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行署农业工作办公室 (农业局)工作

综述



  [综述] 行署农业工作办公室是1996年 3月建立的综合协调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前身是行署农业委员会。行署农业工作办公室与行署农业局合署办公。并与省政府职能厅局紧密衔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成上级职能厅局和行署交办各项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各项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办公室有行政科室 9个,事业站所5个。 行政编制26个、事业编制64个。有正处级干部3名、副处级干部4名;正、副科级干部36名;科技人员5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23名。自成立起,积极组织农业开发工作,加强对开发区规范化管理。通过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规模成倍增长,到2000年全区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分别为150万亩和140万亩,比1995年增长1.24倍和1.5倍; 粮豆薯总产1.56亿公斤,比1995年增长1.4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亿公斤,比1995年增长2.08倍。绿色食品面积43.3万亩,有 4家企业、10个产品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有10.5万亩耕地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组织认证;肉、蛋产量8039吨、 3510吨,分别比1995年增长238%和31%;水产品总量1000吨,比1995年增长42.8%;黑木耳人工栽培年生产总量400万公斤,年创产值 1.6亿元。乡镇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全区乡镇企业产值5.2亿元, 比1995年增加1.7亿元,增长48.6%。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九五”期间,重点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形成脱毒种薯和马铃薯加工两个产业化体系,脱毒微型薯生产能力达500万粒, 已具备带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30亩种薯基地能力;建成加格达奇、呼玛两个马铃薯加工厂, 形成年加工精淀粉4万吨能力,带动区内原料薯基地20万亩。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比1995年增加986元,增长59.2%,年均递增9.7%,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属于上游水平。       (张 云 刘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