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



  【严训练大投入】 1999年,市体委把竞技体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强化体育训练上,向管理要成绩,向科学训练要成绩。一是深入实际,积极开展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在选材工作中做到了严格把关,精心挑选,不拘一格,为本市竞技体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大投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竞技体育是体育工作的重点,通过联办体育,解决了群众性体育工作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竞技体育的资金投入和倾斜力度。近年来,由于财力的限制,体委所欠职工各种费用十余万元,特别是一些教练员的旅差费、比赛费、补助等也未及时兑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市体委千方百计解决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拿出现金还款近12万元。特别是在资金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又筹措资金20万元,在哈尔滨冰上基地附近为短道队购买了一套 200多平方米的住宅,结束了七台河市短道队多年在哈租房的历史。这些问题的解决,减少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
  【优势项目战果】 少年体校组队参加了全省“多维杯”田径分龄赛、全省“多威杯”田径冠军赛、全省“多维杯”室内田径锦标赛、全省“多维杯”田径冠军赛、全省少年武术赛,共获得金牌10枚、银牌4枚、铜 牌6枚。其中全省少年武术比赛获得8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金牌总数同佳木斯市并列全省第一。在培养输送运动员方面,乒乓球班向省体校输送运动员1名,女篮班向省体校输送运动员1名。体工队本年组队参加了全省少年短道赛、全省少儿短道公开赛、全省少年短道锦标赛,获全省比赛金牌16枚、银牌10枚、铜牌 7枚。参加全国少儿短道三站赛、省少年短道锦标赛、全国九冬会,获全国比赛金牌19枚、银牌18枚、铜牌 8枚,运动员有 5人在比赛中达到运动健将水平,10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少年运动员马湘君、牛冬蕊、张莹、孙培培考入冰雪学校。特别突出的是在全国九冬会上七台河市以杨扬为主力的五名运动员过关斩将,顽强拼搏,获得了三金、三银、一铜,杨扬一人超两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七台河名列全国九冬会金牌榜第四位,团体总分第九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在比赛中杨扬一人获得1 000米、1 500米、全能 3枚金牌和500米铜牌,与队友合作获得3 000米接力的银牌,充分展现了她在国家乃至世界女子短道速滑项目上的实力,同时也是七台河市竞技体育水平的体现,极大地提高了七台河市的知名度,宣传了七台河。在比赛进入到高潮时,看台上赫然打出“七台河82万人民为大杨扬加油!”的巨幅标语,中央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分别向全国转播,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使七台河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煤城在短短的几天比赛中扬名全国,在赛场上七台河市体育工作者每时每刻都感到了作为七台河人的自豪。比赛结束后,市体委在市政府常务会上做了九冬会的专题汇报,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并决定召开了欢迎杨扬座谈会和九冬会庆功会暨杨扬事迹报告会,市政府在财经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款 5万元对运动员、教练员及有关人员进行了表彰奖励。杨扬分别参加了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五中等单位的座谈会和报告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杨扬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在长春举行的世界杯赛第四站的比赛,在比赛中顽强拼搏,一举夺得了1 000米、1 500米、3 000米、3 000米接力和全能第一 5枚金牌。在比赛中七台河市啦啦队又一次打出了“七台河人民为大杨扬加油!”的巨幅标语,中央电视台、长春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分别向全国进行了转播,中央电视台在节目播出中“感谢七台河啦啦队为大杨扬加油”,进一步提高了七台河的知名度。
  【完善体育场馆功能】 体育场馆是全市广大群众和体育爱好者体育健身、运动员训练、举办体育比赛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多年来,几届体委班子为场馆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使七台河市场馆建设初具规模,推动了全市体育事业的发展。但还不尽完善,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和业余体育训练、举办体育比赛的需要。为此,市体委1999年在完善体育场功能和场馆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前期工程遗留下来的尾欠工程款,市体委领导多次到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多方努力,市政府已同意所欠工程队工程款列入计划,分五年还清,年内已到位30万元。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历史遗留下来的多年没有明确说法的老大难问题就初步得到了解决,这对于树立体委的形象,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乃至对体育中心三期工程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为满足广大群众晨练和足球爱好者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体育场的功能,通过各种关系,市内企业捐赠了价值 1.5万元左右的钢材、水暖件,配套了一些体育设施,焊制了单双杠、足球门,改造了运动员学生宿舍的暖气。三是在场馆建设上,通过招商引资使市体育中心三期工程破土动工,明年年底一座价值 1 100万元,面积4 000平方米的体育场馆和价值3 000万元、面积 3 000平方米的体育看台将无偿地交给市体委使用,届时将极大地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和业余体育训练的需求,为全市举办各种大型体育比赛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将为城市建设增添新的景观,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