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200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全区人民在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年初“两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题,以“天保”工程为契机,解放思想,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在木材产量调整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全区经济仍保持了持续、稳步的发展,市场物价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 合
全区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实现了稳中求进的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初步预计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 19.4亿元,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6.6%。劳动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实施再就业
工程取得明显进展。据劳动部门统计, 截止2000年末,全区下岗职工21 963人, 2000年全区职工人数197 135人, 其中在岗职工123 146人,比上年减少43 432人,下降26.1%。
2000年全区职工工资总额80 70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同期下降2.2%,职工平均货币工资412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其中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006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8.2%。
二、农 业
2000年,全区农业以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和科技兴农力度,强化农业的科技推广和基础建设。虽然遭到了特大灾害,农业生产仍取得较好收成,全年总播种面积94 393公顷,粮豆薯总产量156 008吨。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人均收入2650元,比上年增长5.5%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单位:吨
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全区正式启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绿化工作不断加强,林业经济快速增长,2000年全区共实现林业产值24 217万元,造林面积完成26 222公顷,比上年增长62.1%,迹地更新面积完成3700公顷。
全区进一步加大畜牧业生产力度,继续推行“畜牧业丰收”计划,加强畜牧业管理,畜牧产品和产量快速增长。全区共实现畜牧业产值10 913万元,比上年增长30.7%。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表
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区共投入农用资金10 865万元,化肥施用量(折纯)3708吨,农用机械总动力达2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8%,大中型拖拉机7007台,比上年增长4.57倍,小型拖拉机5422台,比上年增长19.6%,农用载重汽车159台,比上年增长8.2 %,大中型配套农机具4168台,比上年增长5.2%。
农村非农行业发展迅速,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51 660万元,比上年增长 16.6%,营业收入达54 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完成利润201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0年,全区工业企业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抓重点、促效益,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除因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导致的木材采运行业下降外,各行业生产都好于上年,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通过积极有效的促销活动,产品销售率明显提高,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成效显著。
2000年,全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49 346万元,比上年下降2.4%,比1999年-4.7%生产速度提高了2.3个百分点。木材产量与1999年相比减少 49.9万立方米,影响产值17 835万元,拉动全区工业生产下降6.3个百分点,如扣除这个因素,全区工业生产将增长 3.9%。非国有工业快速发展。到年末国有工业实现产值174 708万元,同比下降 7.4%;非国有工业实现产值74 638万元,同比增长9.7%,比1999年非国有工业增速快 9.8个百分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见成效。2000年木材采运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8.6%,比1999年下降5.7个百分点,非木材采运业的比重则提高5.7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完成情况表
建筑业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全区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 803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国有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2 262万元,增长2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8 427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1%,其中:国有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3 44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7.7%。
四、 固定资产投资
2000年全区建设领域认真贯彻增加投入、扩大内需的政策,积极争取天保资金的投入,加强了城市化建设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全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2000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153 950万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增长74.2%,其中:森工投资 93 441万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83.0%;地方投资50 627万元,比上年增长1.3 倍;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达139 6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
按计划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23 78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更新改造投资11 147万元,比上年下降5.7%,其他投资完成10019万元,比上年减少16.4%;房地产开发投资9001万元,比上年增长40.0%。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是拉动全区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共完成投资74 931 万元,占全年投资的48.7%,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148个,比上年增长13.8%,项目建成投产率93.0%; 比上年提高10 个百分点, 竣工房屋面积119 088平方米,增长5.8倍。新增固定资产61 183万元,增长39.2% 。
五、交 通、邮 电 业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2000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0 259万元,比上年增长 21.3%,邮政业务总量完成417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区移动电话年末达36 773部,比上年增长75.1%,无线寻呼用户31 160户,比上年增长3.6%,特快专递5.4万件,增长8.2%,市内电话109 229户,增长13.1%。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区完成货运量9228千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铁路货运量5710千吨,公路货运量3518千吨。完成客运量4646千人,其中:铁路客运量3844千人,公路客运量802千人。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2000年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物价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3 4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县的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41 962万元,同比增长 5.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 4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34534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87.7%。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 868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3%。按行业分:餐饮业零售额位居各行业之首。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2 2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1.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97 4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其他行业零售额实现43 6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
城乡集贸市场商品货源非常丰富,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肉蛋禽等常年不断。全年城乡集贸成交额达59 8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
2000年消费品市场平衡运行的同时,物价指数仍呈缓慢的下降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与上年同期比涨幅下降0.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
1 居民消费价格 100.0
食品 98.3
粮食 94.2
肉禽及其制品 102.5
油脂 89.2
蛋类 86.2
水产品 100.1
鲜菜 104.3
衣着 100.2
家庭设备及用品 99.9
医疗保健用品 102.9
交通和通讯工具 95.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9.9
居住 102.9
服务项目 104.3
2 商品零售价格 99.0
3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97.0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规模有所扩大,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53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2%;其中:出口总额198万美元,进口总额5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0.3%和17.0%;实现贸易顺差143万美元,是全区历史上成绩最突出的一年。
随着全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金额快速增长,2000年,全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个,比上年同期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91万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4倍。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进入全面加速期,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2000年,全区接待旅游者3.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外国旅游者达到42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0.2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由于三个长假期的拉动,2000年全区旅游收入达12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0年,全区财政部门积极扩大财源,增收节支,努力实现预算平衡。据初步统计,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5 905万元,完成预算的107.1%;地方财政支出30 627万元,完成预算的99.4%。
金融形势比较平稳。年末全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693 029万元,比年初增加59 571万元,新增存款比上年下降30.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22 233万元,企业存款余额130 646万元,分别占各项存款余额的75.4%和18.9%,所占比重居民储蓄存款下降4.2个百分点,企业存款增长4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85 642万元,比年初增加9622万元,新增贷款比上年下降16.1%。在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占33.8%,在投向上集中支持了有效益、有市场或有望扭亏的企业,并支持了部分危困企业走出困境;新增技术改造贷款2185万元,比上年增长36.5%。全区货币净投放153 366万元,比上年下降7.6%。
2000年,全区保费收入8658万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34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6043万元。已决赔款支出1570万元,比上年下降18.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全区科技成果通过鉴定的有6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项,评出2000年科技进步奖9项。代理申请国家专利6项。2000年全区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总额达1264.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倍,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8项,实现产值 4835.0万元,创利税977.0万元。
各类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2000年全区中等教育招生301人,比上年增长27.0%,在校生881人,比上年下降47.3%;技工学校招生212人,比上年下降6.6%,在校生438人,比上年下降36.6%;职业中学招生340人,比上年增长43.5%,在校生707人,比上年增 长3.2%;普通中学招生8990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高中招生1993人,比上年增长 4.7%, 在校生5534人,比上年增长9.7 %,高中毕业生会考通过率达到95%;初中招生6997人,比上年下降 5.8%,在校生18368人,比上年增长5.8%;小学招生6644人,比上年下降7.0%;小学在校生44 887人,比上年下降3.0%;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为99.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0年末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个,演出63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图书馆7个,共藏书32.0万册。广播电台1座,电台节目制作927小时,广播覆盖率84.61%,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 54座,电视节目制作 212小时,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54座,电视覆盖率99.85%;2000年全年共出版发行报纸29.3 万份。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00年末全区医院、门诊所等各种卫生机构212个,拥有病床2238张,专业技术人员3246人,其中医师(含中医师)1506人,护师、护士105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2000年参加省级以上青少年比赛中,共获得奖牌14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7枚。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2000年全区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监测站 5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6个,总投资225.7万元。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0年是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3.6%,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3512元,增长7.7%,城镇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38.7%,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均居住面积7.8平方米。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 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据将通过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