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
【概况】 1999年,全市计划生育工作连续11年上档达标。本年度人口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7.7‰,较上年下降0.64个千分点,较年度计划低5.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较上年下降0.73个千分点,低于年度计划3.5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达到96.01%,较省下达指标提高3.01个百分点,全市85%的乡村实现了孕前管理和服务,长效孕率达到85%以上,综合避孕率达到90%以上,农村出生人流比下降到1:0.2以下,计划生育“三为主”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
【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其摆在首位,常抓不懈。本年度调整了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变以往由政府签状为政府和计划生育部门分别签状,市政府同各区县、七煤集团公司、公安、民政、工商等18个部门分别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状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状;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同各区县、七煤集团公司计生委签订了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状,年末分别检查兑现。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计划生育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
【婚育新风进万家】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开展社会主义婚育新风进万家这个中心展开,确立了农村、城市、企事业单位三种各有特色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模式。结合“5.29”计生协会纪念日,世界60亿人口日,9.25《公开信》发表纪念日和元旦、春节传统节日,充分利用文艺汇演、书法比赛、演讲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还狠抓了国策风景线工程,在市中心区主要街道出入口设置了大型宣传画、标语牌,全市计划生育宣传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良好氛围。
【初级生殖保健服务】 充分发挥全市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作用,广泛开展初级生殖保健服务,把查病治病同查环查孕结合起来,全市已婚育龄妇女有79.17%接受了生殖保健普查,其中占普查人数54.46%的人查出患妇女常见病,对其中16 419人进行了治疗,治愈率达到65.63%。在普查普治的同时,全市普遍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咨询服务,狠抓了计划生育服务环境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效地增强了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在计划生育中主人翁的地位。
【“两清”工作】 清查清理1990年以来出生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是全国计划生育系统部署的重要工作。本市“两清”工作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协调公安部门搞好现住人口、户籍人口的清查、清理、核实。二是协调各级政府搞好本行政区内未建制区域现住人口的清查、清理,做到行政区不漏居民点,点不漏户,户不漏人。三是对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重点区域,市计生委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了计划生育管理责任、服务范围和统计报表体系。共清理人口规模较大的如石龙山区域、龙湖矿区域,较小的如林业局的金沙林场、农业局良种场等十几个未建制区域现住人口近两万人。通过对“两清”结果的分析,对全市的总人口、人口出生、计划生育情况尤其是人口控制能力有了更切合实际的认识,同时也为第五次人口普查奠定了基础。
【完善服务网络】 1999年,全市21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全部完成了改、扩建任务,都达到了分设“三室两台”(诊室、妇检室、手术室、妇检台、手术台),并设立了人口学校、药具室、微机室和综合办公室,装备了B超、波姆光等医疗、化验设备,装备了微机。全市有81%的行政村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室,分设了办公室和妇检室,装备了妇检床、药具、办公桌椅。21个乡镇普遍建立了计划生育家庭档案和生殖保健档案,并开始录入微机,建立黑龙江省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和生殖保健服务信息系统,促使全市计划生育统计质量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7月 5日至8日,全省“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汇审、清查清理工作汇报会”在本市召开,省计生委主任淳于永菊、副主任林盛中、省计生委各处室的领导及各行署、市计生委主任、副主任、规划统计科(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参观了勃利县的四个乡(镇)四个村的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和服务工作,省计生委领导对七台河市的计划生育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刘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