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呼玛县

呼玛县

呼玛县



                     呼玛县【概况】  呼玛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之滨,东经125°03′20″至127°01′30″ ,北纬50°49′20″ 至52°53′59″。东部和北部为黑龙江环绕,隔江与俄罗斯相对,北与塔河县相连,西与新林区、松岭区接壤,南与黑河市、嫩江县毗邻。
  全县总面积原为64228平方公里。1964年大兴安岭林业开发会战,相继在境内新林、塔河建起了林业局(区),划出面积25676.4平方公里,总面积缩减 38552平方公里。1981年设置塔河县、漠河县后,第二次划出面积24216.6平方公里。呼玛县现有总面积14335.4平方公里,南北长230公里、东西宽135公里。
  呼玛县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而漫长,极端最低气温-48.2℃;夏季炎热多雨且短暂,极端最高气温 38℃。年平均气温-2℃。积雪覆盖期长达150余天,无霜期80至110天。年平均降水量46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529小时。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属漫岗平原区。平均海拔350米。
  境内有39条河流(支流有106条)。分属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呼玛河水向东注入黑龙江,境内流程209公里,是县内最长的一条大河。境内泡泽共有 331个。江河水含沙量少,透明度29~33左右,水质良好,水量丰富。
  土壤属于大兴安岭东部山地暗棕壤、黑土、草甸土和草甸沼泽土4个类型13个亚类。有机质含量高,但土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
  呼玛县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植被种类繁多,野生草本、木本植物共62科215属374种。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樟子松、蒙古柞、白桦、黑桦次之。有相当数量的都柿甸、沼柳,还有少量的杨树、榆树、水曲柳、黄菠萝、榛子、兴安胡枝子、兴安杜鹃等。草本植物中主要有小叶樟、五脉山黧豆、苔草、紫花和白花地榆、大叶樟、大油芒等。家畜可食用的草本植物有310种。
  呼玛县现有林地面积1721.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0.1%,其中天然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99.95%,森林覆盖率为70.7%,木材总蓄积量7885万立方米。
  全县有天然草场338.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5.8%,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301.1万亩。万亩以上草场71块,平均亩产鲜草549公斤。
  呼玛县野生异兽珍禽有鹿、犴、貉、黑熊、狍子、猞猁、黄鼬、紫貂、水獭、麝鼠及飞龙鸟、榛鸡、树鸟、雉鸟等,江河中盛产闻名遐迩的鳇、鲟、鲑鱼和以鳌花、哲罗、细鳞为代表的“三花五罗十八鳞”等鱼类。蜚声海内外的毛尖蘑、猴头蘑、黑木耳和蕨菜、黄花菜等食用山产品遍布山野。还有都柿、稠李子、黑加伦、刺玫果等野生浆果,有北芪、五味子、掌参、党参、柴胡、桔梗、防风等寒地野生药材。
  水资源总量为7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7亿立方米,多为浅层或深层的裂隙水。江河泡泽面积共计25.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2%,人均占水量10.4万立方米。
  有储量可观的金、煤、铁、磷、钼、石墨、云母、石灰石、石英砂、花岗岩、膨润土等。呼玛素有“黄金铺地”、“金镶边”的美称,探明的黄金储量居黑龙江省之冠,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 亿吨,埋藏浅、易开采。
  呼玛县现设3镇7乡。总人口44900人,男性占51.33%,女性占48.67%。有汉、满、鄂伦春、回、达斡尔、蒙古、朝鲜、俄罗斯、鄂温克、哈萨克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5.4%。出名产品有:采金船筛板、地板块、牙签、卫生筷子、果酒、都柿酒、呼玛老醋、呼悦牌豆瓣酱、呼悦牌酱油。
  呼玛县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境内黑(黑河)呼(呼玛)、呼(呼玛)塔(塔河)两条公路是县内客货运输主干线。嫩林铁路十(十八站)韩(韩家园)段终止于县内韩家园镇,距县城呼玛镇百公里。黑龙江在明水期客货航运便利。加上呼(呼玛)加(加区)客运线的开通和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兴隆、新街基、韩家园、鸥浦的县乡公路网,初步改变了呼玛县交通闭塞的状况。
  全县有科技队伍153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28人,中级职称的326人,初级职称的1184人。
  全县现有学校27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乡镇中心校9所,金矿、煤矿子弟普通中学3所,县城内小学3所,林业小学5所,村级小学4所。在校生高中420人,初中2200人,职业高中。200人,小学5300人。教职工800人。升学率小学98%、初中60%、高中30%。
  呼玛县在呼玛镇内设有文化馆、文化管理所、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电影公司、文体校各一处,荣边乡、三卡乡、鸥浦乡、金山乡、白银纳乡有文化站各1 处。全县文化系统有64名职工。
  全县现有人民医院1 处,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所、结核病防治所、卫生救护站各1处,乡镇中心医院9处。现有医疗人员25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主管药师、主管护师38人。医疗设备达80多种。
  县地方病主要有三种,即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骨节病。对这三种疾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综合预防和服硒、服碘化钾、服亚硒酸钠的办法。目前这三种疾病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县废水排放总量2950万吨,处理率达90%以上;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0.3毫克/米以下;城镇热化率16%;工业锅炉排放达标率 2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46~52dB(A);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和利用率达95%以上。
  呼玛县境内省、部属驻在机构有:冶金部兴隆金矿局、韩家园金矿局、林业部大兴安岭林管局韩家园林业局。呼玛县中直企业有:县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国税局。
  呼玛县三权在上的单位有:地税局、邮电局、石油公司、交通收费所。
                                    (张景春)【综述】 1996年,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县委“再次开发,再造呼玛”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以农为主、多业并举、培植财源、增加收入”的基本思路,大力弘扬呼玛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振奋精神,扎实苦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199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下同)14670万元,比上年(下同)增长4.4%,为年计划的95.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5年的26.2:39.2:34.6调整到1996年的25.8:37.3:36.9,全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结构呈健康良性发展的趋势。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9710 万元,增长4.4%,为年计划的98.9%。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加快开发中增强综合实力
  粮食生产在重灾之年夺得较好收成。1996年,全县播种面积实现273177亩,超额1.1%完成年计划。在遭受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仍达到了 31342吨,仅比上年下降5.6%,为年计划的93.3%。实现农业总产值 5000万元,下降3.5%,为年计划的93.3%。
  土地开发取得可喜成果。1996年,通过加大县内外招商引资力度,全县共上垦荒户59户计361人,投放开发资金1000万元,农机具64台套。全年开荒53148亩,为年计划的106.3%,当年播种5490亩,完成了对全县18个农业开发小区的规划和可研报告,星山、五龙屯开发小区已被列入省“九五”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并争取到项目款224.1元,编制了5个粮食自给工程和多种经营龙头项目建议书。
  畜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实现总产值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为年计划的102.3%。生猪1002头、黄牛6982头、羊2713只和禽 13.2万只的存栏数分别增长15.5%、39.9%、59.6%和10.3%,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计划。
  (二)地方工业生产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回升
  全县地方工业实现总产值6610万元,下降5.2%(主要因黄金产量大幅度下滑),为年计划的90.3%,销售收入5100万元,增长5%,增加利润额216.7万元;税金317.1万元,增长5.7%。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分别降低5%和10%。
  主要产品产量原煤60000吨,增长2.2%;发电量2328万度,增长3.9%,为年计划的93.1%;黄金11882两,下降34.6%,为年计划的91.4%;木材37100立方米;牙签 95吨,增长58.3%;单板4137吨,增长71%;老醋60吨,增长81.3%;大酱525吨,增长37%。
  全县重点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所需资金都有了头绪。团结水电站工程省、地、县的3000万元自筹资金已到位,建设银行3000万元贷款基本落实;基本完成了县电厂与林电联网工程;煤矿改造工程所需资金已落实近半,正在抓紧工程进度;县自来水水源井改造资金已到位 110万元。
  二轻总会所属的8户企业已有5户恢复,发展了生产,实现产值 102.8万元,销售收入90.8万元、税金6.8 万元。有的产品如象棋由于质量提高,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三)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壮大
  全县乡企产值、收入、税金和利润分别完成7280万元、8670万元、360万元和753万元,产值、收入和利润增长率都在20%以上,均完成年计划。
  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实现经营额5903万元,增长26%;个体私营业户1930户,增长18.7%;从业人员2745人,增长17.4%。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达 192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中工商税收总额的34.2%,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5.1%。
  (四)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困难局面有所缓解
  由于狠抓了增收节支,在当年工资正常晋升、实行警衔工资等支出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圆满地实现了财政收支预算盘子,同时县政府在年度预算之外千方百计为全县教师多发了一个月工资,为部分职工补发了以前年度所欠 2个月的工资。1996年本级财政收入实现1271万元,增长16.7%,为年计划的105.9%;支出2825.2万元,增长1.3%,为年计划的107.7%。
  金融部门各项存款32354万元,增长23.8%,各项贷款 31554万元,存贷额相抵后存差额为800万元。
  (五)市场繁荣,物价涨幅明显回落
  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11630万元,增长22.5%,为年计划的113.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10.6%,回落了8.2 个百分点,是近几年物价涨幅较低的一年。
  (六)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开展科技咨询2500人次。全县小学四率达到“普九”验收标准,初中及格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 6.7个百分点,高中会考合格率达到95%以上。高考文理科成绩进线率名列全地区前茅。职业高中在校人数、办学质量均被地教委评为全区一流。高中楼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有线电视入户率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52%和90%以上。邮电通信实现了三卡乡、兴隆镇的电话直拨,开通了呼玛镇的数字移动通讯和韩家园镇的无线寻呼,全县电话装机已达4500台。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93‰,自然增长率为7.48‰,均比上年降低,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2.32%。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民族、宗教、政府法制、国防、双优双拥、侨务和城建维护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七)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27912万元,增长28.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收入1700元,由于受灾严重,下降2%,为年计划的94.4%。城乡人民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县城和各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公益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张连孝)【呼玛镇】   呼玛镇是呼玛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423平方公里。全镇3个自然村,即一、二、三村,3个村民委员会。全镇人口18987人。1996年,播种面积12400亩,粮食总产169.4吨,平均单产136.6公斤,农村总收入779.5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554.40元,累计开荒 2705亩。畜牧业总产值281.1万元。生猪饲养量2349头,出栏782头;黄牛饲养量 1338头,出栏435头;禽饲养量112144只;养殖专业户16户。乡镇企业总产值1851万元,总收入 2184万元,利润184万元,税金115 万元。
                                    (张连孝)【韩家园镇】   韩家园镇原名东方红公社,面积2253平方公里,辖3 个自然村,(韩家园、达拉罕、东兴),3 个村民委员会。韩家园村是韩家园镇政府所在地,冶金工业部韩家园金矿和韩家园林业局驻在韩家园镇。全镇人口5790人。1996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564.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农业总产值364.7万元。本级财政收入365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0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53元。完成开荒任务1500亩。牧业总产值134.6万元。生猪存栏672头,黄牛 233头,羊394只,禽5763只。养殖专业户19户。全镇共有各类企业182个,产值1200万元。个体工商户405户,从业人员600余人。
                                    (张连孝)【兴隆镇】  兴隆镇面积2786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二道盘查、大砬子、兴隆),3个村民委员会。冶金部兴隆金矿驻在兴隆镇。兴隆村是兴隆镇政府所在地,全镇人口2242人。1996年播种面积1215亩,农业总产值33.2万元,新开荒地750亩,牧业总产值 12.1万元。全镇总收入1344万元,其中集体工业总收入 360万元。生产黄金1197两。个体私营户 91户,总收入364万元,上缴税金27万元。人均收入3532元。
                                     (张连孝)【三卡乡】  三卡乡面积1790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三卡、沿江、繁荣、黑山头、宽河、团结、青松、腰卡、老道店、星山),10个村民委员会。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三卡村。1996年社会生产总值290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1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1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8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59.3万元。乡办、村办、联办、个体办的商饮、服务、运输业 150个,总收入 817万元,利润142万元。全乡牲畜存栏,猪2259头,黄牛1953头,羊958只。全乡农村人均收入1960元。
                                    (张连孝)【荣边乡】  荣边乡面积2020平方公里,辖7 个自然村(荣边、红边、红星、湖通镇、河南、红卫、西山口、河口),8 个村民委员会。乡辖区内有4 个森林经营所(七棵树、三分处、椅子圈和古龙河)属韩家园林业局。辖区内还有椅子圈煤矿、椅子圈电厂、湖通镇青年林场。荣边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3500人。1996年全乡总收入2553万元,播种面积38745亩,粮、豆、薯总产460 万公斤,上缴国家定购粮小麦347 吨、大豆134 吨。新开荒地8509亩。畜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1994、1995、1996年三年牧业总产值6281万元,1996年底已有养殖专业户15户。全乡个体私营业户 63户,经营额189万元。乡办、村办、联办、个体办企业和工商户计118户。本级财政收入35.6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710元,居民储蓄存款在信用社余额400万元。
                                    (张连孝)【白银纳民族乡】  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面积436 平方公里,管辖红光、新河、新山、新村、胜利、玻璃沟、更新、白银纳8 个自然村,8 个村民委员会。白银纳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1898人。1996年播种面积 3.3万亩,其中小麦1.1万亩,总产 169.6万公斤;大豆2.1万亩,总产236.2万公斤;其它作物0.1万亩,总产155万公斤。全乡农业总产值526.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50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05万元,畜牧业产值56万元。牛存栏318头,马存栏58匹,羊存栏47只,猪存栏442头,禽存栏3670只。
                                    (张连孝)【鸥浦乡】  鸥浦乡,面积1408平方公里,管辖鸥浦、黎明、老卡、曙光、三合、正棋、怀柔、李花站8 个自然村,8个村民委员会。鸥浦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 1481人。1996年粮豆薯总产30万公斤,小麦单产150公斤,大豆单产124公斤。畜牧业总产值 170.1万元,全乡养殖大户7个。全乡生猪存栏1275头,黄牛存栏623头,羊存栏 268只,禽存栏6430只。副业总收入 11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61万元,税收311万元,利润28万元。个体经营户19个,经营额35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700元。
                                    (张连孝)【北疆乡】  北疆乡,面积1652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5个村民委员会(北疆、嘎砬河、铁帽山、加格达河、长山)。十二站林场在辖区内。北疆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2804人。1996年播种面积24700亩,实现农业总产值424 万元,开荒12000亩。实现牧业总产值153万元,养殖专业户17个,牲畜存栏总量1220头(匹、只),禽存栏 4210只。乡企总收入500万元,个体工商户30个,年经营额96万元。
                                    (张连孝)【金山乡】   金山乡,面积806 平方公里,辖8 个自然村(金山、三间房、翻身屯、前进、兴盛、新街基、查哈彦、友谊),8 个村民委员会。金山林场属该乡辖区。新街基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2270人。1996年实现工农业总收入823.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67.5万元,牧业收入 96.3万元,乡镇企业收入124.4万元,渔业及多种经济收入61万元。农民储蓄存款金额4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50元。全乡播种面积28500亩,实现粮豆薯总产2884吨。
                                    (张连孝)【兴华乡】  兴华乡,面积 761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委员会(兴华、新立、新生、东山、三合屯、新民、宋家店、日胜利)。兴华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全乡人口1772人。1996年粮食总产 121.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42万元。开荒2100亩。农村储蓄总额140万元。个体工商户41户,年创产值131万元,从业人员128人。养殖大户17户,牛存栏765头,猪、羊、禽等都比上年增长了15%。畜牧业实现产值72万元。收入128万元。
                                    (张连孝)【交通法制建设】  1996年呼玛县交通管理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宣传,建立健全了交通系统行政复议制度,受理了交通行政复议案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路政工作做到了依法治路,维护路产、路权,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在5 月搞了路政宣传日活动。对典型钉子户通过法院强制执行拆除违章建筑二处,宣传了法规,教育了群众。征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交通规费征收工作的通告》,严格执行了“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原则,努力降低漏征率。年底,征收公路养路费323.3 万元,是年计划的100.9%;征收运输管理费45万元,是年计划110%;征收购置附加费71.1万元,是年计划136.7%;征收客运附加费17万元,是年计划77%;征收地方养路费35万元。
                                     (王 利)【边境管理】 呼玛县境内共有22座界桩,分布在377公里长的边境线上。《黑龙江省边境管理条例》下发后,外事部门把《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放在边管工作的首位,在思想教育工作上下工夫。业务部门在开江期和封冻期办班时,都将《条例》宣传当作头等任务,深入网滩、学校、边民家中宣传,教育面达 98%以上,江上作业人员受教育面100%。1996年共发生涉外事件4起7人次,比上年减少40%。
  呼玛县辖区内,支流较多,由于泥沙淤积,致使航道岛屿不断发生变化。为准确了解实际情况,1996年由副县长、边防委副主任张树田带队,宣传部、外事办、边防科、边防部队、水产管理站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界江居民的生产、生活、边境管理及岛屿、航道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7次,写出呼玛县1996年秋季边境调查总结。在检查中发现呼通镇173号界碑被边民拉木车撞倒,按照省勘界组的要求,于9月末对该界碑进行修复。
  1996年7 月,省边防委下达在呼玛县修筑二米宽人行边防巡逻路任务。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县长办公会议进行了专门研究和布置,成立了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并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130 公里建设任务的详细勘察与设计工作。五年之内,全面完成呼玛县的边防基础设施建设。
                                    (王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