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侨务工作
外事、侨务工作【综述】 3月10日,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准的《大兴安岭地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地委批转的《大兴安岭林管局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地区行署外事办公室与侨务办公室合并,成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外事侨务办公室;对外保留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口岸办公室牌子。保留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外事办公室,林管局外事办与行署外侨办合署办公。全区外事侨务工作在扩大对外交往,为经济建设服务及加强外事管理、侨务工作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全年审批出国团组39个119 人次,出访国家为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出访任务为培训、项目洽谈、业务考察、贸易洽谈、劳务输出、政府工作等。办理因公出国护照35本。
各级边防委协调组织的边防检查工作组20组82人次,深入一线村、屯、重点地段和捕鱼网滩,对边民和渔民进行《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边民受教育面达95%,一线江上作业人员受教育面100%。地区边防委办公室1996年召开6 次军警民联席会,研究分析边境管理工作形势,部署边境管理工作任务。落实省边防委和省公安厅下发的《关于加强边境管理的紧急通知》的电报精神,下发了《关于加强秋季禁捕期、流冰期边境管理的紧急通知》。
圆满完成全区边境线49个界桩粘贴国徽及资料、照片的整理上报工作。
侨务工作部门对1991年侨情普查结果,重新核查认定。全区归侨、侨眷315户1284人,其中归侨49户 215人,侨眷266户1069人。地区外侨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实施办法》,为符合升学照顾条件的17名学生出具证明信。积极支持和扶持侨属企业的发展,全区有5户侨属企业,年创产值100余万元。
漠河口岸是国务院1988年批准的国家一类口岸。开通以来,过货量不断上升,1996年,漠河口岸过货1709吨。其中出口1287吨,进口422吨;出入境人员552人次,其中出境282人次,入境 270人次;出入境车辆366 辆次;来往船只18艘次。行署口岸办和漠河县政府已向国家口岸办申报口岸过客旅游业务。行署口岸办4 次派人深入到漠河口岸现场办公,解决联检部门吃、住、行的实际困难。
(张贤志)【出访】 4月3~5日,行署外事办主任奚维民率领代表团访问俄罗斯加林达口岸。双方就政府问交往和口岸过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洽谈。
7 月17~19日,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副专员、林管局副局长朱玉桥为团长的大兴安岭地区政府代表团一行6 人,赴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参加俄罗斯阿穆尔州国际合作周活动和“96一阿穆尔”洽谈会。在俄期间,朱玉桥副专员同俄罗斯阿穆尔州副州长卢先。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进行亲切友好的会谈。双方就两地区间的双边合作、边境贸易、旅游、口岸开通等方面问题进行磋商,签署了会谈纪要。
12月18~20日,以大兴安岭林管局副局长戴万春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一行 5人,访问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双方就口岸冬季冰上过货、边境贸易、旅游、联检部门收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随后,代表团又同俄阿穆尔州股份商业银行进行会谈。
(张贤志)【来访】 4 月20 日,以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副局长张佩昌为团长的政府代表团一行6人,与菲律宾马斯特吾德公司就合资在大兴安岭地区建立胶合板厂事宜进行了洽谈。
6月9~11日,行署外事办主任奚维民参加在黑河市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在洽谈会期间,奚维民同来黑河市参加此项活动的阿穆尔州阿伊戈里申副州长及国际对外关系联络委员会副主席瓦列分别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就7 月中旬地区代表团访问俄罗斯阿穆尔州达成协议。同时,双方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加大呼玛一乌沙口岸同步工作力度等问题。
6月21~25日,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大和滋雄、领事畔津知郎及随员李维国一行3 人,来大兴安岭地区考察日本国政府无偿援助项目,用于改善漠河县文教、卫生基础设施。
(张贤志)【中俄勘界】 1992年4月,中俄(俄中)联合勘界委员会成立,负责两国勘界的具体事项。两国成立10个联合勘界组,大兴安岭地区管段为中俄第4 联合勘界组。7 月,行署外事办主任姜学诚被省勘界委员会任命为第4 勘界组组长。勘界组成员中有大地测绘专家、秘书、翻译、司机等,并配有勘界专用车、船。
中俄第4联合勘界组的外业工作从1993年5月开始,1994年9月结束。与俄方共同勘定100个界桩树立点(中方49个,俄方51个),树立49个界桩,测量49个界桩并帮助俄方测量6个界桩,是全省第一个完成外业任务的勘界组。1995年3 月,完成1993~1994年勘界大事记的编写工作。1995年5月,第4勘界组移师黑河与第5 勘界组合并,进行内业工作。11月初完成全部内业工作,第4勘界组又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内业工作任务的勘界组。第4联合勘界组从1993年3月~1995年10月,与俄方进行18次工作会晤,其中在中方9次,在俄方9次。
1996年3 月,完成1995年中俄第4 联合勘界组大事记的编写工作和勘界后各个岛屿资料的标准统计工作。5 月,举办了界桩国徽粘贴技术培训班,完成国徽表面净化处理工作。7~8月,圆满完成全区49个界桩国徽的粘贴工作及照片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张贤志)【查边】 地区边防委员会组织军分区、边防支队、行署外事办等单位参加的边防工作组20多人,由地委书记杜宇新带队,于8 月12~16日,深入到塔河、呼玛两县沿江5乡1 镇、5个边防连队、6 个派出所和5 个自然村屯检查边防工作和边境管理工作。杜宇新在检查中强调,边防工作要突出“三个加强”,做到“三个不出现”。加强边防教育:一是政治思想教育,包括国界、主权、守土有责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边境无小事,事事关系到国家的尊严;二是政策法规教育,使人们掌握边防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增强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人们从反面案例中汲取教训,杜绝违边事件的发生。加强边境管理:一要根据上级的政策、法规,结合边境情况和群众的生活习惯,制订出一整套的管理办法,使边管工作有章可循;二要便于管理、方便群众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要在处理违边事件时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厉处罚,严格执法。加强边管领导:一是各级领导要把边管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二是军警民齐抓共管,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拧成一股绳;三是要把边管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四是切实解决边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不出现边境流血事件,不出现多起多人被抓事件,不出现炸鱼、枪枝走私等恶性事件。由于加强了边境管理,8月至年底,没发生违边涉外事件。
(张贤志)【边防基础设施建设】 7月,按照国家边防委关于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九五”规划的要求,省边防委下达塔河、呼玛两县2米宽200公里长人行巡逻路的修筑任务。行署外事办副主任乔庄贵及其他有关人员陪同省边防委及省公路局的领导,实地考察塔河、呼玛两县修筑边防人行巡逻路的路线、走向,给呼玛县下达130公里的任务,给塔河县下达 70公里的任务,并要求1996年完成任务的30%,1997年6月底完成全部任务。省边防委于 10月将第一期工程计划投资款110万元下拨给塔河、呼玛两县。截至11月底,修筑边防人行巡逻路的工作完成了设计和路引子工作。
(张贤志)【边防涉外】 1994年漠河边检站开展涉外活动6 次。其中随地方政府代表团赴俄加林达会谈2 次,与俄加林达边检机关会晤4 次。双方边检机关开始建立联系,并就口岸开通有关事宜达成协议。1995年漠河边检站与俄加林达边检机关会晤两次。1996年3 月14日,漠河边防检查代表机关邀俄罗斯上阿穆尔地区边防代表机关在漠河县西林吉镇举行首次工作会谈,双方就建立边防检查工作制度,维护口岸正常秩序,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维护和平、友好的边境取得一致意见,并达成有关协议。1996年与俄会谈2次,会晤 3次,节庆活动1次。中俄双方边防部门的接触与合作,促进了口岸边防检查工作。
(刁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