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勇士”徐力群 徐力群,53岁,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志愿来大兴安岭,先后在加区二中、加区文化馆、地区文化局创评室工作。在大兴安岭的九年中,他不辞辛苦,走遍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史实,记录了大兴安岭人民、森警部队官兵的战斗生活和鄂伦春民族兄弟走向新的世纪的崭新画卷。他先后出版了《林海添翠》、《大兴安岭》和《鄂伦春民族》三本摄影画册。1991年9月,他开始了“边陲万里行”的壮举,骑摩托车对祖国的边疆进行文化考察,行程8万公里,考察了45个民族,写了100万字的笔记,拍了5万张图片。先后在北京、南昌、香港、深圳、黑河、啥尔滨、上海、泉州和俄罗斯的布拉维申斯克、丹麦、格陵兰、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举办了10余次“边陲万里行”摄影展,参观人数达10万余人。1995年,他同妻子潘蓉开始对世界北极进行人类文化考察,环北极考察了丹麦、格陵兰、挪威、瑞典、冰岛、加拿大等国家,访问了八九万爱斯基摩人,拍摄了近6万张图片,并以文化比较爱斯基摩人与中国的鄂伦春族为课题,出版了《在地球顶部》画集,对社会研究作出巨大贡献。1997年9月,徐力群准备去俄罗斯白令海峡考察的时候,小脑萎缩病魔向他袭来。这是己被美国和加拿大医生判为无可救药的绝症。然而他没有被病魔吓倒,抱着生的欲望,要与“小脑萎缩”抗争,下决心要活下去!当他在报上得悉山西杨克勤中医能医治小脑萎缩的病,抱着一线希望从加拿大飞回祖国,来到山西河津市脑神经病医院治疗。徐力群可歌可泣的壮举广为传开,深深打动了大兴安岭人民。全区人民为曾在大兴安岭工作,并从大森林里走出来这样一位坚强勇士而骄傲。为拯救这位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勇士,送去全区人民的关爱与慰问,地委派出慰问组带着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以及报社、广播电视局、文化局、爱心基金会捐赠的11 000元钱,于1月30日来到山西慰问徐力群。地委书记杜宇新从工资中拿出1000元钱送给徐力群做滋补之用。杜宇新在信中说,从报上得知他患病的消息,非常震惊。大家为他的不幸深感忧虑,也被他坚强、乐观的精神所感动、鼓舞,故乡人民更为有他这样一位文化勇士而骄傲和自豪。愿这份来自北国林海的祝愿,带给他好运。来自家乡的问候使徐力群深受感动,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走多远,我心中都存有一块最美的地方,那就是大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