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地税征管

地税征管

地税征管



  【综 述】 2002年,全区地税系统在地委、行署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大力开展“推进依法治税年”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查处了一批假停业、假申报业户,严厉打击了偷抗税违法行为,全年共完成税费收入1.73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 8005万元,为年计划的109.7%,同比增长9.8%,增收712万元;社保费收入9376万元,比上年增收 3575万元,征缴率均达到100%。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强化“两权”监督,进一步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加大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在2002年“双评”活动中,全区地税系统取得了“最佳单位”的好成绩,加格达奇区、新林区和松岭区地税局荣获所在地第 1名,地局机关和呼玛县、塔河县、呼中区地税局获得所在地第2名。 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创建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新林区地税局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加格达奇区地税局和呼玛县地税局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地区局机关、呼中区地税局、漠河县地税局、松岭区地税局、塔河县地税局晋升为“地级文明单位标兵”。
                                     (矫森田)
  【组织收入措施】 根据全国及全省税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大兴安岭地区实际,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组织税收。层层分解税收计划,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奖惩,严格考核,实行月、季、年度奖评制度。强化征管力度,严格办税制度,堵塞漏洞,挖掘税源潜力。对征收难度大、易流失的难点税种、零散税收和偏远地区,及时加大征管,防止税收流失。抓住影响收入的关键环节,认真开展税源调查,有针对性地强化组织收入工作。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创造一个有利的办税环境。       (矫森田)
  【地税收入】 2002年全区地税收入总体上升,各单项税种收入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增有减。年初,地委、行署以及各县、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大规模城镇改造建设,使得本年建筑业营业税收入大幅度增加,到12月末,建筑安装业营业税收入 673万元,同比增长24.8%,增收134万元。同时对基础建设的大量投入也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截止到12月末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收入541万元,同比增长41.1%,增收 157万元。征收管理加强,年初以来,对重点税源、重点品目派专人管理。全区非木产业不断壮大,打破了单一的林业经济格局。收入增加受森工企业木材产量调减的影响,减少税收收入1000多万元。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生态型经济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全区工业产品外运困难,产销衔接状况不良,许多中小企业,信誉等级相对较低,缺少名、优、特、新产品,品牌效益差,地方产品不能形成合力占领市场,使单项税种收入减少。                       (矫森田)
  【征管基础建设】 4至6月,在塔河县地税局开展征管基础建设试点,组成由征管、政工、信息、社保、人事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征管质量推进工作组,先后为塔河县地税局制定了各项征管流程、岗位责任制、奖惩办法等23项工作制度,使塔河县地税局的征管工作成效显著,个体工商业户的各项征管质量大幅度提高:登记率96.39%,申报率95.08%, 逾期申报率4.92%,逾期申报处罚率91.4%,税种齐全率93.22%,资料完整率94.1%,漏征率9.84%,漏管率4.91%。
                                     (矫森田)
  【征管质量考核】 设立了登记率、申报率、申报准确率、立案率、案件查处率等征管指标。各级地税机关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认真落实,并针对各自不同的管理模式,以点带面推广征收管理先进经验,规范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程序,实行划片管理等各种形式,提高了全区征管质量,在年终工作目标考核时,加格达奇区地税局、新林区地税局、塔河县地税局、漠河县地税局、松岭区地税局都进入超标档次,呼玛县地税局和呼中区地税局达标。
                                     (矫森田)
  【发票管理】 全区共抽调综合业务部门和稽查部门的人员48人,分成18个检查组,分别由各县区主管业务副局长带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检查,抽查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业户 112户,其中,国有企业93户,集体企业13户,个体工商业户2户,其他行业4户。经过检查发现有外来作废发票入帐、不按要求取得发票、发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有关问题的 8户,查补税款1847.60元,罚款23500.00元。                           (矫森田)
  【流转税管理】 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金融企业应收未收利息核算办法的通知》精神,2002年度报经省局审批,为各金融企业应冲减2000年底以前已纳税应收未收银行贷款利息11709 667.00元。入库工农业税40 224千元,占年度计划 37 892千元的106.15%,在《涉外税收审计规程》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通过专项检查抓落实。共入库涉外税收199千元,其中,城市房地产税19千元、印花税3千元、车船牌照税1千元、个人所得税18千元、涉外营业税 158千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对文化事业建设费实行了计划管理,年初根据费源情况将征收任务层层分解,并决定将其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由于措施得力,年内共组织入库文化事业建设费9.6万元,是2001年同期 5.3万元的181.13%,创历史最好水平,受到省局的好评。                                 (矫森田)
  【地方“八税一费”管理】 年初,召开“八税一费”管理工作会议,成立了以翟广怀为组长的“八税一费”领导小组,制定了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全年共完成地方“八税一费”27 434千元,比2001年同期增收1726千元。             (矫森田)
  【税务执法】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执法监督领导小组,明确了地局法规科和县区局综合股为专门法制机构,并组织 310名干部参加税收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建立了执法责任、执法公示、案件选案和审理、听证、复议、应诉、执法检查、备案备查 8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税收执法监督制度体系,并成立了相应的税务稽查选案委员会,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和税务行政复议等机构,明确了税收执法监督的对象、范围、形式和程序;严格考核,落实责任,保证税收执法监督落到实处,深入基层调查,听取纳税人和社会各界意见,调阅税收稽查档案,对各县区局执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提高两级地税机关依法行政的自觉性。通过税收执法检查及有效的整改工作,进一步改善全区税收执法环境,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依法治税工作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矫森田)
  【税务稽查】 按省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税,规范和整顿税收秩序,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要求,对确定的稽查对象均按时进行了检查。共检查纳税企业3060户,查补税款489万元,加收滞纳金27万元,罚款127万元。加大税务违法举报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推进税务违法举报案件工作规范化管理,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的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全区共设置 8个举报中心,设立专门举报奖励基金账户,对举报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全年共受理举报案件20件,查处20件,其中,国有企业5件、集体企业1件、私营企业1件、个体经营 13件。查补税款4万元,罚款1万元。在集贸市场税收整治过程中,以清理整顿漏征漏管户为重点,与工商局、国税局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在商场管理方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稽查员实行“划片管理”,明确责任,把漏征漏管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加大对隐瞒收入、虚假申报等偷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清理逾期未申报的业户,对拒不缴税的商贩进行严肃处理。对全区集贸市场个体工商业户纳税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共检查1500户,检查面68%,发现问题户364户,查补入库税款6万元,罚款1万元,收滞纳金1万元。                  (矫森田)
  【信息化建设】 紧紧围绕“依靠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征管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领导决策水平,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这一工作目标,全区地税系统共举办了3期计算机操作培训班,参加培训的310名干部全部合格,占全区地税干部总数的98%。所属3县4区地税局均已使用全省统一的税收管理软件,占所有征收单位的100%,所辖8300个纳税户均已纳入计算机管理,在系统各功能模块应用方面已全面启动,原先需要人工干预的工作,通过计算机都能体现出来。广泛采用IC卡申报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减轻了由于“增业务(个体业务移交和社保费征收)不增人”的压力。各模块的功能涵盖了所有税收业务,尤其是登记、申报、会统、票证、稽查、发票等模块,对税收的各环节做到了全面监控。数据集中处理,方便了各部门的信息查询,增强了对工作的指导;强调了稽查重点,加大了稽查力度。电子报税管理增强了公开办税的透明度,有效地防止了不廉政行为。         (矫森田)
  【税收宣传】 坚持把税收宣传的着力点放在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上。每月开展一项税收宣传活动,拓宽了税收宣传范围。重新整理编印了《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开展了送优惠政策到机关、进厂矿、下乡村活动,克服了过去税收宣传只重城镇,忽视农村的现象。在《大兴安岭日报》开辟了专栏,大力宣传税收政策法规,给纳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漠河县地税局有针对性地举办税收法规培训班,使税收宣传更具实际意义。在纪念党的生日,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期间,全区地税系统在加格达奇新世纪广场举办专场地方税收文艺演出。把税收宣传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各局把日常税收宣传工作方案,层层分解,做到月月有活动,人人有任务,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纳税户,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加格达奇地税局为方便老弱病残纳税人,税务干部亲自登门讲解税收政策,办理税务登记、结缴税款。新林区地税局为老弱病残纳税人和下岗职工开辟“绿色通道”,积极送优惠政策上门,并与下岗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扶贫解困。年内在中国税务报、黑龙江日报、纳税向导杂志以及大兴安岭日报、地区电视台、电台等宣传媒体上先后发稿447篇。   (矫森田)
  【推进依法治税年活动】 全区各级地税部门都把“推进依法治税年”活动列入税收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及实施步骤,落实组织领导机构,成立活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和科室配合抓,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通过不断学习和思想动员,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全体地税干部参与推进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组织研究、查找税收执法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岗位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加大了税收执法监督工作的力度。推动了全区地税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矫森田)
  【预防职务犯罪】 全年狠抓了利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实施职务犯罪的易发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税收执法各环节和行政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制定监督制约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两权”监督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组统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注重监督检查,对各县、区局采取重点抽查、日常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进行监督。与检察院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全系统聘请230名特邀监察员,设立8部举报电话,在各局推行了政务公开,形成社会监督网络,使地税干部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矫森田)
  【干部培训】 举办了 2期办公自动化培训班,对局机关的全体干部职工及各县区局的网络管理员、业务骨干计 260名干部进行了培训,使受训人员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性能,以及网络的简单维护知识,为在全区地税系统推行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办公奠定了基础。举办了一期财务软件培训班,使全系统的财务人员熟练地掌握了财务软件的使用和管理,为同省局实现财务系统远程对接创造了条件。举办了一期县、区地税局局长、税政股长参加的《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师资培训班,为全区地税系统学好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用好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按《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办事奠定了良好基础。县、区地税局也分别举办了专门培训班,累计培训干部321人次,为全区推进依法治税创造了条件。           (矫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