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工业
电力
工 业
责任编辑:张清令
电 力
【综述】 1998年,电力局共辖4座火力发电厂(加格达奇热电厂、塔河发电厂、漠河发电厂、呼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67 500千瓦,年发电能力307 339兆瓦时。共辖11个供电局(加格达奇供电局、塔河供电局、松岭供电局、新林供电局、呼中供电局、漠河供电局、图强供电局,阿木尔供电局、十八站供电局、韩家园供电局、呼玛供电局)。6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11条,总长883公里,变电所34处,配电线路2404公里。城市居民集中供热面积为40.6万平方米。
1998年底,电力局再册职工6755人(含1998年9月接收古莲河煤矿的职工1588 人)。职工中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501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108人;初级职称381人。领导干部处级15人、科级266 人。现任局长关连增(企业法人代表),党委书记彦世文。
1998年,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深化企业改革,模拟市场管理,启动买段式经营。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走上了内涵式发展道路。 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729.8万元,同比增长3.45%,完成发电量285.960兆瓦时,同比增长0.31%,清回陈欠电热费和应收账款3356.1 万元,不但按月发放职工工资,而且全部补发历年拖欠的工资。实现利润332万元,完成年度利润指标的110.6%,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胡宏升)
【全面实施买段式经营】 1998年,在总结以往经营承包经验教训和对各发、供电生产环节进行认真测算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买段式经营。 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电力生产的特殊规律,在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管理。 将电力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划段分解,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区段,即:发电生产段、电网管理段、供电营销段,各段之间按商品化运营机制进行电能产品的交易活动,改变过去的发、供电生产的计划管理关系为电力产品内部的买卖关系。 对发电厂(发电生产段)、供电局(供电营销段)模拟经验实体,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电力局(电网管理段)宏观控制电网运营活动,电力局每月根据发电厂和供电局的买段利润拨付生产费用、工资和奖金。 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发、供电生产单位的积极性,激发了创造性。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改革实践中走出了一条适应电力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取得了喜人的效果。199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2729.8万元,同比增长3.45%。 完成发电量285 960兆瓦时,同比增长0.31%。清回陈欠电热费和应收帐款3356.1万元。不但按月发放职工工资,而且全部补发历年拖欠的工资,提前一个月完成上缴利润款,全年实现利润332万元,完成年度利润指标的110.67%。一举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胡宏升)
【裁减冗员减人增效】 1998年初,根据企业人员多、效益差,吃大锅饭严重的实际,经过参照国网定员标准,结合电力局实际,本着“业有所就,家有所养” 和精干效能的原则,做出裁减冗员,缩编分流,实施减人增效的决策。全局定编3522 人,各基层单位经局人劳科核定人员编制后,超编人员可选择局制定的“请长假、内部退休、提前离岗” 等方式办理下岗手续。 此项工作于1997年底开始运作,1998年一季度全面铺开,到4月末,全局共办理内退336人请长假464人,停薪留职8人,病休10人,提前离岗60人,随同单位整体剥离213人,向三产分流117人,办理正式退休267人,全局减少工资支出255.6万元。电力局缩编分流工作虽然力度很大,但由于制定了优惠政策,采取了稳妥措施,既让分流职工有危机感和压力感,又让他们有生活保障和重新上岗的机会。也使在岗职工有了紧迫感,产生了双重效应。到目前为止,无一名下岗职工上访,真正做到了无震荡减员。 (胡宏升)
【精干主体加大剥离断奶力度】 为减轻企业负担,保证买段式经营的良好运作,1998年初,对依附于主业的非辅单位和三产企业继续采取剥离、断奶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电力局多经公司、电力医院、幼儿园只发放6 个月工资,削减一半费用,撤消了机电修配厂科级单位建制,同时停办该厂所属公司,划归加格达奇热电厂与电厂汽车队合并后整体剥离,对内有偿服务,对外创收自保;物资供应站实行全员整体剥离;对两个辅助生产单位计量试验所和电讯所发放10个月工资。另外,对全局各单位的三产严格要求两套人员、两本账、彻底断奶,结束了靠电吃饭、靠主业扶持的历史。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上述措施是电力局松绑“主业”、放活“辅业”、分散突围、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使“主业”轻装上阵,“辅业”焕发生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胡宏升)
【加大清欠工作力度】 为解决电力局资金被大量无偿占用的实际问题,1998 年加大了清欠工作力度。首先,在全局范围内建立了电力局、发电厂和供电局两级清欠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其次,采取激励机制,对电热费收缴按“四款”比例与工资、资金挂钩的办法,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经过全体清欠人员的不懈努力,截止1l998年11 月底,清回电热费2554万元,其中挂账1 599.2万元,“回款”954.7万元,完成林管局下达的清欠指标的141.88%。盘活了企业资金,为企业增注了新的生机。 (胡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