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产品经销林木产品经销 【综 述】 2002年,林木产品经销总公司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指导全区木材经销调运、贮木场管理,坚持“在价格上管活,在运输上管死,在贮木场管细”的原则,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深化贮木场改革,积极开拓市场,狠抓木材价格管理、销售运输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取得木材价格提高、林木产品经销调运、贮木管理全面发展的好成绩。全年累计经销调运木材 43 027车,266 3141立方米,完成计划的69.24%,其中:原木完成33855车,217 0501立方米,占已销售总数的81.5%,完成计划的74.88%。 (李江宁)
【木材价格】 2002年,木材综合平均售价实现467.42元/立方米,比2001年同期提高56.06元/立方米。 (李江宁)
【库 存】 截止年末,全管局原木库存 932 308立方米,占库存总量的70.01%,其中:优质原木占51.25%,普通原木占23.50%,坑木占16.13%,造纸材占9.12%。 (李江宁)
【销售管理】 2002年,全区经销调运战线加强市场调研力度,林木产品经销总公司组成调研组,对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及西部地区,开展市场需求结构、销售行情及未来走势的调研。深入销区推销木材,不断开拓新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各林业局组织销售人员开展木材市场调查和推销木材的活动,并派专人赴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及时了解进口材情况。林管局把掌握木材市场信息作为工作重点,多层次、多角度收集和整理市场信息,为合理调整营销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在对市场信息进行提炼的基础上,从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强化信息对销售行业促销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抓好网上促销,提高大兴安岭地区产品的知名度,扩大销售,提高售价。 (李江宁)
【木材价格管理】 2002年,全区木材售价在2001年的基础上继续上升,取得突破性进展,原木平均售价实现452.64/元立方米,比2001年同期提高48.07元/立方米。 (李江宁)
【运输管理】 协调林铁关系,严格运输总量和销售总量管理。2002年,林木产品经销总公司严格按着林管局年度木材销售计划,实行总公司与资源部门联合办公、公开批办运输计划制度,并加入铁路部门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利用微机联网批办木材运输计划。坚持管严不管死的原则,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与铁路部门沟通,随时批办运输计划。提高销售运输的统计调度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协调林铁关系,努力增加运量。针对2002年初铁路运力明显不足的实际,林木产品经销总公司多次到哈尔滨铁路局和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汇报大兴安岭运输情况,请求增加运量。林木产品经销总公司与分局运输处、货物处等部门保持经常联系,反映地区的运输情况,保证铁路运输正常运行。 (李江宁)
【贮木管理】 以木材市场为依托,做好原木产品结构调整,坚持合理造材,达到提高木材售价的目的。修订原木企业标准,根据“天保”工程的实施和全区森林资源质量逐渐下降,木材产量减少等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经广泛征求用户和生产单位意见,对《原木三项企业标准》进行修订,于2002年10月 1日实施。九月印发《全区贮木场产品结构调整方案》,为冬季木材生产期间产品质量的提高,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打好基础。各局在本局产品结构方案框架下,进一步加大合理造材工作力度。坚持合理量、造材,实行墩根去腐,先墩根后量材“跟锯量材法”,按照优先造订制材、特、优材、长材和高价材的原则,做到优先材不劣造,长材不短造,坏材不带好材,提高了经济效益。 全年经济材比重达到89.8%,比计划提高9.8%,多生产经济材21万立方米。 (李江宁)
【人员培训】 印发《关于开展2002年度全区木材检验员培训、考核和定级的通知》,明确要求各林业局利用生产淡季对木材检验员进行培训,没有进行检验员培训的不予考核定级。各局场培训木材检验员2130人次。全区共考核定级木材检验员337人。 (李江宁)
【质量管理】 2002年度全区原木产口质量综合合格率达99.3%,比计划提高0.8%。
(李江宁)
【贮木场管理体制改革】 全区撤并贮木场 2个,新林林业局的五个贮木场全部变成林业局直接领导的科级贮木场。呼中林业局三个归林场管理的报帐制副科级贮木场变成由林业局直接领导的科级贮木场。 (李江宁)
【激励机制】 为促进合理造材、选材,避免优材劣造、长材短造、坏材带好材,最大限度地提高优质高价材出材率,在贮木场经营管理上,各林业局继续坚持实行激励机制,西林吉林业局实行《产销一体化承包经营方案》,图强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优质优酬滚动成本法》,阿木尔林业局实行《林场、贮木场木材市场化经营管理方案》,塔河林业局实行《优质优酬滚动成本法》,收效显著。 (李江宁)
【微机管理】 全区贮木系统采取得力措施,克服困难,较好地完成贮木微机管理工作。全区贮木系统基本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 (李江宁)
【贮木场商品化管理】 各贮木场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商品化管理和文明生产。制定《贮木场商品化管理办法》,由场级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对楞区定期不定期进行商品化管理检查,作到清选清归,四清一化,清装外运。严把归楞质量关,在冬运生产期间采取评比竞赛方法,保证了清、正、平、直、高的归楞要求。坚持“三无”作业,对各机组辖区的散乱材、积杂物清理不及时的进行处罚,做到场区楞区无散乱材、无积杂物、无选材剩余物、实现了文明生产。 (李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