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
【综 述】 2002年,全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中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服务举措,加大监管力度,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发展。稳步引导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向纵深发展。鼓励、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承包、租赁、购买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盘活企业闲置或不良资产,鼓励私营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精深加工,开发绿色食品,使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支持企业改组改制,为推进再就业工程,地区工商局下发文件在全系统实行“一把手”工程,要求责任落实到位。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为重点,在全区开展了“百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大会战”,先后组织了14个检查组,对全区农资、建筑安装、公用服务、集贸等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整治,查处各类违章违法案件1146件,收缴罚没款71.5万元,严厉打击了制假售假、坑农害农、无照经营、强制交易等违法行为,进一步改善了全区经济发展环境。 (甘文秀)
【个体私营企业管理】 贯彻“放手发展,积极引导”的方针,引导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向“专、精、新、特”和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前景的方向发展。鼓励私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开发绿色食品,打好“绿色牌”。鼓励个体私营企业承包、兼并、购买、租赁国有、集体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盘活国有、集体企业的不良资产。截止到年末,全区共有 325户个体私营企业参与了121户国有企业的改革,安置企业下岗职工 2868人。大力实施发展私营企业大户战略,共有私营企业 280户,雇工7240人,注册资本 37 837万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10%和25%。到年末,注册资本超千万元的6户,超500万元的有7户,超百万元的有 38户。有私营企业集团1户,冠省名称的有2户。截止年末,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12 887户,从业人员29 741人,注册资金25 993万元。产值45 899万元,营业收入 15 32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14%。
(刘锦堂)
【审查工作】 对企业年检,改变单纯书式审查方式,采取以实地检查为主、书式审查为辅的年检办法,全年共年检企业1730户,其中实地检查 1682户,占总户数的95%,年检中查处了个体私营业户 427家。集中主要精力对个体私营企业前置审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复核。配合公安、文化等部门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易燃易爆、文化娱乐、农资产品等个体私营业户,按照法定条件进行了规范,取缔非法娱乐场所26户。加大广告经营主体资格审查,根据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的基本条件,确认其经营许可范围,经审查不符合资质条件的坚决不核准登记,对没有省以上卫生等部门批件的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等广告坚决不审批。对全区33户广告经营单位全面进行了年检,对其中两户不符合经营资格的予以取缔,依法规范了广告主体经营行为。 (甘文秀)
【开展“百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大会战”】 按照国家局《关于开展确保消费者安全过冬、安全过节,打假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精神和省局要求,制定行动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区开展了“百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大会战”活动。地、县(区)分别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大会战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以工商部门管辖区域为基础,充分发挥巡查及12315网络的作用, 以辖区内各类生产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为检查范围,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的、安全的御寒生活用品与生活消费食品为检查重点,深入开展了执法检查活动。大会战期间,共出动检查人员2540人次,动用检查车辆 794台次,查处各类案件234件,收缴罚没款7.1万元,捣毁黑加工点14个,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价值达16.9万元。打击了违法经营分子,提高了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改善了消费环境。 (甘文秀)
【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 全区共悬挂宣传标语60多条,发表电视讲话 5人次,电视专题新闻次,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14次。以打击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规范经营主体资格、清除执法壁垒为中心内容,组织开展了以打假护权保春耕为主题的整治农资市场的专项战役;以打假保节日、保健康为主题的整治食品市场专项战役;以反欺诈,除壁垒,清理黑心秤为主题的打击欺诈行为的专项战役。为求实效,地局确定加格达奇区、漠河县为重点区域,确定塔河大边界、漠河北陲等10处集贸市场为重点整治单位。专项整治中,依照规定条件,对各市场进行严格审查,重新确立市场主体资格。全区对41处市场进行了重新登记,取缔19处不符合开办条件的市场和136户无照经营者被取缔。整治中,查获假冒伪劣商品33个品种,价值5万余元。通过专项整治,完善了市场监管制度,建立了集贸市场“经济户口”档案和主要商品备案制度,从而使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甘文秀)
【实行市场监管巡查制】 全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监管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对全区有形市场全面实行了市场巡查制,调整了工商所和专业所的管理职能,改变了按经营者性质和行业设置管理人员的做法,实行划块管理,加大了对各类市场的监管力度。在执行市场巡查制中,把市场巡查与专业市场管理相结合,一年来共出动巡查人员 800人次,对市场进行巡查,对企业、个体户进行专项检查监督管理。把市场巡查与市场日常管理相结合,制定了市场巡查实施办法,汇编了市场巡查手册。把市场巡查与创建文明、安全市场相结合,对市场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实行路段巡查与区域巡查相结合,把市场巡查覆盖到街道门店,零摊散户等经营场所。 (甘文秀)
【创建文明诚信市场】 推动全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开展,巩固集贸市场专项整治成果,地区工商局按照省局《关于开展创建文明诚信市场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工商局集贸市场监管考评办法》和《考评标准》,从实际出发,按市场建设规模,进行分类指导,统一监管,综合考评。各县、区(局)根据地区局考评办法和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措施,狠抓落实,每月对辖内市场进行一次综合检查评比。对行政不作为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优秀工商所和市管员给予表彰奖励。地区局于8月和 11月两次对全区集贸市场进行抽查评比。年末,经全面检查评审,报黑龙江省工商局批准,获省级文明市场标兵2个、省级文明市场4个、省级安全市场2个、地级文明市场2个、地级安全市场11个。 (甘文秀)
【开展打假护农执法活动】 全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集中时间,统一行动,以查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为重点,开展了打假护农执法活动。共组织执法检查人员 701人次,出动检查车辆182台次,检查农资市场经营户117户,查扣倒卖化肥50.75吨,价值 6.8万元,立案8起,没收劣质农机配件32种。收缴罚没款 2.5万元。塔河县工商局深入到十八站、依西肯、开库康等乡镇认真听取农民对农资产品的反映,了解对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呼玛县工商局对全县30多户涉农企业、个体户进行了检查;漠河县工商局采取点、线、面上下联动工作方式,消除了对农资市场检查的死角死面。 6月,全区统一开展了查处假冒伪劣日产“草克星”农药专项执法行动,收到较好成效,为推动全区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甘文秀)
【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月活动】 3月初,全区工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 以贯彻“科学消费年”主题为中心,结合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大会战,集中主要精力,大力开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月活动。全区城乡设立法规咨询点31处,提供法规咨询服务达 2万人次,组织消费者参与市场监督检查663人次,组织广播、电视宣传 43期,发表相关文章25篇,发布公益广告、消费警示72条,组织文艺演出场次,发放宣传材料万张。呼48玛县工商局还通过电视专门举办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知识竞赛。突出重点抓检查。会同食品、卫生、医药、质监等部门对食品、保健品、烟酒、饮料等生活消费品市场进行重点检查,检查企业257户、个体 4884户、市场 28处。严肃认真抓查处,宣传月中,共查处违法案件84起,罚款7.1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28个品种,价值15.4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9万元。 (甘文秀)
【合同管理】 继续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 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回访率达100%。 经过宣传、帮助、监督、 指导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使企业的信用意识不断提高。 全区共评选出2001~2002年度地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80户,推荐报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9户,推荐报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2户。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开展合同咨询服务。广泛宣传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重大意义,大力推广使用房屋租赁、柜台租赁、商品买卖等合同示范文本,使合同示范文本的使用率有了大幅度提升。截止年末,全区共受理抵押物登记、房屋买卖等合同咨询90余次。开展抵押物登记和合同鉴证工作。全区共受理企业抵押物登记1件,主债权金额 5946万元,抵押物金额8208万元。共受理各类合同鉴证58份,其中,拍卖合同鉴证2份,拍卖金额 72.5万元,建设工程合同鉴证率达80%以上。 (刘锦堂)
【商标监督管理】 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新《商标法》。漠河县工商局从2月1日开始,用 4周时间,通过电视台、广播作媒体,进行新《商标法》知识讲座,提高了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全区共出动宣传车276台(次),张贴宣传标语390多条,散发宣传单7000余份,加大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呼玛县工商局立案查处了个体工商户陈艳华销售假冒“红豆”牌商标的西裤和假冒“飞亚达”牌商标的时装手表,并将全部商品予以没收。对呼玛县先峰彩扩摄影部未经“柯达”商标注册人许可同意,擅自将“柯达”商标作为营业招牌使用,构成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全区共查处假冒商标侵权案件12起,收缴假冒商标标识1 477 366个,收缴罚没款4400元。 (刘锦堂)
【广告监督管理】 根据省工商局关于开展广告经营资格检查的要求,从1月中旬至3月中旬,对全区广告经营13发布单位进行资格检查。在检查中,严格审查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的资质基本条件,确认其经营的许可范围。对不符合资质条件的坚决不予核准登记,严把广告市场准入关。加强对印刷品广告、店堂广告的审查登记管理,特别是对药品、医疗服务、保健食品广告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凡审批要件不齐全的坚决不予审批。经过对全区33家广告经营发布单位的资格检查,其中,符合经营资格标准的有 30家,缓检1家,取缔2家。年检率达96.9%,合格率90.9%。全区共查处违法广告 80件。为贯彻落实大兴安岭地区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制定下发了《大兴安岭地区整顿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语言文字专项工作方案》。从4月1日至30日,对全区户外广告、牌匾文字进行了集中专项治理整顿。按照《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共检查户外广告819处,企业牌匾1325块,出动执法检查人员916人(次),车辆 363台(次)。在治理整顿户外广告中,对大兴安岭地区工商银行、铁路体育馆等68家户外广告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经过整顿规范管理,促进了广告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刘锦堂)
【打击违法广告行为】 根据省工商局 《关于印发<全省集中开展整顿和规范特殊商品和服务广告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 制定下发了《全区集中开展整顿和规范广告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在集中整顿期间采取快速出击,堵源截流,严厉打击误导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对各大媒体发布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等项广告,实行严格的监听监看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在整顿广告市场秩序中,对呼中区广播电视局发布广告登记档案材料不健全,发布广告没有广告审查员签字, 101治疗脱发药品广告没有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件等广告经营违法行为,按照《广告法》进行了立案查处。对大兴安岭日报社发布的“鹿美人”保健食品广告中带有治疗用语的违规广告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经过开展打击违法广告行为,进一步净化了广告市场环境。 (刘锦堂)
【实施再就业工程】 地区工商局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在全区系统大力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下发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若干意见》,层层制定实施方案,实行“一把手”工程,把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明确万人上岗帮扶任务,规定每个工商干部帮助10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大力开展帮扶活动,在办照手续、摊位安排、收费额度等方面给予简化、优惠等照顾。截止年末,全区已有 710名下岗职工参加个体私企经营。按照优惠政策,再就业职工享受了免收登记费,减免管理费的待遇,全区共免收登记费6200多元,减免管理费42.5万元。 (甘文秀)
【财务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省工商局提出的“先收后用,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略有节余”的财务管理方针,按照统一管理,分段负责的原则,强化预算执行监督,严格支出预算管理。截止到2002年11月末,全区经费支出1514万元,其中,在职人员经费支出 671万元,离退休人员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40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422万元,固定资产购置费支出16万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大执收力度,实行收、管、查三分离,做到了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全区行政性收费计划为1120万元,罚没款计划为63万元,截止到11月末,实际完成行政性收费1030万元,罚没款完成 71.5万元,分别完成计划的92%和113%。两项收入全部上缴省财政,做到了没有截留侵占和挪用,受到上级好评。 (刘锦堂)
【内部审计监督】 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审计法》,增强了审计监督的法律意识。按照《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于10月对呼玛县工商局局长刘丽华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11月对加格达奇区工商局局长徐进才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12月,先后对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工商局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经过审计规范了基本建设程序,确保了基本建设资金和财产物资的完整。 (刘锦堂)
【廉政建设】 全区工商部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按照《廉政准则》和《大兴安岭地区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对丧事大操大办的暂行规定》,实行了领导干部森林资源管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强化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办力度,重点查办了基层干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对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案件,实行案件检查与责任追究结合起来查处。塔河县工商局对执法人员不作为行为处罚9人,处罚金额1400元。全区共受理群众举报信 12件,经调查对6名当事人调离了执法岗位,对1件涉嫌对生猪屠宰市场管理不力的 3位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了行政警告、行政记过和行政撤职的处分。通过案件的查处,挽救了涉案当事人,也教育了其他工商执法人员,使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明显好转。 (刘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