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序言2

序言2



                   序  言



  当你手捧着这部定格着兴安岭人奋斗的身影、凝聚着编纂人员辛勤的汗水、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大兴安岭年鉴》2001卷时,又一个新的百年已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部装祯精美的年鉴为大兴安岭艰苦卓绝的开发建设史上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51万兴安儿女向新世纪献上的又一份厚礼!
  2000年是全区上下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的一年。我们从改革单一的林区产业结构和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机制入手,以落叶松精深加工为方向的林产工业不断壮大;以绿色食品开发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实现了新的飞跃;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改革取得实质进展。与此同时,城市建设、科技教育、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全区的“双文明”建设又结出了新的硕果。
  2000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我们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2.6亿元,比上年增长4.8%,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420元,在全省列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4.9亿元,同比增长68.9%;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0元,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增长5.5%;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3亿元,增长4.5%;林管局也一举扭转了连续多年亏损局面,我区的经济在“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又迎来了新的希望和转机。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必须尽心竭力地谋划符合我区实际的发展思路;必须始终如一地发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必须时时刻刻地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系于心头。只有目标明、思路清、作风实、干劲足,我们的工作才能岁岁有新起色,年年登新台阶。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起步之年。“天保”工程的正式启动实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资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实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入关在即,我们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只有千方百计地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在未来的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赢得各项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确保“兴企富民强区”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只有开好局、起好步,我们才能在新的世纪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辉煌业绩。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专员
                                     王忠林
                         大兴安岭林管局局长
                                200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