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民政
民政
【综 述】 2002年,行署民政局强化并延伸了民政工作职能。以城镇低保、农村低保、社区建设、优抚安置等项工作为重点,继续在全区民政系统推行目标责任制百分考核制度。为进一步扩大电脑福利彩票知名度,充分体现“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在电脑彩票全区发行一周年之际,印发20万份传单在全区散发,各投注站悬挂标语条幅,宣传发行电脑福利彩票的目的和意义。民间组织管理,完成全区42个社团的年检工作,民政信访、民政执法工作也有一定发展。深入实践“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发挥民政部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职能作用,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姚玉梅)
【救灾救济工作】 2002年,全区遭受了不同程度旱灾、风灾、雹灾、冰凌等自然灾害,716间农舍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8007公顷,绝产面积5311公顷,受灾人口 19945人,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17万元,口粮不足27699人,缺粮 5008吨。灾情发生后,各级民政部门把救济救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组织机关干部深入灾区实地查灾、核灾,及时上报省民政厅。积极争取春荒救灾款105万元,冬凌救济款110万元,下拨到灾区,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社会。 (姚玉梅)
【扶贫工作】 全区确定扶贫120户,其中,呼玛县50户、塔河县 20户、漠河县10户、加区40户。扶贫任务年初已经分解落实。各县区详细调查了贫困户的家庭人口、收入、经营、贫困原因等状况,建立扶贫档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扶贫措施。呼玛县动员73个单位集资,对64个行政村进行包扶;每个单位集资15000元,从内蒙购进一批绒山羊,对已扶持的 50户每户分给5只进行繁殖养育,逐渐扩大规模。漠河县投资 7500元,为10户贫困户扣上蔬菜大棚。塔河、加区等地,采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开展扶贫工作。 (姚玉梅)
【最低生活保障】 上半年,行署民政局先后制发《大兴安岭地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和《大兴安岭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使各县区在开展低保工作中对贫困户的确认、审批、资金管理、发放程序等方面有章可循。4月,行署民政局派出7个工作小组深入三县四区开展低保督查工作,对全区贫困户再次进行调查摸底,有低保人员8867名,并上报省厅争取资金。6月,全区城市低保由年初19 161人,增加到 28 028人。全年共发放保障资金 1431.6万元。1月全区开展农村低保工作,有168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资金82万元。 (姚玉梅)
【监督检查】 2002年为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监督机制,在对低保人员进行张榜公布的基础上,行署民政局会同人大、审计、财政等部门对全区低保工作进行联合检查。全区低保资金管理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款物结合的发放原则。城市按月发放,农村半年发放一次。根据低保工作性质,全区实行动态管理。 (姚玉梅)
【优抚安置】 全区在乡复员军人114户,100%享受定期补助,总金额13.07万元,月平均每人定补标准125.83元,已超省规定的标准。年初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全区各级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开展优抚对象奔小康活动。漠河县采取单位驻军帮个人,“一帮一,富帮穷”活动,一包到底直到脱贫。加区把帮扶优抚对象纳入“千名干部包扶千名贫困对象”计划,作出具体规划部署。各县、区民政局多方筹集资金解决优抚对象治病难和医疗问题。塔河县民政局采取民政补助一部分,乡镇累积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的办法解决医疗费;呼玛县民政局采取合作医疗的办法解决优抚对象的医疗问题;漠河县设定优抚门诊;加区组织卫生、医疗部门为优抚对象巡疗、治病。全区各级民政投入8.09万元,为368名优抚对象解决了医疗费用,人均报销和补助439元。积极为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难问题,民政部门筹集部分资金,地区建委免费提供部分建材,优抚对象自筹部分资金,对危困房屋进行维修或翻建。呼玛县为老复员军人董长才解决建房材料5000余元。2002年,全区共接收军休干部7人,退伍军人447人,其中,农村退伍13人,城镇434人。年末已安置 419人,除6人自愿保留两年分配资格,1人自谋职业外,其余全部安置到国有单位,安置率为97%。
(姚玉梅)
【双拥工作】 元旦、春节期间各地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各级党政领导亲自带队,带着电脑、打印机、图书及肉蛋等慰问品,走访驻地各军警部队,并召开党政军首长座谈会,举办军民联欢会、纪念会等活动。地区双拥办与大兴安岭日报社联合举办了“纪念建军75周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区双拥知识竞赛,有98个单位4000余人参加竞赛答题,试卷回收率86%, 地委书记杨喜军在大兴安岭日报上作了题为《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努力开创全区双拥工作新局面》的专题讲话,八一前夕在加格达奇新世纪文化广场,地区暨加区联合举办庆祝建军75周年军民联欢晚会。2002年,全区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共组成大小慰问团组40多个,赠送的慰问金及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2万余元。 (姚玉梅)
【福利彩票】 上半年在全区33个乡镇建立开通“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网点,每个乡镇都有固定销售场所,专人负责销售彩票,并书写墙体标语,建立永久性广告牌。为充分调动乡镇销售福利彩票的积极性,行署民政局将8%的待销费拨付给基层,同时给每个乡镇拨付2000元资金作为宣传费和开办费。全区增设10台电脑彩票投注机分布各县、区,5000人以上的县区乡镇全部配有一台投注机,全区共设投注机34台。单机销量平均每期3000元左右,居全省第二位。截止11月末,全区电脑彩票销售1700万元,中出一等奖500万元1个。 (姚玉梅)
【资助贫困生】 行署民政局从发行费中拨出21800元,资助加区10所中小 学26名优等特困生完成学业,其中,小学生 11名,人均每月300元,资助到小学毕业;初中生 8名人均每年1000元,资助到初中毕业;高中生7名,人均每年1500元,资助到高中毕业。4月28日行署民政局在加区一小举行资助仪式, 钟志山副专员参加仪式, 地区实验中学为行署民政局赠送一面“情系莘莘学子,爱心阳光永驻的锦旗。 (姚玉梅)
【社区建设】 年初地委、行署将社区建设作为全区16项重点工作推进之一,行署民政局先后制发了《大兴安岭地区2002年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大兴安岭地区文明社区建设标准和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县区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本地社区建设工作方案,落实资金和资源开发办法。按省民政厅对社区划分的要求,将全区原 484个居委会合并划分为 138个。落实了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和经费。呼玛、加区、塔河等县区为社区居委会配备了微机、办公设备。 6月未全区完成了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20个样版小区已全部确定,新当选的委主任部分是科级干部或科级后备干部,在年龄结构、文化基础、自身素质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样板小区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制度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精神文明等方面初见成效,普遍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拥护。 9月,全区社区建设会议在加格达奇成功召开,总结交流和推广了先进经验,确定社区建设发展方向,推出一批文明小区。 (姚玉梅)
【婚姻管理】 2002年,行署民政局把加大新婚姻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作为重点工作抓。4月,汇同行署法制办联合下发《关于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事宜的通知》,各级民政部门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突出重点,把宣传工作落实到位,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进行宣传,设立咨询台,印发宣传单等,进行为期一天的《婚姻法》宣传活动。呼玛、塔河、漠河三县和加区民政部门,派出宣传组深入到偏远地区宣传婚姻法。按照省民政厅要求,行署民政局对全区婚姻登记机关的收费与服务工作进行了检查、清理和规范,对个别县区私自提高收费标准、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进行纠正,并全区通报。截止12月末,全区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990对,离婚登记740对,登记合格率达100%。 (姚玉梅)
【殡葬管理】 清明节期间,行署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在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的通知》,各县区利用清明节,因地制宜,开展“宣传月”活动,重点宣传《殡葬管理条例》、《黑龙江省殡葬管理规定》、《大兴安岭殡葬管理办法》等,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移风易俗、保护环境、反对封建迷信、清除愚昧的观念,推进殡葬习俗的改革。加区殡仪馆加强文明窗口单位建设,开展文明服务活动,截止10月末共火化尸体 650具,火化率达100%。同时,在土葬区规范了墓地管理,针对全区大部分县区以土葬为主,墓地距公路、铁路较近的实际情况。行署民政局将规范墓地管理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之中,要求各县区对公路、铁路两旁 100米以内的墓地能迁移的进行迁移,不能迁移的要做广告牌进行掩盖,以净化环境。 (姚玉梅)
【行政区划图勘察】 行署民政局派出专业人员利用 2个月时间,完成全区行政区划图出版野外勘察任务,包括对县区界线、乡镇界线、永久性建筑、桥、涵、路居民点等,同时完成了部分内业工作。 (姚玉梅)
【收容遣送】 认真执行收遣政策,严格审查,坚持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共组织收容65次,收容自流人员408人,遣送85人,经审查教育自费返籍152人,亲属保领出站 105人,救治危重病 9人。制定了21条收容遣送解释说明,做为遵循依据,区分收容对象和界限。行署民政局向行署争取匹配资金52万元改造收容站的办公用房。 (姚玉梅)
【政务公开】 行署民政局制发《大兴安岭地区2002年乡镇政务公开工作方案》,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建设。 3月,由行署办、机关工委、民政局组成地区政务公开推进小组,负责县级政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的推进和协调工作,推进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各县区分别制定年度政务公开方案,全区35个乡镇均认真落实。呼玛县三卡乡的政务公开被地区推荐出席省乡镇政务公开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姚玉梅)
【基层政权建设】 全区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重点抓好对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呼玛、塔河、漠河县和加区民政部门认真组织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举办了《实施办法》的培训班,为换届选举奠定基础。10月全区分二批开展了村委换届选举工作,年底基本完成。 (姚玉梅)
【老龄工作】 继续贯彻《老年法》、《老年条例》,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春节前开展高龄、特困独居、独生子女、老年人慰问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活动,抓好老年优待证发放工作。 10月,举办全区第七届“康寿杯”老年门球赛; 11月与地区防火办等部门联合举办“防火杯”、“康寿杯”老年门球邀请赛;年末与地区集邮协会等部门联合举办首届全区老年集邮展览,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姚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