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
【综 述】 2002年,全区信访工作以控制集体访、越级访,稳定缠访,推进信访质量年活动加强信访基础建设为重点,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546件次,比上年同期9855件次下降了23.43%,发生群众集体上访190批5603人次,比上年同期224批6984人次分别下降了15.17%和19.77%,其中地区接待87批2817人次,占集体访总量的50.27%,比上年同期115批 2463人次,批次下降了32.17%。全区发生个人京访19人次,与上年同期21人次下降1.1%,发生省访42人次,比上年同期46人次下降%。解决信访中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1群众信访事项得到妥善处理。信访“三总量”(信访总量、越级访总量、集体访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加大工作指导和反映情况的力度;拓宽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及时解决处理了一大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导重视,对信访工作实行重奖和处罚,通过大量工作及时化解许多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全国“两会”、省九届党代会、全国森防现场会、全省小城镇建设大兴安岭现场会和党的十六大等六个重要会议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上访群众冲击会议事件。 (孙晓平)
【分级负责制】 按照信访工作“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对一负责,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全面贯彻地委、行署、林管局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全年两次召开各县区及县级企业信访办主任工作会议对信访问题“抓早、抓小、抓了”,一件事抓出头,一本经念到底,明确责任,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使许多信访问题在本部门、本地区得到解决。 (孙晓平)
【信访领导工作责任制】 重新修订《领导信访值班和接待日制度》,由原来的每月领导接待上访群众一次,变为每月二次,县区由每月两次增加到四次。为提高领导接待日效率,两级信访办组织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工作,筛选案源和领导预约接访,及时将突出问题提供给领导,加速了重大信访问题和疑难信访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规范《预约登记表》、《领导信访值班通知单》、《接待日登记表》和《接待记录》等各项工作程序。 (孙晓平)
【信访督查】 专设一名副处级和一名正科级干部负责督查工作。督查的重点是对省信访办交办的越级进京到省集体访、越级进京重访以及上级和领导交办的信访事项全部列入“一案三查”范围,并按要求上报结果。严肃信访工作纪律,对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态度消极、敷衍搪塞、应付的领导干部,追究其工作责任。(孙晓平)
【信访工作质量年活动】 2002年全省开展信访工作质量年活动。地区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开展信访工作质量年活动方案》,提出超前预测,做好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把好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第一关;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苗头性群体矛盾和集体访的排查工作,掌握信访动向和不稳定因素,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提前介入,超前工作,使矛盾早发现、早处理、早稳定;积极收集反馈人民建议和信访信息,为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信息支撑。(孙晓平)
【信访首问责任制】 明确了信访工作首问人的职责和因工作不利造成后果应追究的责任。第一接访人应认真耐心地听取上访群众的陈述,详细、准确地做好记录,针对来访群众反映问题的性质及职责权限,可以直接答复或立案处理,直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信访工作首问责任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工作目标和信访工作目标责任追究制度进行重点管理,目标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之一。各级信访部门对首问责任制制度的执行负有检查、指导、督办、考核、通报的职权。对实行信访工作首问责任追究制度成绩优异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由本级或上级机关根据贡献大小,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 (孙晓平)
【人民建议】 全年征集人民建议294件,经筛选向地区领导和省征集办提供 30件,地区领导批示20件,其中《应改进职工医保核销办法》、《公路应设置行驶路标》等建议被地区有关部门采纳已见成效。 (孙晓平)
【信访信息】 全年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76件,整理编发49期,省信访办采用1件,地区领导批示18期,一些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信息渠道反映给领导,使问题得到解决。如:个体浴池除尘设备不符合标准,污染环境问题;居民楼练歌厅扰民问题;进入取暖期不及时供暖问题等都得到地区主要领导的批示,使问题很快得到及时治理和解决。 (孙晓平)
【信访基础建设】 加大信访法律、 法规的宣传,将 《黑龙江省人民逐级上访须知》、《大兴安岭地区信访办公室、地林直有关单位接访路引》、《黑龙江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规定》等制成展板上墙,使上访群众了解相关知识,减少上访盲目性和无序性;开展“素质工程”教育活动,要求全区信访部门和信访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窗口形象,打造文字综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办事协调能力;发扬当日事、当日毕的雷厉风行作风;塑造任劳任怨、拼搏不息的精神,强化争先创优意识;对科室实行工作目标评分考核,对工作任务、责任、目标及质量要求进行量化、细化和百分考核,健全、完善二十几项工作制度,形成“表格成册无散页、记录上墙便民知”的基础工作新局面。 (孙晓平)
【目标管理】 完善考核办法,地区信访领导小组重新研究修订了全区信访工作管理方案,制定了《2002年县区(县级企业)信访工作目标责任状》和《2002年地林直信访工作目标责任状》;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2002年信访工作目标考核评比办法》及《2002年县区(县级企业),地林直单位信访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和处罚实施方案》。对县区考核上突出信访“两就地”问题,对地林直突出 “归口办理”问题,目标考核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02年在地委常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通报了全区信访工作情况,对考核优胜单位进行奖励,对未达标单位通报批评。 (孙晓平)
【专员信访电话】 受理群众话访事项267件,电话交办134件,直接答复 113件,发函交办16件,呈送专员4件,交办事项办结率为100%。二级网络单位受理群众话访事项119件,减少了集体访和重复访的发生,充分发挥了专员信访电话方便快捷的作用。呼玛县白银纳乡白银纳村付常权来电话反映:1996年至1998年该村林地500亩分别以3年期,每年 2万元转包给十八站防火办吴浴和房永一等,村干部自家使用,接到电话后,地办对呼玛县进行交办,仅用十天时间就得到解决,话访人对专员信访电话的办事效率十分满意。 (孙晓平)
【信访信息联络员】 发挥老干部在信访工作中的智囊作用,聘请六名老干部为信访信息联络员。被聘请的信访信息联络员的主要职责是发挥好三个作用:智囊和信息联络作用,围绕社会生产、生活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意见、建议,为地委、行署、林管局决策提供依据;导向作用,向群众宣传《信访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群众了解正常的信访渠道,遵守信访秩序,使群众依法有序地进行信访活动;监督作用,对各部门信访工作实施检查监督,督促各单位认真执行信访工作制度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孙晓平)
【党政主要领导信访值班】 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信访值班,加速了疑难、重大信访问题的解决。岭南农业开发区部分农户的上访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他们所提出的办理土地使用证问题,是现行国家林业政策所不允许的,因而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为此曾多次缠访,矛盾一度十分激烈。2002年12月23日,地委书记杨喜军同志到地区信访办信访值班,预约接待了上访农户。经过地委书记亲自接待,摆事实、讲道理和耐心细致的政策解释,使一度紧张的信访矛盾得到缓解。10月29日,行署专员王忠林与行署秘书长郑宝满到地区信访办接待上访群众,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对信访工作提出要求。 (孙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