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机

农机

农机



                   农  机【综述】 全区农机工作以“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为主线,以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伏秋整地和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开展农机技术服务为重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农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机保有量继续增加。拖拉机保有量4467 台, 比上年增加7.5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31台,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小型拖拉机3236台,比上年增加4.8 个百分点,大中型农具达到3063台(套),比上年增加22.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值和总动力分别达到11 417万元和13.3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加了9.1个和12.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程度居全省首位。
  完成机械化伏秋整地42.9万亩,比上年增加38.3%;机械播种完成103.2万亩,比上年增加158%;机械收获完成65万亩,比上年增加71%。
  超额完成大型农业机械更新。年内共完成大中型拖拉机更新69台,大中型农具更新197台,大中型收获机更新11台.更新资金928万元,超额3倍完成任务。
  新建各级各类农机服务站、队18个,全区农机服务站、队已达51个。配套抓好大型农机具的技术管理。采取了多渠道全方位的管理方法,把管、供、修等方面工作配起套来抓,冬、夏季检修履带拖拉机636 台、大型农具1865台、链轨拖拉机恢复性修理完成57台。使链轨拖拉机和大型农具的技术状态完好率分别达到80%和82%以上。在全省“科教兴农机械化工程”竞赛中,地区农机局获组织奖,漠河县和呼玛县分别获一、二等奖,20人获先进个人奖励。
  地区农机研究所相继研制出了开荒犁、马铃薯栽植机、打秧机、收获机。全区各级农机推广单位共引进推广大中小型大豆精播机30台件,联合整地机械33台,大豆收获机具8 台。推广机械联合整地技术12.1万亩,机械精少量播种20万亩,完成机械深施化肥25万亩,机械收获大豆面积28.6万亩.累计“节本增效”总值达3000多万元。
  向从事农机执法人员及农机销售者、经营者、操作者、维修者宣传贯彻“两个条例”,使其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运用农机法规的自觉性。全年的农用机车检验率达到95.6%, 驾驶员审验率达到95.2%,农用机车行车违率控制在25%以上,无一起农机大事故发生。
  全区各级各类农机学校共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3215人次,培训农机“绿色证书”100人。地区农机干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职人员及设施条件,面向社会办学,拓宽办学渠道,相继为大子扬山20多个农场培训了农机驾驶人员及农机手。与地区科委协商在农机干校设立了大兴安岭星火培训基地,并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
  本着“立足农机、跳出农机”的原则,积极开辟经济建设的第二战场。年内正常运营的实体有:地区农机干校面粉加工厂、地区农机研究所的精制粉皮加工厂、开荒犁生产厂、岭南农机综合服务站,各乡站开展的代耕、供油、供件、维修和改制农具服务等。地、县、乡农机系统共创办了6个农场。在岭南开发区建立的农机加油站基建项目也全部完成。
  漠河县农机局、地区农机局、呼玛县农机局、漠河县漠河乡机管站保持省农机系统文明单位称号,地区农机研究所、加区农机总站保持县级文明单位称号,地区农机干校进入县级文明单位,并有两名农机系统的职工被评为全区“十佳公仆”。
                                   (李洪海)【农机技术推广】 以“节本增效工程”为主线,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重点承担了全区大豆“垄三”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省农机推广总站的马铃薯机械收获技术的试验、示范项目。节本增效成果显著:机械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完成12.1万亩,新增机具33台,节本增效总值56.63万元;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完成21万元,新增机具30 台,节本增效总值1335.60 万元;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完成21.8万亩,节本增效总值1 264.4万元;机械除草完成29.63万亩,新增机具18台;秸杆和根茬粉碎还田技术完成2.4万亩,新增机具5台;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完成0.29万亩,新增机具7台,节本增效总值8.7万元。马铃薯机械收获技术项目在地区农机技术推广站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机具的技术性能适应性强,可靠性及经济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全省大面积推广马铃薯机械收获技术提供了经验。“垄三”栽培项目,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本增效”工程的全面开展,为全区冷凉型农业的丰产丰收提供了科学保证。
                                   (靳学礼)【教育培训】 年内共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具修理工、农机经营服务人员和农机管理人员3125人,其中考证515人、“绿色证书”100人、驾驶员746人、新技术培训614人、复训521人、农机修理工及农机经营服务人员502人、农机管理人员127人。在农闲时节,首先培训了整地技术、播种及种植技术、中耕技术、收获技术以及林带耕地保护技术、小型拖拉机节油技术、作物秸杆和根茬还田技术、大豆和马铃薯等深加工技术。利用拖拉机、驾驶员年度检、审之机,集中机手进行了农机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绿色证书”资格培训,农机大、中、小型拖拉机驾驶人员考证培训,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考证培训,农用三轮车考证培训和驾驶、操作人员复训。集中精力对农机修理工、农机经营服务人员、农机管理人员进行了“绿色证书”资格培训。
                                   (许姝岚)【农机科研成果】 地区农机研究所与加格达奇区能源设备厂、通达钢厂建立了科研生产的联合体,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概率,加速了科技产化的进程。 1TD-5多功能拓荒机的专利申请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用此设备在灌木林地垦荒每亩可以节省35—40元开荒费。2CMF-2马铃薯施肥栽植机、茎秆打碎机研制成功,解决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时茎秆及杂草缠绕工作部件的难题。马铃薯精制粉皮生产线引进成功,为全区马铃薯产品的深加工起到了牵动作用。有3篇论文被地区科委分别评为一、二等奖,两篇调研报告分别被地区科委评为二、三等情报奖。
                                  (陈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