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德育“五化”模式

德育“五化”模式



  [德育“五化”模式] 大兴安岭地区创造性地实行德育“五化”模式。地区教委依据德育大纲和纲要,制定不同年级的教育内容,形成梯次化序列德育内容体系,融入大兴安岭精神,增强教育内容时代性和地方特点。制定《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地区多数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举办讲座、心理咨询、热线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增强德育环境育人功能,继续开展“德育十有”建设活动,绝大多数学校设置醒目的教育方针、 “三风”; 一徽五旗、名人画像、板报橱窗、校园广播、业余党(团)校、“两图”、“两规范”等德育硬件设施,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处角落都育人。为实现德育管理的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中学“德育五评”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五评”内容和操作办法,并在小学全部实行鼓励性评语基础上,制定小学德育“五评”办法,建立起发展性科学评价学生的制度。德育活动形式坚持学生喜闻见乐的原则。大兴安岭地区构建的德育“五化”模式经验在教育部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刊发。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张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