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



  【综 述】 2002年,全区遇到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气候,面对极其不利的火险形势,全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扎实、细致地部署春、夏、秋三防。动员全社会力量全方位、全覆盖地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继续施行公安干警介入防火工作,加大依法治火力度;采取各种管用措施和治本方法严密控制人为火源;对发生的山火,做到早发现,早出击,重兵投入,打歼灭战,特别是夏、秋两季山火,数量多,扑救难度大,森林部队官兵和专业森林消防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将山火损失降到最低。全年共发生火警85起,一般火灾2起,过火总面积1762.23公顷,其中林地过火面积196.81公顷,林地过火率0.0326‰,无人员伤亡事故和重、特大森林火灾。   (赵文菲)
  【全国森林防火现场会】 2002年4月11日至 12日,国家林业局在大兴安岭地区召开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现场会议。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黑龙江省副省长申立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武警森林指挥部主任何旺林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长、防火办主任、国家有关部委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反思了 “5.6”大火的沉痛教训,总结近年来森林防火工作经验,安排部署2002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森林防火工作;表彰奖励1998年至2001年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大兴安岭地区等 9个单位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17个单位的典型材料进行了书面交流。地区防火办、图强林业公司、加格达奇林业局三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张举等6名同志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孙长福等 35名同志荣获从事森林防火工作二十年纪念奖章。                             (赵文菲)
  【领导亲自抓防火】 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对森林防火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杨喜军书记、王忠林专员反复多次安排部署春、夏、秋三防各阶段的工作,发生山火亲自做指示,亲自组织召开会议,亲自坐镇指挥;人大地工委主任张举、政协地工委主任褚凤、资源监督专员王森业主动参与扑火指挥协调,为扑火工作出谋划策;地委副书记张进运亲自召集全区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发生全区第一把火,王忠林专员亲率工作组到现场办公;发生县区局第一把火,李树铭副局长亲自到现场办公;发生较大山火,地委秘书长王树雨、省森林总队副总队长贾宝世亲临一线指挥扑火战斗。各县、区(局)党政领导深入一线抓促防火工作,发生山火后亲赴火场指挥扑救。                           (赵文菲)
  【细化量化“五条标准”】 落实温家宝副总理关于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结合实际,出台《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防火“五条标准”量化实施细则》。细则共分28条,从7个方面健全、强化各级、各类森林防火组织机构;从6个方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从 3个层次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从6条措施上保证防火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和合理使用;从6项要求上完善扑火指挥体系。                         (赵文菲)
  【防火宣传教育】 地委专门召开防火宣传工作推进会。地防指和地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单位多次部署防火宣传工作。社会各界形成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广播、电视、报刊设立防火专题专栏,每天都有防火宣传报道;地区总工会组织防火演讲活动,加强职工的防火意识教育;团地委举办全区范围内的森林防火知识竞赛;妇联组织“防火知识进万家”活动;全区各地在五月份“反思月”期间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火宣传教育;在主要公路干线设立2000多块永久性宣传标语牌。全区各村屯、林场、工段,各野外作业点,签订责任状 548份,防火公约65 300余份。                             (赵文菲)
  【“三轻三重”制度】 严格执行行政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制定“三轻三重”制度。对发生山火单位的主要领导的处理,一看火因是否查清,对火因查清的,从轻处理,火因没有查清的,从重处理;二看火灾是否当天扑灭,当天扑灭,从轻处理,当天没有扑灭的,从重处理;三看对责任者是否按规定处理,凡是对肇事者、责任者、领导者、失职者按规定予以处理的,从轻处理,没有按规定处理的,从重处理。       (赵文菲)
  【防火基础建设】 林业集团公司和各县、区、局多渠道筹措资金3790多万元,建立了覆盖全区,有高科技含量的林火数字辅助决策系统。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视频指挥系统,火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卫星定位跟踪系统,遥控摄像监测林火系统及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等。在原有67部卫星电话的基础上,各地又分别增购设10部卫星电话,保证火场通讯畅通无阻。全区购进12套车载人工增雨设备,在防火关键时期,由气象和防火专业人员密切协作,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取得较好效果。                       (赵文菲)
  【实行“两个一律”】 为防止戒严期内盲目入山人员和存在火险隐患的野外作业点弄火引发森林火灾,行署、林业集团公司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两个一律”:在封山戒严区域内,对随意入山的人员,无论引发山火与否,一律行政拘留;对林内不符合防火规定的作业点,一律予以清除。全区共拘留非法入山人员35人,清除违规作业点227个。       (赵文菲)
  【火源管理】 在“防”字上下功夫,减少人为火的发生次数。彻底杜绝采金人员造成火险隐患,停止呼玛河流域和嫩江源头的采金作业,严禁一切采金人员在戒严期进入韩家园等重点火险区作业。加强防火检查站、资源管护站和重点支叉线巡逻“三道防线”建设,层层设卡,严控火种入山,加大封山戒严区域范围。公安、防火部门配合,武装搜山,深入林内反复“三清”。全年投入1000多人,清沟453条,清河291条,清山面积200多万公顷,清除隐患260处,清除违法作业人员2191人。采取明察暗访形式,对各地火源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对存在的漏洞,下发整改通知书,全区通报,促进预防。(赵文菲)
  
   【春季火警火灾】 春防期间(3月15日至7月3日)共发生 14起山火,比 2001年同期下降17.6%,其中,火警13起,比2001年同期下降13.3%;火灾1起,同比下降50%;过火总面积511.54公顷,其中林地过火面积76.42公顷,同比下降15.5%,荒山草地过火面积435.12公顷,无人员伤亡事故和重、特大森林火灾。                       (赵文菲)
  【春防第一起山火肇事者判刑3年】 2002年5月 7日,塔河盘中十八支线发生一起森林火灾,造成71公顷林地、376公顷荒山草地过火。塔河县共出动 1843人,102台汽车,5架次飞机及其它大量的机具、物资,扑火耗资 16.65万元。经公安人员侦破,火因是林场雇工黄开华造林补植时在野外吸烟酿成全区春防第一起山火。为保护森林资源,严惩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行为,5月 28日,塔河县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对山火肇事人黄开华野外吸烟引起火灾的犯罪事实进行公开审理,做出一审判决有期徒刑 3年。这是大兴安岭地区近十年来第一个因引发山火而判刑的案件。                             (赵文菲)
  【夏季火警】 由于高温、干旱,发生了继2000年以来较为严重的夏季山火。在7月6日至8月21日期间,全区共发生夏季山火 59起。由于扑救及时,清理彻底,没有酿成森林火灾。夏季火警总过火面积558.69公顷,其中林地过火面积32.19公顷,荒山草地过火面积526.5公顷。
                                     (赵文菲)
  【扑救夏季山火】 2002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7月份以来,全区气温平均偏高2度,降水量较历年平均值偏少85.5毫米,地表植被、土壤含水率极低,加之发生干雷暴现象,雷击火频繁发生。山火引起地区领导高度重视,地委书记杨喜军、行署专员王忠林果断宣布进入夏季防火戒严期,防火专业人员全部上岗到位,采取加大林火监测,强化人为火源控制,重点地区封山戒严等措施,侧重扑救。针对北部雷击火多的实际,从加格达奇用专用列车向北部紧急调动 300名森林部队官兵,加强北部林区扑火力量。针对地下火较多,扑救清理工作难度大的特点, 采取扑打与挖深沟等方法相结合,隔离并清理好火场。为扑救夏火, 全区共出动兵力15 754人次,其中森林部队1241人次,专业扑火队3614人次,群众扑火队10 899人次,出动各种车辆985台次,扑火机具15 041台件。                   (赵文菲)
  【森林防火网络办公管理系统】 春防后期,地区防火办自行开发建立了森林防火网络办公管理系统。在全区防火系统现有的计算机资源和政府网防火专线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不同地域的信息组合与共享,实现了地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内部及与各县、区、局防火办,加、塔航站,森林支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该办公自动化系统于2002年秋防开始运行。                                   (赵文菲)
  【秋季火警火灾】 秋季森林防火期(9月15日至11月7日),因高温、干旱进一步加剧,山火发生次数与近年相比有所增加。发生14起山火,其中,火警13起,一般火灾 1起。总过火面积691.5公顷,其中,有林地过火面积88.2公顷,荒山草地过火面积603.3公顷。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和重、特大森林火灾。                       (赵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