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
残联工作
残联工作
【综 述】 2002,残疾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五”残疾人事业实施纲要。履行残联“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扎实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维权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第三次白内障复明手术,使121只眼睛重见光明;配合教育部门使90%以上适龄残疾学生入学;全区年扶持贫困残疾人 120多名;参加了第四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以优异成绩荣获17块奖牌,荣获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和组织奖;利用“助残日”、盲人节、聋人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宣传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王秀芝)
【扶贫解困】 3月地区残联陪同省残联领导, 深入加区、塔河、漠河等地实施扶贫贷款检查。 4月召开全区扶贫工作会议,层层分解省残联下达扶贫工作目标,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全年扶持贫困残疾人120余人。新纳入低保残疾人1000多人,仅呼玛县、松岭区年纳入低保800多名,各县、区对特困残疾人进行帮、包、带、扶等措施,解决疑难问题。 (王秀芝)
【残疾人康复】 组织实施第三次白内障复明工程。年初下发大残联【2002】13号文件,开展全区白内障患者筛查工作。12月4日至8日邀请省医疗队到大兴安岭地区再次实施复明手术。专家对 260名患者筛查认定,为117人、121只眼睛做了复明手术,完成目标的158%,脱盲率达100%,赢得了全区人民一致好评。为15名缺肢患者安装18只腿普及型假肢,为10名低视力患者配戴助视器,训练肢残人25名;脑瘫儿童3名;智力残疾儿8童名。开展第三次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围绕“爱耳日”主题,各地采取不同形式,组织人员在主要街道张贴标语和爱耳日宣传画,提高公民爱耳护耳意识。 7月邀请国家级矫形外科专家、北京儿麻矫治中心主任秦泗河到大兴安岭地区考察,专为塔河县儿麻患者史玉芝实施了第二次手术(已做过一次手术),结束其30多年爬行走路的痛苦。年底,史玉芝已脱离双拐,并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10月全区进行了爱眼日宣传,设咨询台、专家免费为眼疾患者义诊。 (王秀芝)
【残疾人教育】 地区残联配合教育部门做好贫困残疾学生入学工作,开展两次未入学适龄儿童入户调查,向教育部门提供可靠依据,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儿童入学困难,享受“两免一补”政策。长虹街道残疾人姜云鹏女儿因家庭困难无法上学,地区残联会同民政、教育部门落实该生求学问题。10月送孤儿李长明到哈尔滨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为其解决一年学费。
(王秀芝)
【残疾人就业】 全面启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全区按比例、集中、个体从业等形式安排残疾人120多人,万人帮扶上岗残疾人就业 60多人,呼玛、漠河县和松岭区共安置了近百人就业。部分县、区会同科委、劳动、工会等部门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参加计算机、缝纫、烹调、种养殖业培训班、文化艺术、体育培训等共 100人。全区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3万元,省民政厅委托收缴的中省直单位就业保障金3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收缴任务。
(王秀芝)
【全国助残日活动】 根据国家和省16部委的通知精神,5月 19日在全区开展了第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助残日前夕,以地区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名义制发了《大兴安岭地区第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方案》,行署副专员钟志山在大兴安岭日报、广播电台发表署名文章和讲话,号召全区各级政府支持残疾人工作,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支持残疾人。全区共设咨询台、义诊台9处,张贴标语60多幅。通过报纸、电视、电台发表宣传文章 70多篇,发放宣传单1万多份,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70多户,发放慰问金2万多元,送去大米、白面、棉衣、棉被等慰问品折合人民币2万多元,解决低保和扶贫50多户。 (王秀芝)
【法制建设】 全区各地利用助残日、精神病防治宣传日、盲人节、聋人节等,开展不同形式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和地区残疾人优惠政策,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4月1日会同地区司法局、妇联、团委在世纪广场宣传省政府16号令,开展法律援助咨询活动,地区及各县、区建立 “148”热线电话和维权工作机构,指定专门律师事务所,为残疾人开展优先、优惠、优质“三优先”服务。全年未发生任何重大侵权行为,有利的保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王秀芝)
【文化体育】 全区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有很大进展,涌现出许多残疾人优秀作品、节目、报道。 5月朱天伟、许有、张桂春三位同志参加新世纪首届黑龙江省、全国残疾人书法、摄影作品展,大兴安岭广播电台选送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作品; 9月推荐孟艳华、孙亚楼等5名同志声乐节目作品。8月3日至8日,全区选拔了32名残疾人运动员赴省参加田径、举重、乒乓球、游泳、盲人门球9大项,52小项的比赛,获得了4金、9银、4铜17块奖牌,团体186分的好成绩。 (王秀芝)
【来信来访】 地区残联根据省地信访工作要求,从抓规章制度入手,强化工作措施,定期分析残疾人信访工作形势,认真接待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问题,及时化解矛盾,不断建立和完善残联来信来访工作制度。全区各级残联建立健全了“残联领导接待日制度”、“首问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治访实施制度”、“逐级上访和分级受理制度”,逐步实现残联信访规范化管理。全年领导接待日,共接待20多名残疾人上访者,受理来信来访25件次,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上级交办、催办的信访案件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保证了时效性。截止12月末,全区无发生集体访和越级访事件。 (王秀芝)
【残联建设】 加强残联思想政治建设,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工作制度。组织残联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和形势教育,人人有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建设文件精神,以党章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为基本内容,不断加强思想教育,防止不正之风侵入;坚持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相互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抓文明科室和文明标兵入手,开展“树、比、促”活动,干部职工实行挂牌服务,对前来办事和上访人员热情服务、热情接待,严格遵守公共纪律、职业道德、树立残联干部良好的自身形象。 (王秀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