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区
【综 述】 2002年,加格达奇区深化各项改革,经济持续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8 788万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595万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32 908万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 71 258万元,同比增长7.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50 521万元,同比增长4.9%;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控制在98.2%,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45元,同比增长22%;农村人均收入2850元,同比增长2.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12万元。新建大兴安岭第一座立交桥——曙光立交桥,使城市交通环境面貌得到改观。 (苗环军)
【人大工作】 11月17日至19日,加格达奇区人大,召开七届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共 147人,其中,妇女代表占28.57%,非党代表占21.09%,工农代表占29.25%,干部代表占42.18%,上届代表占23.13%,会议选举产生了加格达奇区新一届国家机关组成人员。是年,加格达奇区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召开五次常务委员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加格达奇区政府财政预算和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城市建设 4项工作报告,还听取和审议了加格达奇区法院、加格达奇区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并依法任命了加格达奇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5人,法职人员7人。
(曲 江)
【查办违法案件】 加格达奇区纪检委把查办案件的重点放在三机关一部门领导干部的违法案件上,1至11月立案18件,结案17件,其中大案 13件,有17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涉及科级干部9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10.7万元。信访工作纳入轨道,构建区、乡、村三级信访工作网络,全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31件次,查结率100%,查实率和立案率分别为79%和70.8%,为案件检查提供案源14件。 (赵树森)
【减轻农民负担】 2002年,加格达奇区纪检委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贯彻《加格达奇关于对违反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行为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试行)》的文件精神,对加北乡幸福队农民贷款扣缴提留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加北乡派出所加重农民负担和自收漏报出生儿童落户费用 (13500元)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有关领导受到政纪处分。农民四轮车年收费由 400元降至200元, 农村提留统筹费提取比例分别控制在3.6%,2.8%,3.4%,3.5%和2.3%,均低于省平均水平。 (赵树森)
【审计工作】 加格达奇审计局完成各类审计项目34项,其中,审计署及省审计厅下达的同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救灾专项资金审计,水利专项资金审计,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专项资金审计,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审计及失业保险专项资金审计;行署审计局计划项目 6项(对白桦乡的下级决算审计和5个科级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区委、区政府临时交办的事项22项,(有关单位、部门领导干部的离任经济审计及其它临时性审计工作)。全年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审计信息 46篇,审计出应纠正金额142万元,收缴违纪资金及罚款3万元。
(孟繁华)
【公务员考核】 加格达奇区人事局以提高考核质量、优化公务员队伍为目标,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考核原则,对全区37个党政机关、区人大、区政协、8个乡镇机关及 12个事业单位的772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年度考核,评出优秀公务员93人,占总数的12%,称职人员679人,占总数的86.6%,未定等次10人,占总数的1.3%。 (李 梅)
【技术职称管理】 加格达奇区人事局对全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职称数据库,为下达各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额提供依据。加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年检复查工作的力度,对1033人进行资格审查,对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进行评审,全区晋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42人,初级职称66人。 (李 梅)
【帮扶特困职工】 元旦、春节期间,加格达奇区工会牵头,成立66个送温暖领导小组,筹集资金近10万元,面粉570袋,走访慰问困难及离退休职工612户,帮助14名有特殊困难的职工摆脱暂时的生活困境,区总工会还资助2名困难大学生完成了学业,8名贫困中、小学生继续求学。 (王志东)
【“女工达标”活动】 加格达奇区总工会在全区开展“女职工自我达标”活动,有1500多人参加活动,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7期,报告会12次,演讲会、知识竞赛 16次。维护好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女职工代表参加全区21家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平等协商。是年,全区有女职工委员会28个、女工小组 56个,在新建企业中有7家成立了女职工组织。组织工作在不断完善。
(宫 会)
【“爱心献春蕾”活动】 加格达奇区妇联,在全社会私营企业家中开展“爱心献春蕾”活动,得到 14名企业家的支持和帮助,20名贫困女童得到每年300元的资助,并一直资助到小学毕业。通过省、地妇联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加区贫困女童44名,救助资金 2万余元。区妇联开展“万名妇女健身活动”,全区有近百人的常年健身队伍6支,9月在新世纪广场举办“庆十一,迎十六大”万名妇女健身活动汇演,12支健身队伍324人参加。 (王 颖)
【低保工作】 加格达奇区民政局开展低保扩面工作,各单位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并纳入整体工作中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低保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领导干部就地免职,使低保工作有了可靠的组织领导保证。全区有8010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每人每月低保标准为117元,每月保额 31万元,在区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确保了低保金额足额到位。 (代恩华)
【打击犯罪】 加格达奇区发生各类案件776起,发案率较2001年下降1.76%,破获 567起,破案率较2001年上升1.6%。其中,杀人案9起,破8起;抢劫案110起,破60起;强奸案6起,破5起;伤害案25起,破21起;盗窃案534起,破405起。打掉犯罪团伙1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22人,其中,移送起诉 188人,劳动教养56人。破获残害生命的特大报复杀人案,利用技术手段开锁入室盗窃的犯罪团伙,同时侦破了 “01、2、28”和“98、3、2、”出租车司机被轮奸、抢劫、杀害案。 (李文学)
【消防管理】 加格达奇公安局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推进消防监督机制改革,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大力整改,消除隐患,推进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是年,发生一般火情7次,未造成人员死亡,直接财产损失81 411元,同比下降42.8%。
(李文学)
【转化“法轮功”习练人员】 加格达奇区公安局以打击“法轮功”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行动,分层次地做好法轮功重点人员的控制工作,严厉打击印刷、传播“法轮功”宣传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法轮功”在押人员的审查辨认、消化处理和教育转化工作,端掉策划“法轮功”非法活动组织和制造、传播“法轮功”宣传品的窝点11处,审查习练“法轮功”的嫌疑人86名,对其中的40名顽固分子进行相应的处罚,其中,逮捕 6人,劳动教养8人,收容教育20人,转外处理6人。 (李文学)
【履行检察院职能】 加格达奇区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工作重心,制定了《加格达奇区人民检察院“严打”整治斗争实施方案》,突出打击重点,成立“严打”整治领导小组,设立由批捕、起诉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严打”整治办公室。是年审查批捕部门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26件193人,同比下降50%和2%。审查后,批准逮捕115件172人,决定逮捕件4人,不批准逮捕17人,不捕率为8%。依法批准逮捕“三类”重点刑事案件80件 118人,审查起诉部门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30件198人,与2001年持平,提起公诉112件163人,报送12件 163人,决定不起诉1件7人,起诉“三类”重点刑事案件76件113人。 (梁怀高)7113
【刑事审判】 区人民法院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和贪污、贿赂、挪用公款、诈骗等各种危害改革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经济犯罪,全年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23件,审结123件,判处罪人犯191人,其中,判处5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43人。法院为未成年人被造人指定监护人2人,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向法律援助中心提出司法救助9次,维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杨传海)
【财政收入】 区财政局一般预算收入为9851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3806万元,占总收入的38.6%,上级补助收入5927万元,占总收入的60.2%,2001年结余收入 118万元,占总收入的1.2%。一般预算支出为 9833万元,其中,各类行政事业支出9526万元,占总支出的96.9%,上解支出307万元,占总支出的3.1%。基金预算收入 554万元,其中,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收入2万元,农业部门基金收入48万元,土地有偿使用收入502万元,其它部门基金收入2万元。基金预算支出为543万元,其中,农业部门基金支出10万元,土地有偿使用支出532万元,地方财政税费支出1万元,年终滚动结余51万元(含2001年结余40万元)。 (冷翠玉)
【税收管理】 国税局全面贯彻依法纳税,从严治队的税收方针,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塑好国税形象,再创国税辉煌”为总体目标,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成立专门税源调查小组,分析税源,掌握税收动态,对“两税”年税额在30万元以上的企业建立重点税源监控网络,加大稽查力度和纳税户的户籍管理,辖区内的税务登记率达100%,全年组织税收收入383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56%,其中,增值税2953万元、营业税 62万元、企业所得税54万元、个人所得税761万元、外商投资所得税5万元、消费税4万元。 (赵晓艳)
【行风“双评”活动】 国税局制定了《为经济建设服务,树行业新风》评比方案,推行文明办税“八公开”和“六制式”服务方式,结合“税收执法年”活动,开展“最佳最差征收窗口”、“最佳最差执法小组”、“为基层服务最佳最差股、室”的三佳评比活动。在加区政府的“双评”工作中,国税局连续三年获得最佳位次。 (赵晓艳)
【规范医德】 区人民医院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制定了《加格达奇区医院医德基本规范》、《反腐纠风十不准五公开的处罚规定》、《服务承诺》及《致广大患者的一封公开信》,开展了“树、比、促”活动,坚持病人至上,服务第一,“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思想换位教育活动,出台了导诊服务,开药挂号,单病种手术最高限价 (首批推出阑尾炎、剖宫产等7种病),病人选择医生,首诊负责,药品及医疗收费公示制度,改变了医疗服务存在的生、冷、硬、顶的服务态度及勒卡红包的现象。是年,医院向社会各界发行风测评问卷 236份,满意卷224份,占总数的95%。 (高 丹)
【计划生育】 区计划生育局为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强了人口问题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 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0.01‰和6.26‰。生育符合政策率,城镇达到99.5%,农村达到99.4%。同年,区计划生育局被省评为2001~2002年度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 (王艳秋)
【社会保障】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落实区委、区政府 “两个确保”(确保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和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 保持社会稳定)的会议精神,为全区离退休职工(企业单位994人、事业单位89人)分别拨付养老金685万元和 125万元,拨付率达100%,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同时对下岗、失业职工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68本,对国有企业的鞋帽厂、针织厂、运输公司、物资公司和新华书店职工286人进行一次性安置。 (佘 保)
【整顿市场】 区工商局坚持“重规范、重教育”的原则,完成地级 “1234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的建设,24小时值班,采取“两级巡查”、“三级网络”的监管方法,实现“小局大所”的管理模式。全年登记个体工商户5008户,私营企业36家,从业人员 2万人,个体户缴纳的税金占财政收入的1/3。查获各种假冒伪劣商品价值10万余元,捣毁黑加工点近 20个,取缔无照业户近百家,终结3个案值大、有代表性的案件,收缴工商管理费占全年计划的2/5。组成3个检查组,采取集中检查、行业抽查,仅2个月时间就补收工商管理费 2万元,收缴罚没款2万元,进一步规范了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深化了市场监管。 (陈 利)
【依法治税】 地税局开展“推进依法治税”活动,严厉惩处一批偷税抗税业户,全年加收滞纳金入库120多万元,处理各类偷抗税业户230余户。采取定额征收与查实征收相结合的办法, 解决了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难题,税收征管步入规范化轨道,税收大幅增加,全年突破200万元。全年入库税收3401万元,超收 381万元。该局被省人事局、省地税局授予先进单位称号,被大兴安岭地委授予“树、比、促”先进集体称号。 (卢立新)
【调整农业结构】 加格达奇区农业经过几年的调整,实现了由种植业占主导型向畜牧业占主导型转变,全区牛存栏数3553头,其中奶牛807头、羊5102只、生猪12600头、禽188955只、澳洲鸵鸟57只、美洲尼古拉火鸟200只、美洲雁400只,肉类总产量1700吨、蛋类总产量1200吨、奶类总产量900吨,牧业总产值2500万元,由占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8%上升到36%。
(屈兴安)
【绿色农业】 区农委在加北乡建成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区,有42栋温室、25栋塑料大棚、1080平方米蔬菜批发市场,生态园区完全按着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反季节叶菜、果菜、花卉、食用菌。当年生产蔬菜15万公斤、食用菌20.9万袋,花卉 2万余盆。小区内还增加了特色养殖笨鸡5000只、鸭5000只、大鹅1万只,产值70余万元。小区内 39个专业户,年均户收入1.8万元。 (屈兴安)
【科技成果】 区科技与信息产业局实施食用菌墙式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栽培平菇、猴头,产量高、无畸形,比常规栽培产量增长5%以上,并在加北乡、白桦乡及6个街道推广 60万袋,产值约110万元,纯利润约70万元。鸡腿菇、滑子蘑在加区引种获得成功。 (赵 超)
【科普之冬】 区科技与信息产业局开展第十四届“科普之冬”活动,宣传推广先进成果和技术,弘扬科学精神,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 14期,700多人次接受培训,播放科技录像片15场次、观看人数达11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80多份、科技信息报300多份、提供科技信息100多条,组织大型科技下乡2次,向加北乡图书馆赠送科技图书1000册。 (赵 超)
【教学改革】 区教育局优化教育结构,建立有效导向机制,制定教学考核和课程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的标准。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相统一,实现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五育”并重转变;由单一的课程结构向多元化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参与社会实践转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创新教学汇报课、课堂教学模式比赛、优秀教学设计比赛,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使全区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工作进展顺利。 (李轶男)
【“阳光工程”】 5月启动了“阳光工程”,成立了 “阳光工程”办公室,对各校上报的特困生、贫困生、临界贫困生进行严格审查,分类归档,实行微机动态管理。在教育系统内开展了“一帮一”、“手拉手”希望工程活动,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救助 1名特困生,共捐资8000多元,各校予特困生减免学杂费142 764元,救助特困生 1646人(次)。确保了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李轶男)
【整顿校风】 区教育局集中整治了“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的违规问题,推行校务公开、教辅用书征订制度,各校严格实行收费审批、收费时公示、收费后家长会沟通制度。通过分别设立举报电话,采取突出检查,集中整治措施,遏制了寒暑假乱办班、乱补课现象的发生。同年4月,对全区78家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不符合办学要求的 18家单位给予限期整改的处理。严格规范审批、招生、教学、收费等事宜,并向学生家生及区内65个企事业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500多张,调查问卷 1000多份,形成了较好的群体教育形象。当年,加格达奇区第四中学进入省级示范初中行列。 (李轶男)
【城市监察】 区城市监察大队加强城市整顿力度,清理违章占道2万多次,没收杆秤6000多杆、其它工具260多件,拆除违章临时建筑物3000多平方米,倾倒残土 50多万立方米,拆除违章牌匾广告1000多块,并抓获乱贴小广告行为7人次,没收各类传单3万多张。 (张宇鹏)
【环保监督】 区环保局加强环境执法工作,组织各类环保执法检查1000多人次,有力地打击了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查处冒黑烟浴池21家,其中,责令停业5家、限期治理6家,并对30家建筑工地的扬尘及噪声污染的违规行为,责令停工处理。开展“环保严打”行动,出动80多人次,检查100多个单位,对20多个违章单位进行处理。 (林 晓)
【筑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筑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由天润有限公司、广毅房地产开发公司等 9个子公司组成,以建筑、房地产开发为核心,集绿色开发、北药开发、生态旅游、林木产品深加工、种殖业等多元化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01亿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各种机械设备256台套。管理人员210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 157人,占管理人员总数的75%,具有中、高级职称的 103人,占工程技术人员总数的65.6%。是年公司被国家认定为二级资质企业,为光彩事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等捐款70万元,纳税1231万元。同年公司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2001~2002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刘先毅)
【卫东街道党建工作】 卫东街道在辖区内开展了“两联一建”活动,即在社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和党建联谊会,在有一定规模、一定数量的党员的社会团体及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街道选派机关7名党员干部包社区党支部,帮助协调、指导督促社区党建及社区建设工作,实现“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员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和明显社会活动效果”。 (蔡国会)
【曙光街道社区服务】 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86件,办社区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身娱乐便民网点46个,使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解决就医、购买日用品、孩子入托等问题,街道还设立1个服务中心、9个服务站,开办了缝纫、编织、烹饪、汽车修理、家电维修等服务业,举办家政学习班,培训下岗职工500多人,安排下岗再就业职工600多人。 (宋雪芬)
【白桦乡】 加格达奇区白桦乡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和畜牧业,兴建 3个绿色基地、两个以良种牛羊养殖为主的畜牧基地,创产值1220万元,占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的62.1%;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年养牛1418头、羊3422只,分别比2001年增长15%和421%,创产值150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工农业总收入 3332万元,同比增长15%;人均纯收入实现2852元,同比增长3.5%。 (郭永生)
【区级畜牧养殖基地】 加格达奇区加北乡幸福村一、四组,利用周边丰富草场和自身多年养牛经验的优势,在区农委、乡政府积极协调资金帮助下,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养殖业,为养殖户引进优质西蒙达尔肉牛,采用人工受精的方式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引进优良的青贮玉米种子,生产青贮饲料。是年,加北乡的两个组有养牛专业户15户,养肉牛205头、奶牛210头、羊2000余只,产值达15万元,被区政府确定为区级畜牧业养殖基地。 (汪 力)
【张桂春婚纱摄影】 加格达奇区张桂春婚纱影楼总部,下设3个分部,现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员工30多名,主要以婚纱摄影为主,儿童摄影、个人写真、外景拍摄为辅。安置下岗职工、待业青年20余人。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公益活动,2002年,向“北极光节”捐款 1.3万元,向哈市工程学院学生捐款500元,长期资助1名特困生到大学毕业,现已资助2000元,几年来张桂春婚纱影楼累计向社会捐款6万余元。 (张桂春)
【宗教活动】 加格达奇区经省、地批准登记宗教活动场所有11处,即:加格达奇念佛堂、加格达奇天主教堂、加格达奇东山基督教会、加格达奇基督教堂、加格达奇红旗基督教聚会点、加格达奇长虹基督教聚会点、加格达奇白桦基督教聚会点、加格达奇曙光基督教聚会点。
(杜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