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海 刘行海 1945年12月18日出生,黑龙江省穆棱县人,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高级政工师,高级中学教师,现任大兴安岭林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1969年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毕业;1970年响应党的号召来边疆建设,历任大兴安岭地区中学团委书记,加格达奇区委学习室副主任,加格达奇区三中、二中党支部副书记,大兴安岭地委组织部组织员,组织指导科科长,大兴安岭地区教委副主任,大兴安岭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学院院长等职。在多年的领导岗位上,他讲原则、讲党性,廉洁勤政,甘于奉献。把精力和美好的年华都用在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在加区教育战线工作期间,他以发展林区教育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和广大师生一起为文革后恢复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努力。他舍弃机关的优越条件,到条件艰苦的三中任职。在他主持工作的几年里,该校年年评为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单位。在地区教委工作时,他主持提出了《大兴安岭地区职工教育评估标准》,使所分管的全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第一次获得了林业部颁发的金杯奖,他撰写的《适应市场要求、发展林区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在报刊登载,并被收入《中国青年学者论文选》。1993~1995年间,他受聘为林业部《中国林业行业岗位培训制度研究》课题子课题主持人,率先组织人员完成了《大兴安岭地区岗位培训现状与要求》报告,获省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他又组织完成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岗位培训制度现状与需求报告》调研,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成果,已收编在《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第二辑,由中国人事出版社正式出版,1995年被评为《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科研成果一等奖。1996年他协同省教委对全区“普九”工作和“艺术教育”进行检查、验收。他担任电大校长和教育学院院长以后,大刀阔斧,开拓办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对地区机关公务员进行了计算机全员培训,在全省拔头筹,获省人事厅“培训结硕果,全省排头兵”之赞誉。他大力组织教研、科研活动。他组织推荐、指导的张惠老师的快速作文法,在省内外比赛连续获殊荣,同时,在全区中学推行、普及这一教研成果。他还聘任国家和省知名专家来地区培训讲学,学习“珠脑速算”,培养了国家和省目前一流的指导教师和夺得“海峡两岸”、“中日友好”——珠脑速算交流比赛好成绩的一大批小选手。他大力组织并亲自动手编写乡土教材和承担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都得到省教委肯定和表彰。他到大兴安岭林业学校担任校长职务以后,同党委一班人紧密团结全校教职员工,对内练素质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对外树形象“攀高结贵”联合办学,在中等专业学校普遍不够景气的情况下,开创了新局面,通过了省政府办学水平评估,晋升为合格学校。1997年,被地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