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工作
侨联工作
侨联工作
【综述 】 2005年,全区侨联组织加强思想、制度、作风、组织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开展外联、外宣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以“文化交流年”活动为工作主线,拓宽宣传联络渠道,为招商引资工作牵线搭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开展“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征稿活动和“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宣传侨界“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先进人物事迹,3 名归侨侨眷入选《中国侨联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汇编》。围绕“北极光”节、“友好侨联会”等载体开展外宣、联谊、招商工作,发招商引资项目册120余份,召开归侨、侨眷联谊会6次,座谈会4 次。组织侨界企业家参加首届“海外华侨、华人振兴龙江经济论坛”。全年接待来访华侨、华人18人。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定期走访、慰问,协助解决住房、取暖、减税、医疗等方面困难。团结、组织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依据《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开展维权工作,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2005年度地区侨联被评为全省侨联工作先进集体。 (王少霞)
【党员先进性教育】 侨联全体党员根据活动实施方案,完成三个阶段工作任务。学习阶段召开动员大会,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每个党员完成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党课专题发言。分析评议阶段开展征求意见建议、交心谈心活动,自我剖析、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归纳整改内容,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提高阶段把整改工作同促进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巩固和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王少霞)
【基础建设】 从规范侨务活动、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全区侨联系统基础性建设工作。组织实施《全区侨联系统加强基础性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各项基础性数据,实现基础性工作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以省侨联网站开通为契机,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建立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名录,新移民重点人物资料及省内各市、县侨联会员等数据库,提高多样化、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王少霞)
【调研工作】 以“新时期如何加强侨联人民团体的组织建设, 发挥群众工作职能”、“新形势下侨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加强侨联基层组织建设”等为调研提纲,收集资料和提、议案素材,思考如何自觉履行好职责。与侨办联合上报《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撰写《如何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关于全区侨情的调查思考》等4篇调研文章。 (王少霞)
【侨法宣传】 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15周年之际,通过媒体报导、散发“侨法”宣传资料、举办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方式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护侨意识。地区侨联荣获全省“侨法”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宣传《反分裂国家法》,召开座谈会3次,印发宣传资料500余份。 (王少霞)
【参加经济论坛】 参加首届华侨、华人振兴龙江经济论坛和海外华侨、华人振兴龙江项目接洽会。与美国麦迪逊大学李晓磊、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鲁海燕等15名华侨、华人联络,邀请华侨、华人来区探亲、旅游、考察和经贸洽谈。会议期间,宣传大兴安岭地区特色产品、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独特的资源优势。 (王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