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工作
妇女工作
妇女工作
【综 述】 2002年各级妇联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上寻求妇女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在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工作中,叫响妇女特色。实施科技培训计划、畜牧兴家计划、示范基地计划、巾帼扶贫计划、“三八绿色工程”计划、“巾帼社区服务工程”计划,努力发挥“半边天”作用。以“展示兴安巾帼丰采,树新时期女性形象”为主题,全面选树优秀妇女典型,形成优秀妇女典型群体。引进竞争机制,重点抓好乡(镇)、村、街道、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开展“爱心献春蕾”活动,动员全社会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地区妇联被全国妇联和全国普法办评为“新婚姻法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被省“双学双比”领导小组评为省“双学双比”先进协调组织;被省妇联评为“救助千名春蕾女童‘六一’行动”最佳组织奖;被省妇联、省教育厅授予“全省优秀家长学校”;被省妇联评为全省“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先进集体;10人次受到国家及省、地的表彰奖励。理论文章和信息被国家、省、地级刊物采用72篇。《龙江妇女》第10期上以《甘为拓荒牛,垦植兴安绿》为题报道了大兴安岭地区妇联工作经验。 (赵玉清)
【科技培训】 实施“万名农家女,十项新技术”培训计划。在第十四届“科普之冬”活动中,全区各级妇联组织积极配合农委、科协、科技与信息产业局、劳动局等部门举办 126期培训班,培训妇女2.1万人次,推广、普及实用技术28项,推广新技术4项、新品种 9个。送科技下乡18次,发放科普资料75种483份。组织全区 63名妇女科技致富骨干,参加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培训,学习马铃薯、亚麻、北药、青贮玉米饲料等作物种植及牛、羊、猪、獭兔等养殖技术。塔河县妇联与农委、科委等部门举办 4期采集中草药培训班,并与鑫源北药公司协商敞开收购全县妇女采集的药材,拓宽药源,增加妇女收入。呼玛县妇联依托各乡镇农业技术学校,针对农村妇女的不同家庭状况和各自的不同需求采取分级、分项、分类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培养了生态养殖大户王伟慧、种植女状元刘笑玲等一批有较高文化程度、掌握较先进的“种、养、加”生产技术的高层次农村妇女技术骨干队伍和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要求的科技致富带头人。 (赵玉清)
【畜牧兴家】 开展“争当十大养殖女状元,百家养殖大户”竞赛活动,积极培养、扶持养殖大户,为“龙头”户挂牌,建“畜牧兴家”示范基地。塔河县“獭兔养殖基地”,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种兔2000多只,聘请 1名高级畜牧师,2名中级畜牧师。100多名妇女走上了致富路。塔河县依西肯乡妇联积极配合乡政府组织妇女饲养“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优质肉牛,人均养殖业收入达到1500元,畜牧业成为全乡经济的“半壁江山”。呼玛县荣边乡妇代会主任杨玉杰带领本村妇女发展养殖业,县、镇两级妇联帮助协调解决2万元贷款。
(赵玉清)
【示范基地】 结合生态示范区发展战略,建立漠河县“旅游观赏农业基地”、西林吉镇“特色花卉培植基地”、呼玛县、加区“马铃薯示范基地”、加区白桦乡“新、奇、特”示范基地和科学种植技术指导站、塔河县“桦树皮制品示范基地”、松岭区“黑木耳养植基地”等9个特色示范基地。在种植、养殖大户中选树 40名地级科技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女状元,其中6名同志荣获省级“科技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女状元”。 (赵玉清)
【巾帼扶贫】 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十五”期间“巾帼扶贫”活动计划》,为已登记的贫困妇女与科技致富女状元、女企业家、女劳模、女科技人员牵线搭桥,结帮扶对子,实施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全区已协调 147名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地区妇联与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开发桦树皮制品项目,扶持30多户鄂族贫困户,被帮扶的贫困家庭年增收千余元,鄂族妇女戈彩萍仅制桦树皮制品一项年收入超万元,与河北一家艺术品公司签订了桦树皮制品长年供货合同。为使该项目帮助更多的贫困妇女,地区妇联积极扩大销售, 6月,地区妇联带着一百多件各类产品参加了第十三届哈洽会,产品供不应求。呼中区妇联召开“致富女能手与贫困妇女结对会”,结成了25对帮扶对子。妇联干部与31名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 (赵玉清)
【“三八绿色工程”】 地区妇联与地区营林局联合实 施《大兴安岭地区 “十五”期间“三八绿色工程”活动规划》,组织全区妇女积极参与“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上半年,抢在春季造林之前争取到一块面积达 500亩的“三八”林基地,全体职工放弃“五一”长假休息,组织300多人栽植2万多株云杉松,并建立了永久性标牌,《大兴安岭日报》以醒目的标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漠河县妇联建立“三八白桦林”基地,栽植千余株白桦树。松岭区妇联在已建立的2300亩“三八林基地”的基础上,又争取了一块 200亩的“三八绿色工程”基地,完成了1.4万株苗木的栽植任务,创收5000多元。 (赵玉清)
【“巾帼社区服务工程”】 积极介入社区建设,找准开展社区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加区为试点,在新组建的60个社区中建立了社区妇代会,区级家政服务中心。成立了 3个家政服务站,132个服务网点,156个家政服务小组,开展了小饭桌、小家托、小早点、小工艺、小杂修和保姆计时工作站、小商品零售站、小区环保站、爱心护理站、家庭服务代办站等36项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安置下岗职工 500多名。加区红旗街道成立社区服务中心后,妇代会主任关雅静率先成立信息服务站,开展全方位中介服务。 (赵玉清)
【思想教育】 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和配合各有关部门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传播先进文化,普及法律知识,完善社区服务,提高市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思想教育活动。在社区组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地区妇联在加区的阳光小区建立了全区第一个“五好文明家庭示范小区”。小区内设立了“妇女活动中心”,地区妇联购买了新图书,建立了“妇女读书角”。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关心小家爱大家,共育社区文明花”为主要内容的“四进社区”、以“科学补碘,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消除碘缺乏病活动、以“寄家书、邮乡音、唤亲情、爱祖国”为主要内容的帮教转化妇女“法轮功”习练者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赵玉清)
【防火宣传】 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森林防火知识”书画展。把森林防火教育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搞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作为评选“五好文明家庭”的条件之一,并积极开展“防火知识进万家”活动。在“五六”大火反思日期间,妇联组织在新世纪广场设立防火宣传台,散发防火传单1000余份。 (赵玉清)
【典型群体“选树”】 以“展示兴安巾帼风采,树新时期女性形象”为主题,全面选树优秀妇女典型。“三八”节期间召开表彰奖励大会,表彰“三八”红旗手(标兵),“三八”红旗集体,“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巾帼文明示范岗”,并以专题报道或专版的形式在电视台、大兴安岭日报、电台刊、播。结合广场文化活动,举办“迎庆十六大、展巾帼风采”时装大赛,11个代表队参加。 (赵玉清)
【基层组织建设】 重点抓好乡(镇)、村、街道、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下发《2002年妇女工作百分考核实施方案》,对各(县)区妇联组织进行严细认真的考核,对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松岭区小扬气镇、劲松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妇代会主任,新上任的妇代会主任都具有中专以上文凭,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新上任的妇代会主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赵玉清)
【调查研究】 结合加入世贸组织给妇女工作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女性需求的多元化现状,开展妇女基本理论研究,为开创妇女运动的新局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8月份, 地区妇联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加区对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妇女维权等工作进行调研,并在全区各级妇联组织中开展妇女基本理论研究评选活动,评选出6篇最佳优秀调研文章,13篇优秀调研文章。 (赵玉清)
【“维权月”活动】 结合《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十周年,开展“维权月”活动。地区妇联会同司法局、团地委在加区新世纪广场举行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单,为群众答疑解惑。地区妇联主席就妇女在政治、劳动、教育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有关内容接受《大兴安岭报》记者专访。会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大兴安岭地区家庭暴力验伤鉴定中心,负责受理妇女在家庭暴力事件中致伤情况的鉴定,鉴定中心设在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维权活动月期间,全区共设立咨询台10处,发放宣传单12 000份,接待咨询百余人。 (赵玉清)
【救助贫困女童】 “六一”儿童节期间地区妇联举行“救助贫困女童对接仪式”。地区移动通讯分公司、通信公司、邮政局三家企业共出资21 600元,资助加区9所小学的 36名贫困女童上学;地区妇联全体工作人员每月从工资中拿出 5元钱,资助加区加北乡幸福小学学生吕海红同学,帮助她完成小学到中学的学业;呼玛县妇联开展“乡里乡亲手拉手”救助活动,县内12名贫困女童得到救助;松岭区教育系统妇委会的2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学期为贫困生每人资助200元,区教委为21名贫困生免去学杂费直至初中毕业。 (赵玉清)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重新调整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并于2002年 1月11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讨论修改并出台了 《大兴安岭地区妇女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和《大兴安岭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 (赵玉清)
【信访目标责任制】 制定下发《大兴安岭地区妇联系统信访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对全区妇联系统信访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倾听妇女呼声,征集人民建议,反馈信访信息,做好妇女来信来访,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向省妇联上报人民建议6件,信访信息7件。接待来访69件,结案率100%。 (赵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