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综 述】 2002年,地区农科所面向全区农业生产,突出冷凉型特色农业的研究,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推进新技术、新措施,抓好基地示范户示范作用;调整科研方向,开始马铃薯育种研究,引进抗晚疫病水平抗性材料,开展花卉、草坪的生产及牧草品种的引进试验,开展十字花科蔬菜采种及芸豆采种技术的研究,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在省第九届劳模大会上被省政府授予“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梁秀凤)
【科技产业化】 将马铃薯的科研工作列为第一重点,主要开展品种育种、晚疫病研究、毒源分纯及抗血清的制备工作;大田研究的重点转向到超早熟大豆高蛋白、高油脂的育种及繁种基地建设上;蔬菜研究集中到寒地蔬菜的育种及采种技术研究。强化科技产业化,马铃薯开发工作重点加大专用型品种的生产,在国内马铃薯几个集中生产区建立六个直销点,通过联合的方法扩大种薯销售网络,对各种薯生产区用户意见进行反馈。11月进行市场开发及调研工作。拓宽工作领域,同上好佳公司、联华公司等国内薯片生产商签订在国内不同地区生产原料的合同。开展花卉及草坪、牧草等项目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工作。2002年总计完成种薯生产 900万公斤;高蛋白、高油脂超早熟大豆原种25万公斤,完成产值800万元。 (梁秀凤)
【新技术、新措施】 重点推广大垄栽培技术和配套马铃薯机械应用,规范专用加工型品种的栽培技术。2002年利用国家计委下达原种繁殖基地项目购进的 8套马铃薯生产专用机械,以租赁方式下摆到基地和呼玛推广站。减轻影响全区马铃薯生产较重的晚疫病发生,提高了农场大面积生产的能力和产量,在示范区内,克新12号高淀粉品种产量突破每公顷 4万公斤,示范收到良好效果。 (梁秀凤)
【科研项目】 马铃薯的研究工作在脱毒技术研究基础上,2002年开始了马铃薯育种工作的研究,引进抗晚疫病水平抗性材料,并同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大、中国农科院进行合作,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的研究;寒地秋萝卜杂交育种工作已开始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加工型品种的育种工作;寒地蔬菜采种技术研究主要面向蔬菜生产应用的十字花科蔬菜采种及芸豆采种技术的研究,开展了花卉、草坪的生产及牧草品种的引进试验工作,科研方向已调整到面向生产发展需要上来。 (梁秀凤)
【引进智力】 8月7日,泰国正大集团投资部经理、加拿大农业专家、东北农业大学育种专家来所考察,并就马铃薯项目方面有意向合作。8月 11日,荷兰NMCP育种家JanP.VanLoon来所讲解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马铃薯育种等方面内容,介绍了荷兰马铃薯栽培、育种及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并提供一些马铃薯优良品种,推动了马铃薯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梁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