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
典型
典 型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宣誓仪式】11月3日,加格达奇林业局机关全体职工汇聚在局址门前,面向国旗,在党委书记邢英、局长周野带领下,代表全局8000多名职工举手宣誓:“我们是加格达奇林业局职工,肩负着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林区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神圣职责。我们的事业无上光荣。在庄严的国旗面前,在54万林区人民面前,立下誓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己光荣而神圣的事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青山卫士,做人民的公仆。当党的事业需要的时候,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最宝贵的生命。愿意为加格达奇林业局的美好形象增光添彩,愿意为加格达奇林业局的兴旺发达奋斗不息。我们将牢记誓言,为把加格达奇林业局早日建成全区最富裕,最文明的林业企业而奋斗!” (张丽华)
【打击滥砍盗伐林木值周日】 加格达奇林业局卧都河施业区与嫩江县接壤。入冬后,一些不法分子不顾国家政策、法规,偷采、盗伐施业区内木材。为防止林木资源流失,遏制滥砍盗伐木材与毁林开荒的不法行为,12月6日加格达奇林业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在加格达奇林业地区公安局和资源部门巡逻检查的基础上,加大打击力度。安排党政领导轮流值周。每周安排1名领导,公安局安排2名干警,资源科安排1名林政人员作为一个组,深入到施业区腹地,特别是周边交界处进行堵查,打击滥砍私运木材犯罪。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使周边交界与施业区内的不法分子再无可乘之机,保护了林业资源。 (张丽华)
【采购苗木】 加格达奇林业局规划在13年中完成“天保工程”投资11亿元,每年平均完成投资8000万元以上。为使这项工作顺利完成,确保1999年有足够的上山苗、换床苗,先后派出10个组分赴本省、内蒙等地购进换床苗、上山苗合计357 106万株,形成足够的后备苗木资源。 (张丽华)
【保护重点生态林】 韩家园林业局首期纳入“天保工程”的重点生态公益林占全局施业区总面积的13.9%。 为使全局职工群众对“天保工程”认识明确,责任到位,制作“天保工程”宣传板230多块,每5公里一块,分别设立在运材的主干线、支线、叉线以及公路的两边;在电视台制作60余期“天保工程”宣传专题;首期“天保工程”林旁设置12块警示牌;施业区内安放60余块永久性的“天保工程”宣传牌。 把首期“天保工程”林划分成8个责任区,落实管护人员。采取天然林保护和防火工作相结合的办法,由资源林政、防火等部门60余人组成的专业护林大队,负责整个保护林的看护。各林场设立护林中队,负责责任区内的看护。全局年内已投入看护人员300余人,负责巡护首期2656公顷重点生态林。 (胡晓慧)
【依法保护森林资源】 韩家园林业局以修改后的《森林法》实施和国家启动“天保工程”为契机,在查处各类林政案件上采取资源、林政管理部门与公安森保部门相配合的办法,对偷拉私运、乱砍盗伐者予以打击。年内,共查处林政案件42起,没收木材324立方米,处罚29人,罚款4.3万元。
为规范木材加工厂(点)的秩序,一方面把局内各零散加工厂(点)全部集中到加工小区内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在加工厂(点)内派人监督,控制木材来源及材种,切断了“黑材”的加工后路,并对无调拨手续、私收私购原木的加工厂(点)进行了查处,取缔了5处,罚款1.1 万元。
成立烧柴、木耳段供应站。不再允许农民私自入山采伐烧柴和木耳段。由资源、森保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制止毁林开荒专案小组,在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过程中克服各种阻碍,查办毁林开荒案件14起,下达1100余万元的处罚通知,使毁林开荒、超坡开荒现象得以遏制。对呼玛县个别乡镇在实施农业开发过程中乱占林地、毁林开荒的行为进行了清查,对已毁林开荒的林地制定了退耕还林的具体方案和措施,要求必须在2000年前全部还林。全 年完成更新造林100公顷,补植15公顷,为1999 年整地67公顷,人工幼林抚育392公顷,成林抚育12 667公顷。
(胡晓慧)
【山上管严 山下管住】 松岭林业局废止有悖于禁止毁林开荒,乱占林地文件,清查林地,退耕还林。加大管理力度,制定资源总量管理规定。开展3次“木材专打集中行动”,打掉了8个盗窃团伙,查处违法案件9起,其中无证运输3起,滥砍盗伐2起,私收木材2 起,超范围加工1起,私拉烧柴1起。收缴木材265 立方米。进行木材调运稽查,对26名违反木材调运政策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建立各木材加工厂(点)加工木材一律从贮木场统一调拨制度。严禁加工厂(点)自行生产加工“黑材”。 取缔8户不符合管理规定的加工厂(点)。“山上管严,山下管住”的举措,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投入1500名生产人员、130 混合台(套)各类设施设备,完成7461公顷公益林抚育任务,更新造林600公顷,平均成活率96.4%。 (王征)
【营林局科技人员开展课题研究】 地区营林局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了“天保工程”的有效实施,使科研能够尽快地为生产实践服务,年内开展了13项课题研究,其中推广课题有:TL—1型林木良种基地采种工具推广、应用驱避剂防治人工幼林鼠害技术推广、树苗贮运保鲜袋推广、高寒地区杨树纤维材良种推广、甜杨速生丰产林推广;科研课题有:森林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研究、人工更新造林工具的研制、促进兴安松母树林稳产高产技术研究、采金矿体迹地森林更新的试验研究、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损失调查及防治的研究、天然更新杨桦林分改培技术研究、中德林业合作项目、高纬度地区林农商复合经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年末,已有4个课题为结束课题,正进行课题的验收及鉴定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余课题将转至1999年,正进行筹集及准备工作。推广课题的推广效果明显,有的已推广到各林业局,为营林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创造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姜海燕)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科技示范园】 大兴安岭地区林管局林科所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科技示范园”一处。园址在加格达奇区长虹街二十七委,原林科所生物制品厂厂址。该园占地面积1公顷,四周有围墙,内有永久性砖瓦建筑3栋,建筑面积337平方米,固定资产100万元。1998年对该园进行了系统规划,初步划分为食用菌园、经济树种园、乔木园、灌木园、浆果园、花草园、特种植物园、珍奇蔬菜园、温室大棚园、动物养殖园10个子园。建园后,进行了土壤改良、道路修整等工作。栽植了越桔800余株,还对野生笃斯、越桔和榛子等进行了引种栽培。并在园内开展了《马铃薯生产精淀粉剩余物“薯渣”的利用研究》、《食用菌良种繁育》等项目的部分试验工作。计划从1999年开始对园内各子园进行建园并逐步完善,使之尽快成为大兴安岭“天保工程”的高科技示范园。 (杨树春)
【中小学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活一课”教育】 10月,地区教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活一课”教育活动的通知》,制定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使“天保工程”教育走进了课堂。地教委基础教育科认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写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教育讲义》,小学在活动课,中学在地理课或时事课中进行集中教学。行署专员杨喜军同志亲自批款1.5万元,印制教材5万册,保证全区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人手一册,使“天保工程”知识通过教学主渠道得到了系统的宣传。很多学生回到家里,向家长介绍“天保工程”知识,使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
与《大兴安岭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从1998 年10月到1999年7月为期10个月的征文活动。各地中小学生踊跃投稿。文章以保护生态平衡、热爱绿色家园、讴歌先辈创业史为主题,抒发了中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投稿达到数百件,“校园”专版已刊发了50多篇。征文结束时,将评选出百篇一、二、三等奖和佳作奖小作者,并予以表彰奖励。
寒假期间征集反映“天保工程”内容的书法、绘画作品。从学生上报的400 多件书法绘画作品中评选出200 件优秀作品向社会展出。利用寒假走入社会,采用参观、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学习老一代林业建设者的开发创业事迹,关心体会身边生活的巨大变化,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受锻炼。学生们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从不同角度探究实施“天保工程”的重大意义。通过层层筛选,地区教委评选出20多篇优秀社会调查报告。
全区中小学开展的“天保工程”“三活一课”教育活动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广大中小学生受到了较为系统的“天保工程”知识的科学普及教育,提高了学生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了生存与环境教育。学生们认识到实施“天保工程”,将改变以往几十年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作为林区的新一代必须从小就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要倍加珍惜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创造美好家园。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升华。学生们了解了国家给予林区的许多优惠政策,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林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从而更加牢固地树立了“知林爱林兴林”思想,使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朴素情感,升华为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增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王晓霞)
【木材生产服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图强林业局二十八站林场为了抢在上冻前搞好冬季木材生产准备作业,投入一辆客车、一辆板车、两台J—50拖拉机和两台油锯及43 040 元资金,34名机关干部和技术工人整整工作了29天,建好三个工段、9个装车场。正在等待林业局联合检查组检查验收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二十八站林场“天保工程”公益林保护区的通知》,已建好的三个工段中,有两个工段的少部分可采资源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域内。林场毫无条件服从上级决定,即时拆房搬迁,重建工段,做到了木材生产服从“天保工程”。
(李东臣)
【塔丰经营所的5公里护岸林】 1974年,塔河林业局塔丰农场一班人带领职工在呼玛河岸边栽植护岸林66.6公顷。1982年,塔丰农场变为经营所。采取个人承包和联户承包的方式,从1984年至1986年连续栽植护岸林278.7公顷。到1998年底,已建成5公里长护岸林,总面积313.3公顷。平均胸径16—22cm。这片护岸林对100公顷土地起到了保护作用。 (关国忠)
【宋乃常家庭承包植树6.7万株】 塔河林业局塔丰经营所职工宋乃常带领妻子和亲友,从1984年开始,家庭承包植树造林,到1998 年底植树6.7万株。最早栽活的树,胸径已达13cm。
1983年冬,塔丰经营所准备人工造一片丰产林。宋乃常同志不怕脏、不怕累,带领家人和亲友,一冬天积肥2万多斤。1984年春天,经营所实行家庭承包造林,宋乃常成为第一批承包责任人。植树造林又苦又累,技术要求高。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他们经常冒着雨和小雪栽树,以保证树苗成活率高。
经过第一个春天的造林,宋乃常和家庭承包组成员总结出了造林的经验,坚定了长期造林的信心。他们发现死苗,就顶雨上山补苗,经过多次补栽,终于达到了承包合同的要求。经营所按合同,不仅支付了工资,还奖励了他。他和家庭承包组的成员们,植树的干劲更高了。从这以后,他大胆承包造林,所承包的亩数越来越多。
塔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工作全面开始以后,他的家庭承包组,投身到人工促进更新和植树中。他常鼓励承包组成员说:“咱们的手可以磨破皮,但咱们的山不能没有树。这树就是将来孩子们的吃和住。”到1998年底,宋乃常和他的家庭承包组,已经造林300亩。宋乃常和家庭承包组成员们仍在辛勤地植树,他们心中的目标是:让绿色覆盖每一个山头。 (关国忠)
【天然林资源管护“三到位”】 塔河林业局瓦拉干综合林场认真贯彻落实“天保工程”文件精神,组成由场长主抓、各部门协力配合的领导体系,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三到位”。
宣传到位。由书记组织本场党办、工会、街道、学校及各部门宣传人员,认真学习修改后的《森林法》和有关文件精神,领会“天保工程”的重大意义。通过广播、板报、标语和散发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措施到位。由一名副场长带领资源股、生产股和护林队人员,对第一批生态公益林、“三边”(铁路边、公路边、河流边)林执行巡护,并设立醒目标语牌。采取分片包段形式,责任到人。
奖罚到位。制定天然林资源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和奖惩制度,保证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