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
【综 述】 2002年,阿木尔林业局严格按照地区“两会”提出的“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总体要求,围绕“立足六个创新,实现六个突破”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局林产企业总产值实现14 494.30万元,完成年计划14 403.30万元的100.63%;实现利润1095.46万元,完成年计划 735.40万元的148.97%;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完成税金574.30万元。进一步调整生产力布局,撤并一个林场,并将空余房舍建成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基地;林业局和各林场累计投入资金 120余万元,建设生态型规范化标准林场;加大林场改革力度,使责、权、利进一步明确,专业户经营机制日趋成熟;严格执行各项资金管理制度,全年共收缴违纪资金 11.65万元,罚款0.21万元;严格执行各项销售管理办法,木材综合平均售价实现473.47元/立方米,同比提高82.80元/立方米,比计划增加销售收入1656.58万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5项,签约额4284万元;开展创收节支活动,局机关和有关单位费用指标再次压缩2%,年减少管理费用支出80万元;对俄采伐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一批人员与设备于10月顺利过境,开始生产准备作业;职工自营经济形成以天麻种植业和养鹿业为“龙头”产业的多业并举局面,全年产值实现 4671.90万元;增加科技投入,加速技术创新,林产工业产值实现 3624.30万元;加大资源管护力度,杜绝滥砍盗伐、偷拉私运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发生;调整落实处级领导干部防火包片责任制,抓预防、抓宣传、抓“三清”、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深入开展扶贫解困工作, 182户贫困职工在帮扶下实现脱贫;加强局场两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王 浩)
【林场改革】 林业局针对所属 7个林场普遍规模较小、布局比较分散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的现状,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林场生产力布局调整原则, 8月将绿林林场整体并入红旗林场,人员分流、设备搬迁等工作顺利完成,并将空余房舍建成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基地,主要发展天麻种植业和养鹿业,林场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年减少各项费用支出 240余万元。转换经营机制,使其经营逐步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选择较好突破口和启动项目,使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王 浩)
【标准化林场建设】 继续贯彻“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办场方针,加大生态型标准化林场的建设力度,林业局积极组织各林场认真规划、精心运作,先后投入资金 120余万元,对各林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与建设,对环境进行美化与绿化,办公条件得到改善,各林场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 (王 浩)
【对俄采伐】 林业局对俄采伐取得实质性进展, 5月在国内注册成立独资经营的森永公司,并与俄方合作在俄罗斯注册成立合资经营的阿穆尔——加林达有限责任公司。 6月与阿穆尔洲签订20年开发森林资源2000万立方米木材协议, 9月人员和设备输出输入手续全部办完。10月第一批125人、39混合台设备顺利过境。合资公司在俄罗斯阿穆尔洲先后购买 30万立方米森林开发许可证,租赁出材量 160万立方米林地(有效期15年),并且在俄阿穆尔洲加林达施业区购买 5万立方米森林开发许可证用于2003年冬运生产。林业局境外采伐人员已开始生产准备作业,有效解决资源锐减引发的诸多问题,开创国有林业企业直接开展对俄采伐的先例。
(王 浩)
【林产工业】 林产工业提档升级工作加强,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科技创新带动林木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提高,以恒昌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长缨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两大“龙头”,狠抓提质、降耗、增收工作,各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使各林产工业企业逐步达产增效,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充分利用木材剩余物,年加工剩余物能力达3万立方米,长缨木业公司日产胶合板由原来2万立方米增加到 5万立方米,建筑模板每立方米售价由原来1600元提高到1800元,机制空心炭、拼版、集成材等老牌畅销产品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恒昌木业公司2002年集成材一项出口创汇 4.5万美元。加工企业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着眼点,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新产品开发方向,开发出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具有高效益、高附加值和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酒架、杂物架、野餐桌椅、第二代晾衣架等精、特、新产品,安排就业人员上千人。全年林产工业实现产值3624.3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07%。
(王 浩)
【特色种养业】 经过对市场深入调查研究和对各种方案充分研究论证,林业局确定以天麻种植业和养鹿业为职工自营经济重点发展两大“龙头”产业,利用林场撤并后空余房舍作为发展基地,采取灵活筹资和合作方式,天麻种植规模扩大,养鹿数量增长。截止2002年底,天麻种植户16户,栽种5720余穴。养鹿业采取基地养殖和职工分散养殖方式积极推进,2002年春天,林业局投资50万元,圈地13公顷,在已撤并的绿林林场原场址建起一座大型鹿场,并与兴安自彬鹿业公司合作设立养殖分场,养鹿60头。红旗林场两户职工率先引进养殖的10头梅花鹿,年底发展到18头,每户年获纯收入2万元以上。职工自营经济产值实现4671.9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4%。 (王 浩)
【招商引资】 林业局以“走出去、带进来”为原则,创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对引资项目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使活性炭厂、天麻种植、养鹿等引资项目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并积极利用“哈洽会”、“西洽会”、“厦洽会”等有利契机,大力打造绿色、诚信品牌,2002年,全局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5项,签约4284.65万元,其中易货贸易合同8项,签约981.9万元,引资经济合作项目7项,签约3302.75万元。 (王 浩)
【木材管理】 木材生产严格执行林场、贮木场市场化经营管理方案,把生产、造材、销售统一起来,按质取酬,根据木材最终售价支付各生产工序成本和人员工资,实现合理采材、优质出材、高价售材目标, 商品出材率88.9%,优质品率70.8%,经济材比重89.7%,同比分别提高1.3、1.9、1.7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继续坚持 “六统一”、“四不准”办法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规程,建立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增加销售渠道,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价格,对平、滞销木材实行巧销、快销、促销,严肃查处损害企业利益和坑害客户的不法行为。木材综合平均售价实现473.47元/立方米,同比提高82.80元/立方米,计划指标提高75.61元/立方米,比计划增加销售收入1656.58万元。 (王 浩)
【森林防火】 针对春、夏、秋三季干旱、 少雨、火险等级高的严峻形势, 林业局坚持“预防为主、消防结合”方针,突出抓开设防火线、营造防火林带、修建林道等工作,重新调整落实处级领导干部防火包片责任制,主抓预防、重抓宣传、狠抓“三清”,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程度;积极组织各基层单位参与防火工作,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春防戒严期一直坚持到防火期结束,夏防超前部署,秋防提前进入防火戒严期;全年用于防火专项资金 100余万元,彻底改变落后的防火、扑火手段。2002年尽管春、夏、秋三季森防形势严峻,但在防火期内未发生一起火警,夏季火未酿成灾害,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全区评比名列前两名,保持了自1987年以来连续15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王 浩)
【资源管护】 按照建设生态示范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家庭承包管护专业户、林政检查站、防火检查站、公安森保、木材稽查“五道防线”建设,形成有效局域平面立体交叉的林区防护体系,在2001年 2—0干线9个管护站建设基础上,按一站一景标准,把1—0干线13个管护站建成永久性管护房舍,使资源管护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将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林政管理、病虫害防治、动植物保护、林下资源开发、职工自营经济、公路养护、资源培育八项工作紧密结合,使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培育和保护。 (王 浩)
【城镇建设】 林业局投资100余万元,对局机关和宾馆院内进行整修;投资500余万元,全面启动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投资 200余万元,对劳动公园进行重新规划和施工,逐步将其建成能展示林区风采的植物园式公园;对林业局南出口营林处至防火办水泥路两侧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统一规划,按照欧式风格进行统一装饰;各林场都进行了基础设施改建工程,城镇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王 浩)
【三总量】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进行大面积、低强度经营择伐,控制木材采伐总量、销售总量和运输总量。实行限额采伐、全程控制、分类管理,基本上遏制超限额采伐问题,控制木材运输和销售渠道,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杜绝超运、超销现象发生。全年生产木材150 000万立方米,销售木材218 922立方米,全部控制在地区下达计划指标范围内。 (王 浩)
【营林生产】 对1998年至2000年的常规造林、公益林造林共7866公顷进行一次全面补植,经地区营林、天保部门联合检查组检查,全部达到合格标准;人工促进更新完成1500公顷,完成计划的100%,通过自检全部达到合格标准;人工幼林抚育作业面积完成3200公顷,完成年计划的100%;母树林经营500公顷,完成年计划的100%;低质林改造1500公顷,完成年计划的100%;郁闭前抚育13 000公顷,完成年计划的100%;四旁植树33 000株,完成年计划的100%;大苗造林3000株,完成年计划的100%,对2000年完成的12 000公顷更新造林和1666公顷公益林进行补植。 (王 浩)
【旅游业开发】 针对对俄贸易不断做大, 口岸日益繁荣的实际, 林业局探索冰雪旅游(冰雕雪塑、山村雪景欣赏、雪上娱乐、冰上娱乐等)、生态旅游 (森林观赏、界江风光、风情游等)和历史遗存旅游 (雅克萨保卫战战场遗址——古城岛)的旅游价值,请专家团进行反复评估论证,拟在古城岛建立一个高品味旅游山庄,山庄选址及建筑方案已初步设计完成。 8月林业局有3名同志经省旅游局培训,获得导游证书,具备代理对俄旅游业务资格。 (王 浩)
【扶贫解困】 林业局结合“双教”活动,把帮扶弱势群体、解决困难职工生活做为重点,根据职工困难程度不同,制定具体扶贫解困方案,划分责任区,采取节日走访、定期看望、帮助找生活出路等方式,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全局 28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使182户困难职工在帮扶下实现脱贫。单位和个人在帮扶工作中捐助钱物折计人民币 20多万元,长缨贮木场拿出1万元用于帮扶工作,提供 1000平方米房舍用于下岗职工发展种养业。开展“帮扶五百人上岗再就业”活动,帮扶人与被帮扶人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接,落实了帮扶措施。 (王 浩)
【教育卫生事业】 在全局费用单位经费普遍压缩2%的情况下,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林业局用于规范化学校建设投入100余万元,第二小学顺利跨入省级示范小学行列。医疗卫生全年投资 4万余元,对职工进行森林脑炎疫苗注射和碘缺乏病预防,以及乙肝病毒防疫工作;投资200多万元,为职工医院购置 CT一台,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职工社会医疗保险金及时足额拨付243.2万元。 (王 浩)
【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净、美、倡”、“树、比、促”和“抓、送、促”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投资10万余元为林业局映山红女子军乐队添置服装和设备,并聘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专家对乐队进行40多天强化训练,乐队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投资10万余元用于群体性文化活动;投资 7万余元购买中央电视台电影、体育、文艺、电视剧等 4个频道的解码器,使这几个频道没有停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王 浩)
【创收节支活动】 林业局在2001年经费压缩10%的基础上, 2002年,经费指标再次压缩2%,并在营林生产中安排一些抚育任务创收两个月工资,各单位认真按照生产规程进行作业,使扶育作业质量比2001年有了较大提高。这项工作开展,直接减少管理费用支出80万元。
(王 浩)
【党建工作】 林业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开展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三个求新”活动,使党建工作进一步贴近企业发展实际。通过“三个求新”活动,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形成人人重视党建、关心党建、参与党建,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全体党员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注重发挥主人翁作用,促进经济改革顺利进行。以“三个求新”活动为载体,强化教育,提高党建水平,明晰党建思路,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王 浩)
【长缨贮木场党员管理】 长缨贮木场共有党员90名,其中退休、流动党员46名,为了不让一名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贮木场分类加强对这些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对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上,重点加强思想教育,将在本地退休党员分成 4个党小组,并派专人将每期党报党刊送到小组长手中,由小组长负责报刊传阅工作;党总 支提供活动阵地,定期组织过组织生活。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大部分退休党员率先搞起家庭自营经济,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4户;对外出地点固定、且时间较长的党员将其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地党组织,2002年,长缨贮木场为 5名常年在外或已转岗党员办理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王 浩)
【第二小学跨入省级规范化示范学校】 林业局第二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四项策略”。构建隐形教科书——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建起风格各异,寓意积极向上,体现文化氛围的雕塑及画像,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空间,发挥才能和展示自己能力;培养一支创新型、复合型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坚持走科研促教,教研兴校之路,给教师创造条件提高学历,每名教师都有教学研究课题;学校、家庭、社会共建育人环境,学校采取给家长打电话、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详细了解学生在家里学习情况,共同研究制定育人措施,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少年团校,设立“心声之友”信箱,创办“知心朋友报”。通过“四项策略”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顺利跨入省级规范化示范学校。 (王 浩)
【消防大队】 林业局消防大队彻底检修车辆、防护装备和各类灭火工具,适时进入等级备战状态,积极做好扑救各类火灾准备工作。加大对消防重点单位、公众聚集场所监督检查力度。全年检查单位16个,公共聚集场所22个,个体工商户36个,发现火灾隐患85处,当场整改83处,限期整改2处,改善了林业局的消防环境,有效防止各类火灾发生。 (王 浩)
【阿木尔林业局中学】 兴办职普兼容高中,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推行教师考聘制,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定书、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公示、统一填写收费卡、统一检查收费情况。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有效遏制乱收费现象发生;开展“树、比、促”师德建设和“净、美、倡”活动;利用有限资金,修缮校舍、操场、种植花草树木、增添先进教学设备,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王 浩)
【红旗林场职工自营经济】 研究制定三条优惠政策。对选好自营经济项目,缺少资金的职工,林场负责给贷款,贷款利息全部由林场承担;职工在从事自营经济过程中,发生意外损失,林场承担损失资金的30%; 职工从事自营经济时,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经济损失,林场承担50%;三条优惠政策出台后, 极大鼓舞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热情,林场两户职工分别从林场贷款3万元,购买10头种鹿,2002年底发展到 18头,1500多穴天麻种植基地已经完成建设。全场已经形成以养鹿和种植天麻为龙头,带动职工自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王 浩)
【职工医院】 在对全院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和设备更新基础上,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争创“环境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诚信一流”、“业务技术、医德医风双佳”等活动,收到较好效果。职工医院利用培训形式重点学习医护人员道德规范、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对医护人员进行爱院、爱患者、爱岗位的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进行患者满意不满意调查,促进全院医务人员树立严谨求实工作作风,受到患者好评。在道德修养不断提高的同时,全院职工不断进行医疗技术探索,组织技术骨干进行医学难题攻关,2002年,职工医院“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脑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位 73岁硬膜外出血150亳升的患者实施了 “开颅术”;利用“溶栓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已成为职工医院的常规医疗技术;妇产科对治疗不育症研究有较大突破。 (王 浩)
【木材检验大队】 严把产品质量关,制定“三准”(缴库准、支拨准、库存准)、“三不差”(等级不差、径级不差、材种不差)工作目标。改变以往人员统一分配原则,以个人负责制为基点,实行各尽所能、优化组合分配办法,检验小组与大队签订岗位责任承包书,落实岗位责任制,全年做到库存准确,帐货相符,帐帐相符。 (王 浩)
【阿木尔贮木场防火工作】 阿木尔贮木场利用职工早点名和大小会议时间对职工进行防火教育,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简报等形式进行防火宣传,提高全场职工防火意识。建立场办、段队和班组三级防火信息网络,场办、段队、班组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划分防火责任区。对全场防火设备和防火工具进行全面检修,实行专人负责保管。五级风以上天气,机关全体人员停止办公,到各段队、班组及楞头看守。成立50名基干民兵组成的扑火队,做到常备不懈,将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王 浩)
【红旗林场职工生活】 红旗林场党总支把实践“三个代表”与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2002年,林场承担30%费用为职工维修住房,为 90户安装电话的职工每户核销 110元初装费,连续两年为职工核销有线电视收视费,投资改善教学环境和职工就医条件。投资5000元,对场区年久失修的输电线路进行改造,消除事故隐患。
(王 浩)
【青松林场企务公开制度】 青松林场党总支加大工作透明度,在林场设立企务公开栏,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到100%公开,100%真实。在用人用工、营林和主伐生产与承包、招待费、发展党员、提拔干部、自营经济、财务收支、困难补助、油脂材料消耗、目标考核、工资、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综合治理等方面,每季度上榜公开。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反馈,企务公开工作实现好事办好目的。 (王 浩)
【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工作】 林业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纪检简报、办班培训、电化教育、开展载体活动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学习廉政法规,规范从政行为;对新提职的干部到职前由纪委、监察科负责同志就廉洁自律有关问题进行警示谈话;对工作水平较低的三类班子,对基层工作不胜任或自身存在严重问题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有反映和举报,业绩平庸,有不廉洁行为,经查又构不成处分的领导干部,对民意测评中,不称职票达20%以上干部,由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诫勉谈话, 2002年,林业局纪委对18名新提职或有问题领导干部进行警示和诫勉谈话;定期召开局场两级职工代表大会,要求局场两级领导干部在大会进行廉政民主述评,由职工代表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公开;对拟提升或调转的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和离职审计,有严重问题的不搞异地做官。通过廉政制度建设,规范各级干部的行为,强化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王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