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统计管理

统计管理

统计管理



  【综 述】 2002年,地区统计局认真落实年初地区“两会”精神,严格统计调查、做好统计服务工作,全面完成了2001年年报、2002年定期报表、2001年统计年鉴编印、监测报表、统计分析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等项工作任务。完善了落实“四大工程、四个战役”的统计指标监测表,并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对大兴安岭地区近13年来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5年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测算,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在省统计局获奖26项;张彦生局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廉洁从政十大标兵”荣誉称号;在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中,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张彦生、宁玉霞、侯立丽荣获国家级先进个人,吴志刚、张鹏获省级先进个人;局党支部被地委连续六年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年评一次,共3次),被机关工委连续 7年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局党支部书记宁玉霞同志被评为“十佳党支部书记”。                                  (刘世方)
  【统计分析】 地区统计局加大了对全区宏观经济状况分析研究的力度,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局内专业科室都做到月月有分析,季季有预测。共撰写进度分析、专题分析和调查研究报告80余篇,集中反映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传播宏观经济运行信息,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中有 2篇统计分析在黑龙江省第九次统计科学研讨会上入选、有 2篇在省统计局论文评选中获二、三等奖、有27篇统计分析或稿件被地委、行署内部刊物或新闻媒体采用。                   (刘世方)
  【统计法制建设】 召开了全区统计法制工作会议,研究布置统计法宣传、统计执法检查、统计检查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 《关于开展<统计法>和“两办通知”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要求,对2002年全区统计执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落实,派出检查组深入县、区(局)进行执法检查,对瞒报、拒报、漏报统计数据的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宣传讲解了统计法律知识,为依法统计净化了环境。         (刘世方)
  【统计监督】 进一步完善了“十大”支柱产业的报表监测体系,增加了涵盖面和辐射领域;与地区总工会共同协商,改进了全区“职工自营经济统计报表”体系;加大了对全区经济运行的监控研究力度,会同经贸委和财政局对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脱困和扭亏增盈工作进行监测,提供可靠依据;对全区人民关注的物价、城乡居民消费、收入、支出、劳动力状况、经济目标责任制、非国有经济中小型企业的转型转制、私营企业、绿色经济发展状况等热点、难点问题,也主动进行了统计监督。                     (刘世方)
  【统计信息工程建设】 年初,地区统计局在新的办公地点完成了计算机机房重建工作,并组织技术力量,克服困难,对全国统计系统广域网大兴安岭地区节点进行规划建设,完成了与全国各地统计系统的网络联接。加强了本局局域网网页制作、信息加载等项工作,促进了全区统计工作的开展。还承办了中国国情网大兴安岭之窗网站的建设工作,为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做出了新贡献。完成了全区大型普查及抽样调查的录入和信息传递工作。   (刘世方)
  【统计改革】 为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认真制定方案、培训人员、分阶段试行,顺利开展了采用价格指数缩减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将反映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量的月报表改成反映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总量的月报表,扩大了统计范围;删减掉过时的统计指标,增加了领导关注、适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指标;完善了绿色产品和特色种植、养殖业统计制度;对县、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月报模拟试报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在开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批发零售贸易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劳动工资等专业抽样调查的试点、论证工作;在编印的统计资料封面上都加注了统计标识,使之符合统计出版物要求;将统计卡片由原来的“小折子”改成“小册子”,加铜版纸封面,在统计卡片内增加了部分指标并插入柱形图、饼形图和折线图,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刘世方)
  【大兴安岭地区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 成立以行署副专员戴万春为组长、张彦生等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统计局副局长宁玉霞兼任主任;及时召开全区基本单位普查领导小组会议及工作会议,对普查各阶段工作做出部署,抽调人员,并强化了培训工作。全区抽调普查员 391名,以各单位在职人员为主,其中包括部分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地、县级普查骨干参加了省基普办培训,县级以下的普查员以县级培训为主。将宣传活动贯穿于普查的全过程。戴万春副专员接受了报社、电台、电视台的采访,在大兴安岭日报刊登基本单位普查知识问答,在大兴安岭电视台晚间节目中,播放基本单位普查公益广告,在大兴安岭广播电台播发基本单位普查消息21次,全区张贴普查宣传画200套,张贴标语 5100份,悬挂过街横幅36条。认真开展了清查摸底工作,普查登记工作,并按照国家关于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办法和省基普办的要求,对各类登记表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审核,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工作,使汇总数据一次通过省基普办验收。                 (刘世方)
  【专项调查】 同地区科委密切配合,全面完成了大兴安岭地区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的全部工作任务;高质量地完成了劳动力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完成了全省企业党建工作问卷调查填报工作;完成妇女儿童状况调查工作;副局长刘清文带领调查队同志深入农场,采取实割实测方式,开展粮食产量调查工作。         (刘世方)
  【统计基础建设】 进一步加强基层统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统计台帐,理顺了数据报送渠道,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对部分统计报表进行扩充,满足上级报表及党政领导的需求。突出重点,对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进行专题研究,对过时、过细的指标进行精简。完善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管理,规范审批程序,对调查项目严格把关。             (刘世方)
  【教育培训】 开展了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地区统计局按照统计系统“四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四五”法制宣传教育推动持证上岗培训工作,全区有近 700人分期分批参加了培训,是近10年来培训人数最多的一年。学习《统计基础知识》、《统计法》知识,将政治理论、职业道德知识纳入培训内容,使全区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继续组织全区统计系统认真学习国家统计局党组、黑龙江省统计局党组和大兴安岭地委的《关于向张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学习张彦生局长扎根边疆,守住清贫,热爱统计事业精神。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局组织的统计业务和计算机知识培训。组织全局业务人员参加地区法制办举办的法律知识培训。                                   (刘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