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劳模标兵刘 勇 刘勇,1964年出生,黑龙江省黑河市人,现任海丰农场场长。
1983年在吉林市81268部队服役,1986年10月任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物资公司科员,1992年5月任加区物资再生利用公司经理,1995年下岗任海丰农场场主。刘勇是1995年末买地经营农场的,从城市走进了“农村”,从坐办公室到当上农民,开始了辛勤的耕耘。他除了有可耕地30公顷,生荒地300公顷外,其它一无所有。1996年春播前,他毅然赔钱卖掉了市面的一栋房子,买了一套旧机械和农具,又高息贷了些款,买了种子、化肥和油料,备好了种地用的东西。春天播种时,没有房子,住的是帐篷,没有井,喝的是河水,没有路,他们从泥水里趟来过去。由于潮湿,仅一个月的时间,刘勇就得上了风湿病。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上工,中午回不去,吃馒头咸菜,喝河水,晚上9点左右收工。人手不够,他又开车又扛麻袋,疲惫至极,切实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1996年秋小麦获得大丰收,40公顷地收获12.5万公斤,平均每公顷产麦3000余公斤,当年销售收入15万元,销售利润5万元。1996年又开荒90公顷,价值18万元,当年获利价值15万元,等于全部收回投入。1996年10月盖了一栋120平方米砖瓦房、500平方米水泥晒粮场、一栋工人住宅及车库,又打了一口井,修好了路。条件改善了,工人们也更有劲头了。由于海丰农场管理有方,效益好,在同行业中信誉较高。地区种子公司将海丰农场作为种子基地。1997年在地区农委和银行协助下购置了两台拖拉机和一套新农机具,耕种土地133.3公顷,其中66.7公顷为地区种子公司繁育优良品种,当年产麦子32.5万公斤,销售收入40万元,利润15万元。在1998、1999年因涝灾、早霜在大减收的情况下仍加大生产投入,至1999年末农场总投入250万元,耕种土地333.5公顷,职工30人,其中下岗职工15人,农场已初具规模。2000年1月刘勇被评为地区劳模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