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概况】 阿木尔林业局始建于1970年。位于大兴安岭北坡额木尔河流域上游和下游,行政区划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局址坐落在漠河县劲涛镇。
地理位置为东经122°38′30″ ~124°05′05″ ,北纬52°15′03″~53°33′5″。东与塔河林业局接壤,南与呼中林业局毗邻,西与图强林业局相邻,西南与内蒙古满归林业局连接,北到黑龙江。南北长 160公里,东西宽50公里。境内总面积555606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42334公顷,占总面积的97.61%,非林业用地面积13232公顷,占总面积的2.39%,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377404公顷,占总面积的67.93%。森林覆被率为68.8%。
属于中低山山地地貌,地形总趋势为南高北低,海拔最高为1369.7米,最低为247.6米,大部分地区在海拔600米以下。山峦起伏不大,平缓坡占83%,成土基岩,以花岗岩为主,并有流纹岩和石英粗面岩构成,岩石风化程度低,作用缓慢。境内广布永冻土,冻结厚度几米至深达百米,被称为大片连续冻土层地带。
境内主要河流:除黑龙江在本局施业区北部流经74公里外,主要河流为额木尔河,发源于青松林场施业区的面包山,在境内流经130 公里后流向图强、西林吉林业局,然后又流入境内近70公里,最后流入黑龙江。该河在境内流经总长200公里,河宽多为50~100米,主流水深达2~3 米。额木尔河。在境内主要有11条支流,总长近400公里,遍布各林场,其中较大的支流为二龙河。
在地理因素区域性气候影响下,植被及土壤分布随着海拔高度和环境条件的改变呈有规律性变化,大体上可分为3个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布带。
第一带,海拔900 米以上,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林带,局部有偃松、白桦分布。土壤以灰化棕色针叶林土为主,也有棕色林土分布。
第二带,海拔650~900米,为兴安落叶松与白桦、樟子松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带。随着海拔高度的递降,白桦、山杨树种的比重逐渐加大。土壤以生草棕色针叶林土为主,亦有棕色针叶林土、草甸棕色针叶林土、表潜棕色针叶林土分布。
第三带,海拔650 米以下,为针阔叶混交林与草甸草原带。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其森林覆盖程度也逐渐下降,在河沟低洼处则多为常年积水和季节性积水的沼泽草甸。土壤以暗色草甸土为主,尚分布有草甸沼泽土、泥炭沼泽土。
植被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鹃丝叶苔樟子松林、杜鹃灌木丛草原等。
全局活立木蓄积量为35170366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33832408立方米,疏林地蓄积575291立方米,散生木蓄积762667立方米。
1987年“5.6”火灾,该局过火面积311 86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09269公顷,占99.2%。在过火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71073公顷,占87.6%;疏林地面积10165公顷,占3.3%;无林地面积28031 公顷,占9.1%。烧死木总蓄积7471 606立方米。
野生哺乳动物有驼鹿(罕达犴)、黑熊、狍子、獐子、狐狸、紫貂、黄鼬、雪兔、鹿、猞猁、水獭、狼等。飞禽类有:飞龙、猫头鹰、乌鸡、野鸭子、斑鸠、喜鹊、燕、布谷鸟、蝙蝠、山雀、苏雀、鸳鸯、啄木鸟等。水产类有:林蛙、鲤鱼、鲫鱼、山鲇鱼、细鳞、狗鱼、白鲢鱼、柳根鱼、山胖头鱼、泥鳅鱼、草根鱼、胡路子鱼、小白鱼、重唇鱼、哲罗鱼、青鳞鱼等。
野生植物有越桔、都柿、草莓、刺玫果、北五味子、沙参、桔梗、车前子、黄花菜、艾蒿、兴安杜鹃、刺五加、百合、蒲公英、蕨菜、猫爪菜等。菌类有松蘑、草蘑等。
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丰富的马大耳金矿。位于长山林场施业区,已于1986年7月4日正式开采。在地下资源中还发现银、煤、铁、大理石、云武岩、麦饭石、泥灰。岩、珍珠岩、玛瑙岩、石灰石、泥炭、陶粒等矿。
到1996年末,固定资产总额32376.1万元。主要机械设备465 混合台。
全局总户数7069户,总人口22730人。其中男11864人,女10866人。非农业人口21829人,未落户常住人口901人。
到1996年形成一定规模的林场有龙河林场、红旗林场、绿林林场、青松林场、长山林场、依东林场、依西林场、依林林场、兴安林场。
1996年局职工医院有职工143人。设100张床位。卫生技术人员6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6人,医师16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2人,护士16人。医疗大型设备x光机1台,万能产床1台,保温箱2个,脑科手术刀1套,脑科手术包1个。
全局中学1 所,小学13所,幼儿班22个。校舍总面积26552 平方米。教职员工403人。
该局施业区内有古驿路第25站站址,即兴安乡25站村,有“古城岛”,是漠河县兴安乡古城岛村所在地。
该局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昼夜温差大。最高温度 33.4℃,最低温度-45.9℃,初霜期9 月上旬,终霜期5 月中旬,降水量473.9 毫升。
嫩林铁路通过该局中部,设有劲涛、长缨、凌云3 个车站。嫩漠公路自东向西通过本局北部的龙河、依西两个林场施业区,伸向漠河县。局内有两条主要运材公路通往各林场。
(张国恩 郑 辉 张 静)【综述】 1996年,阿木尔林业局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突出改革。从改革用人机制人手,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先后对局工会三个部长、长缨贮木场三个副场长岗位,以双推双考办法,打破干部、工人、知青身份界限,面向全局实行了公开招聘;从转换机制人手,加大剥离委托经营力度,重点对机修厂、刨花板厂、长缨制材厂刨花板车间、劳动服务公司松鹤木制品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经营者,实行委托经营;从转换生产经营方式入手,加大林场承包经营改革力度,在红旗、依西、依林三个林场进行了承包经营改革试点。
学习邯钢经验,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在资金管理上高度集中,压缩弹性支出。在木材流通领域,实行“五统一”制度,同时加大清欠促销力度。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培育上严格执行《森林法》,管好三总量,偷拉私运、滥砍盗伐现象得到控制。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和职工自营经济得到发展。农业新增垦荒面积1万亩。林产工业、多种经营、职工自营经济三项指标达到年初既定的目标。
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各项经济计划指标完成较好,1996年全局总产值实现 22417.6万元,完成计划的144.4%,比上年增加2930.9万元,增长15%;实现利润663.3万元,完成管局计划的61.25%:上缴税金999.9 万元,比去年增加46.3万元,增长4.8%;木材生产单位成本实际发生39.O0元,同计划持平;木材平均售价368.19元/立方米,比计划降低38.81元/立方米;应收货款清回523.8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0.9%;木材生产年计划30万立方米,实际完成30万立方米;木材销售计划45万立方米,实际完成 44万立方米,完成年计划97%,人工更新造林完成5000公顷,补植造林完成6000公顷,幼林扶育完成35100公顷,天然幼壮林扶育完成4000公顷。
森林防火实现全年无人为火灾,在全区目标管理评比中得100分,到1996年已连续保持9年无人为森林火灾。安全生产实现全年无生产死亡事故,重伤、轻伤事故率均控制在上级规定指标之内。计划生育率为 100%。一孩计划生育达100%,计划外多孩比为零,晚婚率达97%,少生快富开展率达 80%,继续保持了省、地的先进水平。文教卫生事业有一定发展。1996年全地区中小学统考,小学生毕业统考及格率96.32%,初中及格率96.02%,达到地区中上等水平,初中升人中专、实验中学的110人,高中升入大学本科及大专的 28人,整体水平好于往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年发生刑事案件84起,破获76起,破案率达 90%,其中破获重特大案件22起;查处治安案件44起,查处率为100%;查处林政案件9起,查处率为100%,收缴木材153立方米,罚款10万元。
(张国恩 郑 辉 张 静)【发展家庭自营经济】 林业局成立家庭自营经济指导委员会,指定局工会为主抓部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的决定和实施细则”。林业局拨出20万元作为自营经济发展基金,用于发展自营经济。发展项目、指标分解到各林场、单位和家庭自营户。1996年全局自营经济产值完成2500万元。
(张国恩 郑 辉 张 静)【科技成果显著】 1996年林业局多方筹集,共投入科技经费222.89万元。地区指令性计划4 项:科研一项,星火一项,推广二项,下拨款11万元。机制炭厂设备工艺改造,生产实现自动化,日产70吨成品炭。电机断相保护器向局内推广250台,向局外推广300台。塑料编织袋拉丝机模头改造,使拉丝废品率降低 30%,创收36万元。电脑控制木材干燥窑技术引进,增加售价50多万元。长缨贮木场用电设施节电技术改造,一年节约电费27万元。阿木尔制材厂细木车间吸尘技术改进,无粉尘、消除火灾及爆炸危险,年节省三个劳力清理费用。白金电子点火放大器引进,库温稍低也易起动,节油在5%以上,当年收回投入有余。
(张国恩 郑 辉 张 静)【职工医疗保险】 1996年出台《阿木尔林业局职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由职代会通过实施。为林业局节省医疗费46.7万元,保证了医疗资金的合理使用。
(张国恩 郑 辉 张 静)【阿木尔木材加工厂】 阿木尔木材加工厂建于1973年,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年加工能力2万立方米锯材。全厂有职工674人,其中有技术人员37人,各类机械设备 154混合台,固定资产1370万元。1995~1996年,上缴利润300万元。
近二年,先后引进了枕资、型材、托盘、木制构件、包装箱、地板条块、啤酒桌凳等生产项目和以桦木地板块为龙头的旅游菜板、衣架毛坯、油画笔杆、玩具板、木珠、食品棒、木线条、筷子等桦木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国外日本、西德和国内十几个省100多个市、县和地区。
1996年,引进空心门生产项目,配套了单板、胶合板生产设备。空心门年生产能力2万扇,已和河南省许昌市建立长期供需关系,产品包销。投资半年时间,创产值54万元。
该厂生产的锯材、木制产品经省、地检测鉴定,规格、材质合格率达到95%和98%,列同行业之首。1994年被地区评为“锯材加工一类企业”、“锯材质量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马兴民)【阿木尔汽车队】 阿木尔汽车队建于1978年,主要承运林业局近三分之一的木材运输、漠河口岸边贸物资运输及林业局部分职工通勤任务。
车队下设机关,运行一、二队,检修、后勤、客运段六个股段行政单位,现有职工207人。
1996年车队超额完成木材生产运输任务158300立方米。经管局检查设备综合完好率达97.8%,管理99.75分,主要生产设备利用率77%,节约20万元。
(殷艳波)【长缨汽车队】 长缨汽车队是1992年5月与联合公司分家独立的,有机械设备156混合台。固定资产435万元。在册职工217名,其中管理人员 24人。下设1个运行队,1个检修所,1个锅炉房。1996年完成木材生产运输任务130871立方米,占全年计划的101%,成本结余13万余元。
检修所冬季负责运材车修理,淡季对运材车进行三保大修。 1996年为车队节约资金3万余元。
车队根据实际情况,帮助职工发展自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现有种植业133户,养殖业74户,服务业46户,车队还开办了锯材加工厂,自营经济产值达45万元。1996年已连续3 年被林业局评为文明单位。
(王文莲)【防火办】 阿木尔林业局防火办成立于1972年10月。1981年防火办编制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54人。
1987年“5.6”大火后,护林防火工作和防火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防火办定编由 54人增加到281人。建瞭望塔10座,修塔路41公里,建林火气象站1处,DF站1处,检查站6座,上中继站2处。专业扑火队配有运输车2台,风力灭火机20台,水枪5支,15瓦单边带电台1部,车载台1部,对讲机1对,办公室配有指挥车2台,宣传车1台,运输车1台,100瓦、150瓦电台各1部,无线电通讯畅通无阻。
在防火内业建设上,不断完善了预测预报、监测瞭望、火源管理、林火阻隔及宣传、通讯、指挥、后勤保障八大系统工程建设,绘制了火险区域规划图、火源控制网络图、野外作业点分布图、设施设备网络图、扑火兵力分布图、目标管理一览表等图表。将防火工作的目标和责任及措施进一步细化,实行规范化管理,内业建设初具规模。
防火办公室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防火的法规和各项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严格检查、督促、指导基层各责任区的森林防火工作,使全局的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党清江)【阿木尔贮木场】 阿木尔贮木场是由原阿木尔公社划分出来的科级单位,建于 1977年7月17日。场区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 200米,占地面积24公顷。场区内设两条大铁专用线,分别为1200延长米,电绞归楞机线3 条,共1445延长米,双绳输送带共1745延长米。固定资产总值651 万元。有各种机械设备61混合台,年承担25万立方米商品材贮、管、装任务,还承担营林、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和社会服务性工作等任务。
全场现有职工931人,其中科技人员157人。
贮木场下设三个木材生产工段,另有综合段、检验队、经警队、包装队、后勤段、机电段、机关七个辅助生产单位。
现有木材检验员105人。1996年原条出材率达88%;原条设计准确率达 99.5%,比199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优质品率达66.9%,比1995年增长1.2个百分点。
在深化改革中,对三个木材生产工段实行材料消耗同职工个人工资挂钩的办法,对检验队检验员实行风险管理机制。上岗前每人交2000元责任保证金,年终兑现。对全场计生、综合治理、安全防火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年底按考核规定兑现奖惩。
1996年,贮木167354立方米,完成计划的100%。木材销售完成162818立方米。装车平均载量达到63.2立方米/车,比计划57立方米/车提高6.2立方米/车,多调出木材14284 立方米,节约车皮251辆。平均每立方米售价410元,经济材比重达到85%,产品综合合格率达99.8%,全年成本结余50.3万元。
从1986年起,场连续十年获林业部“最佳”、“十佳”贮木场称号。1995年和1996年被林管局评为贮木场管理标兵单位。
(伊广琴)【各项制度改革】 1996年贮木场在人事制度上,坚持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做到能者上,庸者下,打破传统的干部管理界限。1996年从工人中选拔6 人作为工段和检验队的正副段长,有3名工段长提为副场长。在工资制度改革上,实行劳动工资公开化。执行计时制工资提取20%作为奖励工资;各工段计件工资,按计件工资总额的90%为基础工资,10%作为效益工资,与工种岗位职责、出勤劳动纪律、生产任务完成、产品质量、安全等挂钩,向苦、脏、险、累工种人员倾斜。在质量管理上,质检员由2 人增加到4 人。实行了“三检制”,即工段日检、质检股旬检、场部月检。检验队实行缴库和支拨分开管理,场长与检验员签订责任状。产品存放由原来的200个楞头,增加到230个楞头。在经营上,对电器修理部、饭店、浴池、土地、猪厂实行剥离经营,年节约开资10余万元。
(伊广琴)【综合利用】 贮木场采取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销定产,由一名副场长主管综合利用工作,1996年加工板方3073立方米,销售板方3374立方米,平均售价350.65元/立方米,完成产值118万元。
(伊广琴)【自营经济】 贮木场自营经济坚持种、养、采、加、服一起上的原则。场为养殖大户青年科技致富能手杨国胜等提供板皮、小径木、元钉、铁线、油纸等材料,帮助解决销售问题。全场发展养殖业38户,种植业109户,经商32户,拴马车的6户,经营饭、旅店的2户。 1996年职工自营经济计划完成135万元,实际完成136万元。
(伊广琴)【党建工作】 实行场段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同奖同罚。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做到七个同步:“一是制定党建和经济计划同步;二是确定党建和经济工作责任指标同步;三是党建和经济工作检查同步;四是党建和经济工作考核同步;五是党建和经济工作奖罚同步;六是场段党政领导落实工作任务同步;七是支部书记、段长参加会议同步。年内在党员中开展”双学“活动,即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党章;在党、团员中开展了讲理想、比干劲、树形象、做奉献活动。涌现出11名优秀党员和党务模范工作者。
(伊广琴)【职工生活福利】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劳保用品共发放单、棉工作服、鞋、手套等用品达10种,价值9.5 万元。在春节期间场为职工发放副食倒挂10.2万元。秋季土豆、白菜均以优惠价每斤0.10元发给职工共6.4万公斤。场将造材剩余物没有利用价值的打成烧柴,以每溜20.00元供给职工,其中对离退休人员以每溜10.00元的优惠价供给每户5溜,职工对此满意。全场共有储金会10个计620人,金额达2.3万元。做到专人管理,合理使用,解决了职工燃眉之急。
(伊广琴)【群团组织发挥作用】 场工会在六届二次职代会上与行政签订集体合同。每逢春节场工会组成慰问组到离退休人员及遗属家走访。1996年困难补助32户,补助金额3200元。场工会还举办劳动竞赛,开展包车组装车质量、载量、归楞比赛。女工干事协助计生员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妇女病普查181 人。工会工作1996荣获大兴安岭先进单位。场团总支通过青年试验田自筹活动经费,为希望工程义务卖三棵针牙膏350套,为“爱心基金会”捐款500元。自1993年以来,连续被团地委授予先进团组织称号。民兵工作在全局举办的1996年民兵实弹演习中名列全局团体第一名。场经警队共有经警15人,负责全场防火、防盗、安全保卫工作,在7 月份扑救兴安贮木场火灾时,经警金满仓、赵成林受到局防火指挥部表彰。
(伊广琴)【精神文明建设】 场领导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舍得投入,购置广播器材一套,桌80个,木凳277个,黑板8块,图书230册,报刊、杂志21种,放像机1台,录音机1台,照相机1台,电视机6台。场段砖瓦结构职教室780平方米。在修建劳动公园、路旁植树、垫运动场、挖跳高跳远沙坑、清理单位积雪和居民卫生区垃圾中共义务献工1665个,汽车台班 16个。6月举办职工体育运动会,参赛运动员356人。元旦举办迎春联欢会,工段机关共 10个队参加。场包装队由23人组成,承担楞区、场区、大铁机线、造材台、卸车线等树皮、锯末清扫任务,使场区卫生达到“三无”,即无积杂物、无散乱材、无剩余物,做到文明生产。
(伊广琴)【龙河林场】 龙河林场建于1978年。经营总面积50690 公顷。林场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年木材生产能力4.8万立方米。有全民所有制职工134人,集体所有制职工180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2人。
年实现经济总产值 474万元。全场有187户,常住人口553人。交通方便,嫩漠公路贯穿本场。
林场设商店 1个、粮食供应点1处、卫生所1个、广播室1个、地面卫星接收站1个、电视发射机1台、小学校1所、电站1个、木材综合利用加工厂1个。
木材生产任务由三个工段承担。主要生产、运输设备有J—50拖拉机 12台,绞盘机3台,运输汽车 5台,通勤大客车1台,2020S吉普车1台。营林生产任务由营林大队完成,生产任务有人工更新、为下年整地、病虫害防治等。龙河林场资源丰富,1987年“5.6”大火受灾较轻。
1996年,全场成本节余10.4万元,完成木材生产36402 立方米,抚育伐原木4602立方米。伐区清理完成618.3公顷,超计划完成。人工更新完成 8817亩,为下年整地完成4518亩,病虫害防治8000亩,分别超计划完成。机械合格率、完好率、利用率分别比1995年提高11.2%、3.8%、7.2%。
森林防火全年无火灾。安全生产全年没有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受到地区安技处的表彰奖励。多种经营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其中耕地771亩,养猪 187头,马25匹,羊38只,禽3318只,户均一头猪,肉、蛋、禽全部自给。菜部分进入市场,全年养、种业共创产值261万元, 比计划超出123万元。
1996年林场继续坚持全员劳动合同制,重新修改了能源、材料管理办法,从进货验收,到出库盘点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手续,全方位堵塞跑、冒、滴、漏。全年节余资金 32310元。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档案、信访、工会、妇联、共青团工作都完成各项指标。
(赵福利)【法制教育】 龙河林场党政领导班子重视法制宣传教育,1996年初成立了“三五”普法领导小组,书记、场长亲自任正副组长,制定了年度教育规划,设了兼职普法教师5 名,全年先后重点学习宣传了《宪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森林法》、《国家安全法》。办了五期黑板报,举办了两期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普及率达 90%以上,特别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全年青少年犯罪率是零。
(赵福利)【职工素质培训】 1996年,龙河林场党政领导重视职工文化、业务知识教育,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组织职工参加地、局技术培训班学习,1996年 7月,第二工段长董占彪参加地区举办的油锯使用与维修技术培训班学习,期满发给了毕业证,成为高级工人技师。1992~1996年末每年都派5 ~7 人参加局办技术培训班学习,接受培训工人达 52.6%,林场还利用职工培训中心,每年对各级、各类人员普遍进行一次培训。合格发证,持证上岗。林场团组织还在团员、青工中开展“学习一门技术、练好一套基本功”活动,采取以师带徒、自学等办法,已有23名青工达标,走上了技术工种岗位。
(赵福利)【伐区质量管理】 1996年,龙河林场细化了伐区管理措施,严格执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自觉做到无证不生产。实行“环形监督”和“三检制”。环形监督是采、集、清三道工序之间互相制约,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下道工序监督上道工序的作。业质量,全班组监督最后一道工序。“三检制”是班组自检,技术员初检,林场资源林政监督小组联检,经过联检合格后,由林场向林业局提出预验申请。由于加强伐区作业质量的严格管理,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受到林业局的表彰奖励。伐区作业质量管理办法在全局推广,伐区回收率100%。
(赵福利)【青松林场】 青松林场位于阿木尔林业局南部。总面积为43573公顷。
1981年3月建场,年生产木材95400立方米。在册职工、知青312人,下设4个主伐生产工队和 5个作业组,一个木材综合加工厂,一个卫生筷子厂。林场还设有检修所、卫生所、子弟学校、职工食堂、广播电视转播台、职工活动室、图书室、歌舞厅、水泥篮球场等文体服务设施。林场还设有材料、财务、行政后勤、营林队、技术室等22个生产单位与职能部门。有拖拉机、绞盘机、车床、大小汽车等机械 84混合台。该场于1996年10月7日接通了国电,为全场职工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
该场有高级技术工人9名,大专文化程度的干部工人7人,各类工程师5人,助理工程师7人,中级技术工人11人。学校教师10人。
1996年更新造林面积 181公顷,人工幼林抚育489.5公顷,火烧迹地清理120公顷,病虫鼠害防治266.6公顷。木材生产完成99200立方米。职工家庭自营经济实现产值 116万元。综合利用实现产值328 万元。1994年至1996年党务工作中连续三年被局党委评为“先进党总支”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场工会1995年被局评为“先进职工之家”,1996年被局评为“模范职工之家”;共青团工作,从1994年开始连续三年被团地委评为“先进团总支”;女工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被林业局评为“先进单位”。林场1996年被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林管局授予“双文明林场”、“全区人均收入十强林场”、“全区经济实力十强林场”的光荣称号。
(宋克俭)【兴安林场】 兴安林场是1985年5月4日建场。地处黑龙江畔。林场施业区总面积6955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4.4%。林木蓄积2488306 立方米。
1987年5月6日发生特大山火,兴安林场林业用地过火面积46080公顷,烧死木总蓄积量1761507立方米。年木材生产能力9700立方米。共有职工232人。
林场下设 1个采伐作业组,1个运材汽车队,1个食品签厂,1个库存2.8万立方。米的贮木场。有运材和运输汽车6台,集材拖拉机4台,绞盘机2台,机床1套,212生产指挥车1台,生产生活用大客车1台,各类防火机具和设备68台件,发电机组3台,电视差转台1套。固定资产278.8万元。
1996年实现经济总产值 782.8万元。多种经营形成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加工业、服务业并举。
原条生产完成7700立方米,抚育伐原木完成2400立方米,烧死木生产完成2200立方米,伐区清理面积为122.1公顷,生产小杆 1869立方米,完成木材调运(水运销售)2358立方米。完成更新造林9232.5亩,补值2760亩,为下年整地300亩,病虫害防治10000.5亩,幼林抚育53922.9亩,天然幼壮林抚育1903.5亩。
全场有134户,常住人口511人。长途汽车站1处。
改革使林场由过去单一的木材生产向木材深加工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快了多种经营发展的步伐,培育了新经济增长点。
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被林业局评为先进单位,1995年,被地区评为先进团组织,1996年被地区评为“八五”期间全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于占海 李 娟 荆世福)【长山林场】 长山林场建于1977年4月。林场施业区总面积54833公顷,其中非林面积733公顷,林业用地53750公顷。有林面积33885公顷。1987年对全场森林资源进行二类调查,成过熟林蓄积逐年下降,到1987年下降到367000立方米,占全场活立木蓄积的10%左右。
1996年实现总产值529.8万元。原条生产完成15898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98.75%;抚育伐材完成5101立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37.86%;营林生产完成100%;烧死木完成 2290立方米,完成计划的114.50%,1996年各项生产总节余10.6万元。
全场有120户,345人,其中职工 103人。林场对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对服务性单位实行剥离经营,对生产车辆实行租赁制,对木材加工生产单位实行任务和成本经营承包。改革使林场由过去单一的木材生产向木材深加工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多种经营发展的步伐,职工自营经济发展,队伍日渐扩大,林场职工现有各种机动车辆 27混合台,商业点7个,豆腐房3家,抚育造林家庭承包30多户。1995年全场人均收入为 4462元,1996年升为5758元,比上年增长29%。1996年被地区评为“人均收入十强林场”。
林场党政班子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外出办事吃饭的费用领导带头自付。1996年被省、地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林场多年一直开展义务献工做奉献活动,利用节假日,党政领导带领机关、后勤、辅助人员,清理街道卫生、义务植树、清除垃圾、拉沙石修路等多项义务劳动,1996年义务献工1200多个工作日。 1995年被地区评为“双文明林场”,1996年又被地区评为“双文明样板林场”。199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设备管理、工会、安全工作等均是出席地区的先进单位。
(张英杰)【依林林场】 依林林场经营总面积55249公顷,林木蓄积205万立方米。
年木材生产能力 7700立方米,营林生产8000亩。干部9人,固定工人37人,合同制工人50人,知青工138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8人。
设1个采伐工段,1个场办木材综合利用加工厂,2个个人木材综合利用加工厂(年加工能力4000立方米),1个股份食品签厂、1个检修段。机械设备24混合台,发电机组2组,有线电视、广播设备各一套,防火机具和设备25台件。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年采伐面积 256.4公顷,生产商品材7700立方米。完成森林更新763.5公顷。上缴利润3万元。
1996年林场多种经营、职工自营经济,已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采集业、服务业并举。肉菜自给有余。
全场有住户140户,常住人口393人,社会人口95人。场办子弟小学1所,学生35人。场办卫生所 1处,个体商店 8个,粮店1个,招待所1个,职工食堂1个,托儿所1处,浴池1个,职工阅览室1所,职工活动室、舞厅1个。
(刘凤山)【依东林场】 依东林场建于1978年。总面积21133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2451公顷。1996年在册人口326人,工人38人,干部9人,合同制工人54人,知青工65人。
1996年完成木材生产任务14900 立方米,营林生产100%完成了计划指标,减亏21万元。
林场相继成立食品签厂,试制成功细木工板。 .注册资金达80万元,固定资产72万元。对林场生产工队、营林队、汽车队、检修所、后勤锅炉等实行了租赁经营。
(赵希鹏)【依西林场】 依西林场是1981年3 月建立。经营总面积为65325公顷,1987年“5.6”大火,施业区100%过火,成为重灾区之一,资源面临枯竭。
年木材生产能力29600立方米,拥有全民所有制(合同制)职工107人,知青工121人,下设2个采伐作业工段、1个营林大队、1个筷子食品签厂、1个检修所、1所学校。共有集材车10台、柴油绞盘机3台、油锯5台、运输车辆4台、发电机组6135、4135型各1组、电视差转台1套。1996年生产原条29600立方米,完成人工更新771.6公顷,幼壮林抚育260公顷,为下年整地457公顷,幼林抚育4088.67公顷,生产抚育伐材1300立方米,病虫害防治666.6公顷。
林场的国有经济与林业局是报账制的经济关系,林业局对林场实行场长聘任制、机关人员聘任制、生产任务指标和管理费定额经营承包。对部分辅助生产部门进行分流、剥离,对部分营林生产、木材加工实行委托生产。
林场为充分利用桦木资源,走出单一的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逐步调整产业结构。自1995年开始,先后成立了宏远著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食品签厂,实行股份制。1996年已达到固定资产150万元,生产量达1.6万箱,产值144万元,实现利润28.8万元。
(李延吉)【红旗林场】 红旗林场建于1978年。经营总面积68666公顷,有林地面积4977公顷,占62.6%,森林覆盖率65.8%,林木蓄积300万立方米,其中落叶松为224.78万立方米,占74.8%,白桦57万立方米,占19%,樟子松16万立方米,占5.4%,其它为杨树、云杉、柳树等。
林场现有全民所有制职工和合同工计166人,知青工91人,全场人口558人。年木材生产能力5万立方米,除部分本施业区生产外,其余在岭峰施业区异场作业。
现有生产设备J—50集材拖拉机16台,油锯 10台,绞盘机4台,柴油发电机5台,割灌机15台,客车1台,吉普车2台,运材车5辆。场内建有办公室600 平方米,辅助生产用检修间、材料库、车库、供暖等房舍面积700平方米。1996年一个林场两块牌子。林场建成了红旗林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制材厂2处,养猪厂1处,年可出栏生猪 300头,型材厂1处,建成阿木尔局首家脱木产业“豆制品厂”。场内固定资产已达563 万元,累计采伐面积1539.13公顷,累计完成森林更新3168.98公顷,天然幼壮林抚育2400公顷,上缴利润121万元。
1996年实现经济总产值500万元。到1996年末,已有2000公顷人工林回收50%以上郁闭成林。
红旗林场1996年被林业局定为改革试点林场。改革,使林场由过去的单一木材、营林生产发展成了集林产工业、脱木产业、自营经济于一体的多种经营机制的企业,为林场渡过“两危”,走入全面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6年,林场被地区授予“双文明林场”、“经济实力十强林场”、“人均收入十强林场”称号。
(万如山)【绿林林场】 绿林林场建于1977年3月28日。林场有固定资产271万元,现有职工224人。
该场为阿木尔局木材生产的主伐林场,年木材生产能力可达5.5万立方米已到1996年末,木材生产累计完成894112立方米。
该场交通不便,相距铁路28公里之多。公路仅有一辆呼中通往漠河的长途客车,经由此地,时通时不通。
(郑 义)【夏天冰湖】 “冰湖”,位于绿林林场南8 公里的二○干线七支线的冰湖地带。30米见方的冰湖由一个硕大的整体冰块组成,微微地凸出地面。冰块洁白莹晶。有时在阳光折射下,出现五颜六色的色彩。冰湖深度尚未探明。冰湖中心积着一汪水,上面浮着冰块,冰块上有黑色的泥,泥土上生长花草,有映山红、蒲公英、黄花、雅格达和其它一些不知名的小草。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