采、摄、录、制各环节已向数字化过渡,为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提供了关键性的保证。节目播出时间5 200小时,设备完好率达99%,停播率为零。
(李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