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寰 安家寰 1948年5月生,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学文化,高级讲师,现任大兴安岭师范学校教育科研科科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东北历史人物研究会副理事长。
1968年9月,他从北京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纳文乡哈布奇村插队,曾任生产队政治理论辅导员;1973年,选为民办教师;1982年1月,大学毕业,又重返大兴安岭,在地区师范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先后担任中文教研室主任、教务科副科长、教育科研科科长。他所教课程的讲稿多为自己撰写,其中不少个人的研究成果,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他不但教学科学、严谨、生动,而且培养学生爱乡土的感情。几十年身正行端,为人师表。从教27年,培养学生逾千人。他也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带头人,并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他甘为人梯,辅导青年教师选择科研课题,帮助修改研究论文并推荐发表,参加评奖;1990年以来,经他指导并修改的青年教师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的超过200篇。他主编校教研刊物《师道》共11期,在省内各师范学校交流,深受好评。在教育教学方面,1992年参加编写了《学练导读》,由长春出版社公开出版,1997年在安徽省《行知研究》第3期发表的《浅析陶行知后期论著的语言风格》论文,获黑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一等优秀科研成果。任1997年12月出版的百万字专著《基础教育的跨世纪思考》编委、副主编。他撰写的《中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工作管理改革初探》、《素质教育研究二题》分别发表在《大兴安岭教育》1999年第2期、2000年第3期上。他精通达斡尔语,对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北方民族历史、民俗有独到的研究。1983年以来,在《黑龙江民间文学》、《大兴安岭日报》等省、地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民俗文章、民间故事40余篇。是《北疆历史人物》系列丛书的副主编、执行主编。曾应邀到克山师专为政史专业讲授《黑龙江民俗》。两次被评为乡优秀教师。1975年,被评为“莫旗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个人”。1997年被地区直属教育单位选为加格达奇区人民代表。1998年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教师二等奖。1997年获地教委“八五期间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