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1999年9月30日,全区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按国家广电总局实施“村村通”工程的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消灭广播电视“盲村”的目标。1999年初,省召开落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会议之后,该项工程就引起了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主管专员召开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制定实现“村村通”的规划和方案。地区广播电视局派出调查组,深入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加格达奇区的僻远农村,进行调查,摸清了全区43个“盲村”尚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底数。6月15日,地区行署在塔河县专门召开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现场会,对该项工程进一部进行部署,做到资金、人员、设备,措施项项落实。在省广播电视厅的支援下,全区采取了地方政府筹一点,群众集一点,多方赞助一点的办法,解决了实现“村村通”的主要矛盾。地区行署为该项工程匹配30万元资金,购买了30多套发电设备,并把国家广电总局支援的24套卫星接收设备,直接下拨到广播电视“盲村”。地区广播电视局举办了村级广播电视专业技术培训班,局领导和技术人员深入到村屯,帮助协调,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协助村广播电视站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村村通”工程实施过程中,漠河县成立了催办领导小组,县广播电视局专门成立了施工小组,保证了“村村通”计划的完成。截止9月30日,全区原有43个广播电视“盲村”的村民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广播。塔河县依西肯乡较偏远的鄂族村民在电视上寻到了致富之路。加格达奇区的白桦乡靠山屯农民看到电视,听到广播以后,特意给地区广播电视局送来了锦匾,表示感谢。
                                 (白熙普 刘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