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机构工作
驻外机构工作
驻外机构工作
驻外机构工作【综述】 1996年,驻外办和驻外机构与企业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搞好服务,提高效益,推进工作。接待服务、创收增效、内引外联、招商引资、促销清欠等各项工作明显的提高和加强。
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系。根据省政府关于驻外机构“转轨变型”会议精神,结合驻外机构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首先实行了办事处(联络处)行政经费承包制和企业经营承包合同制,由过去“行政服务型”和“输血注入型”向“经营服务型”和“造血贡献型”的重大转变。其次,在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上进行了理顺。统一了管理部门,统一了管理办法,统一了经营管理的新机制。改变了过去的多头管理,无人管理,多头负责,无人负责的状况,使驻外机构及企业的工作逐步趋于正规化。
强化管理、整章建制、提高效益。结合驻外机构及企业工作的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人事、劳资、财务、营销、接待服务、福利待遇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修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驻外机构及企业在管理上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全年营销收入实现1075.8万元,实现利润和提取折旧282.4万元。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搞好清理整顿。驻外办充分发挥职能,对各驻外机构和企业经营项目确立、资金投入、资产变更、资金使用、招商引资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掌握准确资料和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1996年驻外办共深入驻外机构及企业调查研究34人次,如对海南公司的房地产项目调查,北京兴安公司请求破产的调查,深圳绿云公司请求投资的调查,大连工厂产品滞销的调查等。1995年9月9日至 12月1日,由驻外办牵头,财务处参加组成工作组对驻外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使驻外机构的底数清了,成绩看到了,问题找准了,方向明确了。
充分发挥窗口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1996年,不断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积极热情为大兴安岭服务,以最大的工作热情,克服各种困难为大兴安岭人排忧解难,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全年共接待会议28次,接待开会、出差、治病人员61225人次,接送站4562次,为老干部服务 3128人次,方便了广大职工群众。与此同时,围绕大兴安岭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了大量的公关联络、信息反馈。全年开展公关联络58次,发送信息66期1582条,为领导开阔视野,决策问题发挥了作用。
(钟林友)
驻北京联络处【概况】 地区行署驻北京联络处(北京兴安林产品公司)1991年12月12日成立。坐落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东2条3号。接待电话010—63537688、010—63537732。
驻北京联络处主要职能是负责完成地委、行署、林管局及有关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代表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林管局同国家有关部委进行工作联络;利用祖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开展信息采集和传递工作;负责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林产品经销等业务洽谈活动;负责接待大兴安岭地区来京办事的领导和公勤人员,接待来京旅游、观光、就诊的林区职工和家属。
联络处服务机构有接待科(招待所)、客房部、餐饮部。他们除为来京人员安排必要的食宿、车辆、订购车票、飞机票等服务外,还为来京看病的人员联系医院就医,为来京旅游人员提供北京地区的风土人情、旅游景点、行车路线等咨询服务。
驻北京联络处每天有专车按时、定点接送加格达奇至北京、北京至加格达奇214 、213次列车。其他车次乘车和飞机进京人员,只要事先电话通知接待科,就会准时接站。
北京联络处成立后,为地委、行署、林管局同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了大量的联络事宜;利用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开展了大量的信息采集和传递工作,1996年为地区发回“北京信息”55期,选送省里7条,地区采纳30条;积极开展了经济技术协作、招商引资、林产品经销业务洽谈活动;接待了大量的大兴安岭去北京办事的领导和公勤人员;为去北京看病的职工和旅游人员做到了周到服务。
1996年,北京兴安林产品公司完成清欠任务45万元,占上级下达的清欠指标的112%。
(温树阁)【强化内部经营机制】 驻北京联络处经营体制由过去的服务型逐渐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成为驻外机构存在的必要条件。据此驻北京联络处1996年初根据驻外机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打破靠吃事业经费的模式,对机关内部和企业实行不同形式的承包机制。
驻京联络处机关精简人员,实行定岗、定责、定员。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将富余人员充实到企业,实行人人创收。对招待所餐饮部实行集体承包,自主经营,自己除承担人员工资、煤气费外,实现利润0.35万元,节约资金6 万元;对招待所客房部实行集体承包,经营第一年收入达56万元,达到预期目的。对联络处车队实行集体定额承包,节约资金4 万元。1996年度机关结余事业经费1.6万元。
(温树阁) 驻哈尔滨办事处
【概况】 1964年8 月,大兴安岭特区会战指挥部组建驻哈尔滨办事处。
办事处宗旨是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在省城应办的各项事宜;负责林业生产会战的后勤物资供应工作。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撤销。
1972年,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以地区物资局名义,在哈尔滨设立了大兴安岭地区驻哈尔滨物资采购供应站。
任务是衔接国家下达的物资供应计划及物资转运;完成地区物资局交办的有关事宜。
站址在哈尔滨市道里地段街124号。
1976年3 月,经林业部批准,投资32.8万元,在哈尔滨南岗通达街10号(现南岗区通达街18号),兴建一栋建筑面积为2183平方米的办公楼。1978年3 月,大兴安岭地区驻哈尔滨物资采购供应站搬入新址。
1980年5 月,地区物资局将驻哈物资采购供应站上交给林业管理局。采购站工作人员一分为二,原物资采购人员由地区物资局管理,并回道里地段街124 号旧址工作。其余人员组成林管局驻哈尔滨办事处。隶属林管局办公室领导。
1985年末,地区编委批准办事处下设行政管理科、接待科、老干部服务科。
1987年5 月,明确了驻哈办事处,是大兴安岭行署、林管局在省城的常设办事机构。
至1996年末,办事处有固定资产323.9 万元。
办事处财政体制为差补单位,招待所收入部分抵消事业拨款,不足部分由行署财政局和管局财务处拨给。
(杜肃齐)【综述】 1996年,驻哈办工作以完善、发挥四个作用(窗口、纽带、桥梁、服务)为中心,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向高档次、高水平发展,为地区在哈尔滨开展诸项活动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为岭上(大兴安岭)事业发展做贡献。
年度在上级投入资金少、接待工作多元化情况下,驻哈办的领导充分调动一切力量,依靠全处职工的智慧和勤奋,出色地完成了地区几大班子领导全省交流、林业部专家组、慰问团、地区农委农业远景规划组、林管局聘请德国专家、地区交警队、文工团、冬亚会、哈洽会、省运会代表团等一系列重大接待任务。全年共接待旅客20176人次。其中接待地级领导2450人次,处级干部3500人次,涉外人员1100人次。
办事处坚持优质服务,强化管理。调整、理顺内部科室工作关系,工作重点向接待、服务与扩大合作倾斜。在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制定了部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循之有矩,更加科学化、标准化。挖潜增效。仅车队外修变内修一年节省修理费5 万元。成立了“哈尔滨通达林木产品销售公司”,拓宽地区林产品在哈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积极搜集各种信息,为岭上的发展提供选择和机遇。全年共发信息简讯30期,被上级采用12条。为使在哈老干部的晚年活动丰富多采,生活幸福,办事处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上级好评。在岭上经济形势严峻、哈市宾馆餐饮业过量的情况下,全年仍完成营业收入60万元。全年财务收支平衡略有节余。驻哈办各项工作得到地委、行署、管局的表扬,多名人员受到上级的表彰。
(王爱平)【通达公司】 为了开拓大兴安岭地区林木产品、林化产品、林副产品、山产品、农产品及其他各种经营产品市场,提高大兴安岭知名度,为岭上人服务,办事处1996年8 月经大兴安岭林管局同意成立哈尔滨通达林木产品经销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单独核算,主要经营林木、林副及山特产品和五金、日用百货等。公司全称“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通达林木产品经销公司”,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通达街18号。
公司成立后,推销了加格达奇金岭地板块、森龙木业有限公司地板块、塔河林业局地板块、大连兴安木制品厂高级地板块和十八站、阿木尔、图强、呼中、新林、松岭等林业局的林木产品。金丝木地板块、木珠系列、雪糕柄、牙签、北芪茶等产品,深受哈市消费者喜爱。
(狄铁英)【信息传递】 1989年8 月,地区编委批准哈办增设信息科。1996年为地委、行署、管局提供信息30期,被地委办公室采用12期,分别刊登在《信息参考》上。如国家将再给企业四种权力;国家计委“九五”深入研究的十大问题;陕西省决定选派一万多党政机关干部到一万个农村任职;企业领导干部怎样讲政治;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十种心态;企业要重视培养自身的人格力量;中国需要第五个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江泽民等中央领导谈信息工作;云南脱贫致富妙招等。这些信息的传递,对促进林区的两个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狄铁英) 驻深圳办事处(深圳绿云实业有限公司)【概况】 1985年5 月,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开发,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决定在深圳设立一个经济信息的“窗口”。经过8个月的筹备,1986年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合资经营“深圳绿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云公司)。合资三方为罗湖区工业发展公司、大兴安岭林产工业公司和广东省惠州三利实业开发总公司。注册资本为200 万元人民币,公司总经理蒋英涤。绿云公司初创阶段,租用红岭宾馆3 间客房作为办公室,租用两套民房作职工宿舍,并于1986年11月1日举办了有300多名宾客参加的开业典礼,同日在《深圳特区报》刊登了开业志庆通栏广告。1987年10月,绿云公司迁移到深圳西部,毗邻蛇口的南油工业区。购置办公室、单身职工宿舍、家属房及4500平方米的土地,并筹建一栋三层334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
1987年11月,绿云公司与香港四达纸品公司合资经营的“深圳六合纸制品有限公司”开业,注册资本100 万元人民币,所用厂房是在厂区内新建的650 平方米的砖墙铁皮盖简易厂房,主要产品是包装纸箱。
1988年5 月,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罗湖区工业发展公司、广东省惠州三利实业开发总公司退出绿云公司,由深圳大学实验总厂参股。更换股东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00 万元人民币,其中大兴安岭方面占90%的股份。
1988年10月,绿云公司与台湾金羽实业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深圳龙韵木业有限公司”开业,注册资本70万美元。所用厂房即在1988年5月竣工的334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内。 绿云公司陆续从国内和台湾购置了150 多万元的木工全套设备,以生产经营木制用品为主。
1989年2月,香港四达纸品公司与绿云公司终止了合资经营“深圳六合纸制品有限公司”。 1990年6 月,绿云公司又与香港嘉达公司合资成立了“深圳六合纸制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与生产规模没有变化。
1992年4 月,地委、林管局任命李忠林为绿云公司总经理,同时决定“深圳龙韵木业有限公司”与绿云公司脱离,绿云公司在该公司的股份由大兴安岭林木产品经销公司承接。
1995年11月,绿云公司拆除了厂区内的简易铁皮厂房,动工兴建一栋八层6400平方米的综合楼,计划1997年完工使用。绿云公司总投资1928.5万元人民币,已形成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
1995年3 月,大兴安岭行署驻深圳办事处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办事处与绿云公司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办事处主任与绿云公司总经理均为李忠林。办事处下设办公室、接待科、财务科,行政编制5人。绿云公司现有职工22人。其中正式职工10人,聘用人员3人,合同工1人,临时工8人。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人。至1996年末,实现利润139.4 万元人民币。
绿云公司成立11年来,累计接待大兴安岭各级领导干部和其他部门人员2200多人次。公司发挥经济信息“窗口”作用,积极为大兴安岭传递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动态、经验和信息,至1996年末,为岭上编发信息简报106期,各类信息近千条。
绿云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工业区,办公地点在南油A区19栋3楼,电话号码为6649560、6649127,邮编518054。公司至深圳火车站22公里,有多条公共汽车和中巴汽车直通市区及火车站,公司至深圳黄田机场20公里,也有公交车直达机场,交通十分便利。
(吴佩兴)【综述】 1996年,大兴安岭行署驻深圳办事处暨绿云公司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推出多项改革措施,精简办事机构,调整经营策略,加强物业管理,加快基建资金回笼,强化清欠力度,努力搞好接待和信息传递工作,使办事处和公司面貌一新。
首先对办事处和公司机构进行适度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高效统一”的管理模式。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只设立了办公室(经理部)、财务科、接待科、公司驻大兴安岭办事处等四个常设机构,将物业管理、信息传递、清理欠款、基本建设及日常工作全部纳入经理部工作范围,形成一人兼多职紧张有序的管理机制,而将分流出去的4 名人员,开设了一个以销售岭上林木产品为主的商场,推向市场,自负盈亏。1996年在公司开支的员工有14人,其中为工厂服务的2名门卫、1名电工的工资由各承租单位支付,减轻了企业负担。
在经营策略上,充分利用现有房地产的优势出租获利。1996年公司3340平方米的厂房和30间单身宿舍,以及将临街的厂房底层改建成7 间店铺,先后出租,使国有资产发挥了经济效益。
在筹建6400平方米的综合楼中,为克服基建资金紧张,木材市场疲软等困难,总经理亲自抓销售,积极拓展木材销售渠道,扩大木材销量,并及时回收销售款,保证了基建主体工程顺利进行。
努力搞好信息传递工作,发挥“窗口”作用。通过加强与深圳市委信息办、黑龙江省驻深圳办事处及各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获得各种信息,精心整理并打印传递给岭上各有关部门。1996年共发送信息简报12期240份。
不断加大清欠力度。1996年由总经理挂帅,抽调公司的老同志及财务人员组成清欠小组,对各欠款单位进行排队梳理,对历史陈账摸清底细。多次远赴河南安阳、淇县等地,核清账目,追收欠款,有的已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但由于欠款单位大多经营不善,有的已濒临破产,名存实亡,公司虽不断加大清欠力度,但收效不甚理想。
努力提高和改善接待工作,迎来送往,热情服务。1996年接待岭上来深人员320 人次,其中副地级以上领导干部6 人,副处级以上干部85人,为他们的食、住、行及在深考察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1996年公司经济效益良好,完成了林管局下达的利润指标。
(吴佩兴)【龙韵木业有限公司】 龙韵木业有限公司1988年由深圳绿云实业有限公司和台湾金羽公司共同兴办的合资企业。1992年5月,经林管局批准,将龙韵木业有限公司从绿云公司切割出来,计划单列,合资方直接为林管局。现有固定资产110.9万元。
生产经营木制用品、木制工艺品、美术装饰品、木业化工、木业五金、标牌、售后服务等。1992年公司搬到深圳市区以后,因没有厂房,出赁木工机械,1996年,较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和窗口作用,共搜集和传递信息269条。
(吴佩兴) 驻秦皇岛办事处【概况】 1995年末,地区行署、林管局,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将韩家园林业局在秦皇岛开发区清回兰城公司以楼抵债(98万元)的600 平方米一二两层门市楼房(整个楼为五层),交给林管局北戴河休养所使用,筹建地区行署、林管局驻秦皇岛办事处,同时利用此楼筹建昌大经贸有限公司。办事处、休养所、昌大公司一套机构,三个牌子。这样,解决了休养所暑期结束后半年闲置的问题。办事处的主要职能是接待岭上来秦人员,办好信息,对外联络,招商引资。推销大兴安岭的林木、山特产品,作为大兴安岭对外的一个窗口,为大兴安岭的经济发展服务。1996年10月15日,办事处和昌大公司举行开业庆典,地委书记杜宇新、地委常委林管局副局长张佩昌参加开业庆典,秦皇岛市副市长刘塑全、市政府和海港区、开发区政府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业庆典,并和地区领导一起参观了办事处和昌大公司办的林木、山特产品展销厅。办事处和公司成立后,按改革精神,用人实行聘用制,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办事处和昌大公司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在宣传大兴安岭、推销大兴安岭的林木、山特产品方面,发挥了窗口作用。
(丁善昭)【休养所】 为改善林区广大职工休养条件,1993年8 月30日,行署管局专员局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筹建北戴河休养所领导小组,地委常委行署副专员、林管局副局长朱玉桥任组长,地区总工会主席高连荣、地区政协工委法制提案处处长计铁良为副组长;计铁良在北戴河具体负责筹建工作。休养所由北戴河宏业开发有限公司承包建设,工程总投资 680万元,其中土地费 261万元。工程1994年初开工,1994年末验收。休养所的工程款大部分是林管局投放,地区决定,北戴河休养所由林管局直接领导和管理。 1995年4月2日北戴河休养所举行开业庆典,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赵志强,行署副专员、林管局副局长褚凤参加庆典。秦皇岛市委副书记周卫东、张树仁,副市长管瑞亭、刘学东出席庆典。北戴河休养所从 1995年5月开始接待休养员,1995、1996两年暑期共接待休养员3000多人次,其中有离退休干部,有生产一线工人,有老师及科技工作者。由于休养所全体职工的热情接待,使休养员来时高兴,走时满意。北戴河休养所在完成接待任务、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狠抓经营管理,积极创收节支,1995、1996连续两年较好地完成了林管局下达的经营承包指标,上缴林管局款,1995年10万元,1996年16万元。
(丁善昭) 驻大连办事处【概况】 大兴安岭行署驻大连办事处与大兴安岭大连经贸公司、大连兴安宾馆合署办公地址在中山区玉光街54号。
总机电话2646744 ,邮编为116011。
大连兴安宾馆是大兴安岭林管局投资兴建的一处中档宾馆,面积为4060平方米,有床位100 张,一楼为餐厅、接待大厅,二楼、三楼为出租写字间,四楼到七楼为客房,八楼为舞厅。
大连兴安宾馆地处市区中心,距中山广场、友好广场南300 米,距火车站不到1 公里,距码头1.5 公里,机场5 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大连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工业旅游城市。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大连是中国北方水陆交通枢纽,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
大连总面积12570多平方公里,人口530万,这里旅游景点众多,有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开发区五彩城、大小长山岛、多处水清沙细的海滨浴场,是旅游、度假、避暑的理想场所。
(王明辉)【大兴安岭大连经贸公司】 于1988年9月开始筹建,1989年1月23日正式成立。原隶属于林管局林木产品经销公司的一个副处级单位。其主要职能是作为大兴安岭的对外窗口,传递信息、招商引资、联系客户、推销产品。截至1993年8月,完成基本建设投资 2000万元,先后建成了兴安木制品厂和大连兴安宾馆。1993年10月17日,地委为理顺关系,决定把兴安木制品厂与大兴安岭大连经贸公司分开,独立经营。1994年5月2日地委又决定,行署驻大连办事处与大兴安岭大连经贸公司合署,由副处级单位提格为正处级单位,隶属关系改由行署办公室代管,后又归外企办管理。形成了现在的办事处、经贸公司、大连兴安宾馆三位一体,合署办公的新体制。公司成立以来共为国家创效益700多万元。其中宾馆开业前上缴600万元,全部用于宾馆建设。
公司(包括办事处、宾馆)的组织机制比较精干,人员较少。 1993年5月以前,全体员工不足10人,没设部室,主要精力搞基本建设。直到1993年5 月宾馆试营业前,才把内部机制设置起来。本着节约与效能的原则,在机构设置上尽量少设部门少设人。现有职工54人,其中人事关系在大兴安岭的15人,在大连聘用39人。公司内部设办公室、财务部、经营部、客房部。办事处主任既是公司总经理又是兴安宾馆总经理。财务部对三家财务主管,办公室为三家服务,避免了机构重叠。
经贸活动,在兴安宾馆开业前,主要是经销大兴安岭林区的原木,四年间共销出原木40000余立方米,1993年8 月以后为加强经销工作,成立了机构,配备了人员,拓展了业务,并享有国家给大兴安岭林区的外贸出口权。近三年销出原木15000 余立方米和一部分卫生筷子等,已由单一经营原木,到经营林木产品和多种经营项目。由过去单一搞内贸,拓展到内外贸一起搞,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1996年,进一步调整了经贸工作的指导思想,使经贸活动进一步发挥窗口作用,为岭上产品销售搞好服务、联系客户、代购代销、代储代运、代理出口等业务正在深入开展。
(王明辉)【大连兴安宾馆】 1993年8月4日,兴安宾馆正式开业。1993年9月,经大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市公安局外管处批准,兴安宾馆为旅游经营涉外定点单位。开业以来,到1996年末,共接待国内外客人44000多人,其中境外客人100多人,接待大兴安岭来大连办事人员4000多人。实现利润 168万元。成功地接待了大兴安岭大连经贸洽谈会和每年来参加大连产品交易会的人员。
兴安宾馆为了适应大连市宾馆业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重新装修了宾馆门面,对大堂和电梯进行了改造,使宾馆更美更亮。
兴安宾馆地处市中心,寸土寸金,几年来不断在充分利用宾馆的空间上做文章。1994年,在中山区政府有关部门帮助下,在八楼顶接了一层200 平方米的简易房,把原设在二楼的办公室倒出来作为写字间出租,每年增加收入20万元。
1995年4 月,在有关部门论证的基础上,把取暖锅炉和热水锅炉串联起来,常年只需烧一台锅炉,不仅省煤省电,而且还将原来二台引风机房倒出一问,中间打上隔板,一间出租,一间改作职工餐厅,每年创效益6 万元。
(王明辉)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安木制品厂【概况】 兴安木制品厂于1988年8月兴建,总投资514万元,占地总面积13400平方米,现有厂房1867平方米,综合楼1870平方米,仓库240平方米。有制材、地板生产设备29台。
该厂坐落在大连开发区,满洲里街 6号,有固定资产近1000万元,院落整齐,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是一个木材、木制品加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1988年在改革开放形势推动下,大兴安岭行署林管局为搞活经济,适应形势需要,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大连开发区建立一个窗口企业,为搞活大兴安岭的经济服务,探索改革开放的路子,与大连开发区发展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合资企业,名称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安木制品联营总厂。工厂的经营方向为锯材加工、地板生产。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建厂任务。随着形势发展,认识提高,发现原确定建厂目标起点太低,锯材加工只是初级产品,地板生产采用国产设备生产的产品无论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赶不上时代需要,于是又与日本国金子木工株式会社合资组建金兴木业有限公司,由日本引进家具生产设备,包销全部产品。对车间进行改造,将30几台设备全部安装就位,调试、进行家具件生产。生产本身无多大问题,由于原料不足,双方缺乏了解,导致了合资企业解体。
1993年引进台湾地板生产设备,包括一条地板涂漆生产线。加工设备引进主机与原有部分设备配套,年生产高级契口涂漆实木地板5 万平方米。
主要经营项目,生产经销各种涂漆、指接实木地板、锯材加工、木材干燥、原木和板方材经销。
该厂生产的高级涂漆企口实木地板,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木地板产品主要材种有柞木、水曲柳、落叶松、桦木、山毛榉等,主要规格为长607mm 758mm 910mm 1200mm 2000mm;宽55mm 65mm 76mm 50mm 60mm 70mm;厚度18mm 16mm。该厂地板精选优质木料精细加工,严格检验包装,特别是采用了国际先进的阻燃、耐磨uv涂漆面,板面光亮透明,显示木材纹理本色,具有典雅华贵的风格,经久耐用,涂漆地板又分为透明本色(高光、亚光)地板及彩色地板。
产品销售以厂内销售为主,以慕名而来者、固定的老客户为主,批发、零售方式灵活,内、外销相结合。
在管理人员中以大兴安岭来者为主,文化层次较高,多数人都有技术职称。生产工人多为临时工,来自四面八方,人员频繁更替,但保留了一批基本队伍,能够更好承担生产任务,现有人员80名,管理人员20名,其中有初、中、高级技术职称15名。
作为窗口企业,在全国最早进行UV涂漆地板生产,在地板、木制品行业方面为大兴安岭地区提供了经济信息,每年接待来自大兴安岭的参观考察人员都在百人以上。
(孙有高)【综述】 兴安木制品厂,拳头产品涂漆企口实木地板,在大连地区很有名气,荣获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制材车间,年锯材能力为1万立方米,地板车间,年生产能力 5万平方米,其中80%为涂漆地板。木材干燥能力为年2000立方米。
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改变经营方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由以落叶松为主转为柞木为主,并增产高级的山毛榉地板。每月生产200平方米,产品合格率95%以上,涂漆实木地板备受欢迎。
工厂对外积极抓原料来源,先后与十几个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供料关系,给工厂发展奠定了可靠物资基础,同时积极以各种形式宣传自己扩大影响,提高在当地的知名度,更好销售产品,先后与十几家装修公司、地板经销部建立了供货关系,并往国外销售产品。为更好打开销售渠道,也曾考察上海等外地地板市场,并在上海建立了销售点,做了向全国推销地板产品的尝试,这种尝试由于不得法,而没能坚持下去。以抓原料、促销售带生产的办法,保证了工厂经营的正常进行。
在管理方面,先后制订了厂规、厂法、劳动工资管理制度来规范每个人的行动。在分工协调方面,各科室都制定了业务范围、岗位责任制;在业务方面,制订了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等,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在生产方面,车间、班组、工人按计划、按定额进行生产,同时制订了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制度,工人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规范内进行,从而保证生产任务的更好完成。
车间工资实行计件管理,同时制订原料消耗定额,对于降耗者奖,超耗者罚,一切都在规范中进行。
经过几年的拼搏,企业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站稳了脚跟。
(孙有高) 大兴安岭五大连池疗养院【综述】 五大连池疗养院1978年筹建,1983年6月开院。该院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镇石龙东区迎宾路南,占地面积4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床位130张,现有职工 25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称中级6人,初级8人,工人高工6人。负责接待疗养、康复、旅游、会议的服务工作。
五大连池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疗养、旅游、避暑的胜地,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矿泉水之乡”。是世界三大名泉之一。五大连池矿泉是我国唯一的含氡重碳酸盐炭酸铁泉,属铁硅质重碳酸镁钙型碳酸矿水,含6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效率98%,缺铁性贫血有效率 99%,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栓后遗症有效率97%,皮肤病有效率95%(但牛皮癣复发率较高)。五大连池矿泉水被誉为“神水”。现有疗养院38家,疗养床位4000余张,每年“五一”至“十一”为疗养、旅游旺季。五大连池不仅有神奇的矿泉水,还有丰富的火山资源,被称为“天然火山博物馆”。1996年世界地质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来五大连池考察。每年夏季都接待国内外游客和国内外知名人士及领导人几十万人次。五大连池还是黑龙江省著名产鱼区。有鲤鱼、鲫鱼、鲢鱼、鲶鱼、白鱼等八科二十三种,鱼味鲜美诱人无污染。
饮水节,是五大连池传统节日,每年农历5 月初来自各地的数万人们,集聚在五大连池南北饮泉,畅饮矿泉水,以期祛病强身。每年饮水节之夜,处处灯火辉煌,在篝火旁人们载歌载舞、鸣放烟花。到零点,人们开始抢饮零点水,把饮水节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五大连池由十四座火山喷发后熔岩堵塞白龙河形成又连又通的五个堰塞湖而取名五大连池。距哈黑铁路北安站74公里,处于东经126°08′,北纬48°37′,平均海拔 250~300米,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而短促,最高温度可达34~36℃,冬季漫长而寒冷,最低温度可达-42℃,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 110天左右。虽然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但旅游、疗养受季节性影响很大;虽然被国务院批为“矿泉水之乡”,有世界三大名泉美称,但没有形成规模性生产,没有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不高。
整章建制,加强文明单位建设。先后建立了46条规章制度,分别落实到人头,使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庭院建设园林化,先后建起了围墙、长廊、水泥广场及环形水泥路,修了四个大花坛、假山、凉亭,植树4000余株,还修建500平方米的养鱼池,供大家观赏垂钓,还建了文体娱乐设施,多方面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疗养区与家属区、果园区与花园区、绿化区与娱乐区较完整的格局。实现了“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园林式疗养院。被省绿化委员会评为“绿化美化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建设标兵称号。
(胡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