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计
行政审计
行政审计
【综 述】 2002年,大兴安岭地区两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朱镕基总理关于“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指示和“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按照年初地委常委(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拓宽审计领域,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为维护、规范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审计 185个项目,比年初预定140个审计项目超额32%。查出违纪违规资金3545.3万元,其中指明纠正2902万元,已归还原渠道378.9万元,上缴财政179万元,已调帐处理74万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 4万元。实施处罚7万余元。在提交的审计报告中被行署领导批示的有4篇。编发《审计简报》62期,被国家和审计署采用1篇、黑龙江省审计厅采用7篇、地委和行署采 7用篇,提升了审计质量的可信度和审计工作的社会信誉。 (苑玉强)
【审计管理】 有效地保证审计质量,保证对每项审计结果都能客观、公正,在2001年末机构改革中恢复加强法制审理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充实管理目标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审计管理。凡是列入计划的审计项目,都必须首先编制审计程序流程图,要求参审人员明确任务,运作规范和承担的责任,实行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先后制定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审计局2002年行政执法责任及考评方案》、《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审计局2002年“四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审计局2002年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工作方案》和《审计复核制度》、《审计听证制度》、《重大审计处罚备案制度》及《审计执法过程追究制度》,为规范审计、依法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苑玉强)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继续坚持把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政府审计永恒的主题和第一位的任务,坚持以审计预算批准的时效性、预留预算指标是否公开、透明、合理,有无擅自调整预算,改变预算批准的行为等为重点,先后对15个单位进行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适时提出解决财政分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行署和县、区人民政府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服务。 (苑玉强)
【“收支两条线”专项审计】 全区两级审计机关重点抓了中、小学校的“收支两条线”专项审计,先后调集102人次的审计人员对呼玛县4所中小学、漠河乡中心校、塔河开库康乡学校、十八站乡中心校、加区一中、四中共9个单位进行了审计,提出审计报告份,审计建议6份,都被审计单位采纳,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减轻了群众负担。 (苑玉强)
【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 以摸清国债资金底数和投放情况,为行署正确运用外债资金提供决策服务;监督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查处截留、挪用、挤占国债资金的相关责任人及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滞留拨付国债专用资金情况和违反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规范问题为目标,先后对2001年度加格达奇区市政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和加漠公路开工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1998至2002年度国债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苑玉强)
【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地委、行署关于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组织办法》、《2002年全区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工作方案》、《大兴安岭地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全年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60项。其中地本级26项。全区共查处违规资金3118万元。在被审的地本级单位查出违规资金416万元,已收缴8万元,纠正 151万元。通过严肃的经济责任审计,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推动了全区的党风廉政建设。 (苑玉强)
【其他审计】 根据2002年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与省厅要求,开展了对全区30余名县处级以下党政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加强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开展“政府采购审计”调查;对加格达奇区“七路一桥”共 8个市政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审计资金为3589万元。对呼玛县和加格达奇区2001年度与行署签订的目标责任执行情况进行了兑现审计,提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苑玉强)
【队伍建设】 在全区审计系统开展“树审计行业新风,为经济建设服务”活动,先后制定了《政务公开方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审计纪律的规定>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规范审计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针对新成员增多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的业务培训,上半年举办了WTO知识和微机人员培训班,8月下旬又从东北林业大学请来教授授课,进行了为期20天的业务强化培训,11月又从省厅请来两位专家讲授审计业务软件操作程序。12月又派出20余人到省里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了全体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进一步实施“审计精品”工程奠定了基础。 (苑玉强)
【信息化建设】 按照黑龙江省审计厅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金审”工程的实施,成立专门机构,行署审计局在全省审计系统率先建立了网络信息审计科,充实了 2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在上半年完成了局内局域网的联网工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次购入15台高档计算机,使大兴安岭地区审计信息化进程走在了全省审计系统的前列,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省厅的高度评价。 (苑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