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产品经销林木产品经销 【综述】 2005年,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木材经销管理处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贯彻地区“两会”精神,加强销售运输、木材售价和贮木场经营管理。深化贮木场体制改革,推动全区贮木场从“生产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开展贮木场竞赛评比活动,评比出4个标兵贮木场,10 个最佳贮木场,5 个先进贮木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细化原木产品结构, 优先组织优质中小径级材种销售。执行《林木产品销售运输暂行管理办法》,克服铁路运输阶段性紧张给大兴安岭地区林木产品运输带来的困难,取得售价提高的良好成绩。全年经销调运木材43 154车,2 690 894 立方米,完成计划68.7%。其中,原木完成35 027车,2 231 835立方米,占销售总量82.94%,完成计划74.56%;木材综合平均售价516.83元/立方米,同比提高25.39 元/立方米。其中,原木平均售价507.05元/立方米,同比提高27.13元/立方米,增加销售收入6054万元,原木综合合格率98.5%。
(李江宁)
【基础设施建设】 各林业局加大林木产品销售中心(阳光大厅)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投入力度,改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设备。西林吉、塔河林业局改革木材销售货款、铁路运费财务结算办法,建设银行在林业局销售大厅的财务科窗口和铁路车站设置POS 机。用户木材货款和铁路运费通过建行信用卡刷卡方式, 在林业局和铁路办理转账结算业务,即便捷可靠,又提高了办事效率。西林吉林业局在销售大厅设立查询系统,客户通过触摸屏自行查找有关销售情况,直接了解到贮木场库存情况。 (李江宁)
【优质服务】 各林业局坚持优质服务理念,按照“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体化管理”运作模式,以“诚信敬业、客户至上、务实高效”为服务宗旨,规范行为,强化责任,达到办公程序标准化、业务办理透明化、各种手续简便化。健全完善销售大厅规章制度,对大厅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定期召开用户座谈会,由用户评定和监督大厅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工作业绩,树立木材经销系统窗口良好形象,为客户创建良好的营销环境。 (李江宁)
【木材价格管理】 加强木材价格宏观调控,全区木材价格管理一盘棋。塔河、图强等局执行林管局最低限价制度,对大小客户一视同仁,不搞大额优惠销售,制定价格时,缩小产区和销区价差,企业获得较好效益。依据铁路运输形势,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制定木材最低限价,全年调整木材价格6次。原木平均售价507.05 元/立方米,同比提高27.13 元/立方米。其中,塔河局原木平均售价593.84元/立方米,同比提高64.52元。阿木尔局原木平均售价582.55元/立方米,同比提高72.53元。西林局原木平均售价552.73元/立方米,同比提高17.29 元。图强局原木平均售价539.93元/立方米,同比提高46.33元。 (李江宁)
【网络建设】 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搞好网上木材销售。采取科学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在销售过程中加强电算化、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开发和完善货源、产品结构、库存、木材价格、计划审批、请配装车和铁路运杂费等各种信息软件管理系统。西林吉林业局建立林业局长、主管局长、木材科、检验大队、贮木场多点相连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建立木材开令、请配车、木材价格、划拨数字化网络查询系统,达到数据共享,公开透明,相互制约。呼中林业局开展网上促销工作,外地客户通过网上查询、电话联系等方式咨询木材交易具体事宜,双方达成一致后,对方不来人,汇款到林业局财务账户,林业局按对方所需材种树种全程实行无偿代办,全年销售平饶、涿州等地木材5000立方米,销售额260多万元。 (李江宁)
【增加产品品种】 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西林吉、塔河、新林、十八站、图强等林业局加强对京、津、辽宁、山东、河北、山西等主要销区的市场调研力度。根据销区市场大径材售价偏低不走货,中小径特别是优质落叶松原木、坑木、檩材旺销,销区价格较高的实际,优先组织优质中小径级材种销售。细化原木产品结构,在场存条件允许情况下,增加结构数量。塔河林业局原木产品8大类52个品种,新林林业局49个品种。 (李江宁)
【促销工作】 塔河、韩家园等林业局根据市场需求,在稳定销售基础上,增加了订制材的生产和销售,比同树种、同材长、同规格每立方米售价提高60元。对造材剩余物实行拍卖销售。十八站林业局拓展林木产品销售新途径,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4 月举办第二届拍卖会,共拍卖剩余物3837立方米,以265元/立方米成交,比原计划多收入31.8万元。
(李江宁)
【运输管理】 控制销售总量和运输总量。按照集团公司年度销售计划,强化木材运输计划管理,严禁超量运输。执行《林木产品销售运输暂行管理办法》,控制乱收费,维护林业集团公司整体利益。坚持公开批办运输计划制度,遏制无计划装车。运输计划批办由集体研究决定,实行预分配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根据各林业局年度销售运输计划及铁路部门下达的运输计划数量、流向,按比例均衡下达各林业局计划批办数量。各林业局按计划分配数额报批月份运输计划,杜绝了无效计划,提高了计划兑现率。加强与铁路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多次赴哈尔滨铁路局就铁路运输、增加铁路运量等事宜与铁路部门协商,协调解决运输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产品顺畅外销。与塔河车务段建立了林铁联合例会制度。 (李江宁)
【贮木场竞赛评比】 2005年,开展全区贮木场竞赛评比活动。各林业局落实林业集团公司《2005年贮木场竞赛评比活动方案》,结合本局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评比出西林吉、盘古、图强和新林4个标兵贮木场,韩家园等10个最佳贮木场,阿木尔等5个先进贮木场。全区贮木场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北部局好于南部局,一局多场中,塔河和新林两个林业局场际差距小,发展比较平衡。 (李江宁)
【完善贮木场经营管理】 建立和完善贮木场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 推动全区贮木场从“生产管理型 ”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西林吉、图强、塔河、 呼中等林业局重新修订《贮木场各项工作管理细则》、《贮木管理工作奖罚办法》、《贮木场百分考核标准》。塔河林业局加强贮木场规范化管理,配齐局、 场、 段三级质量管理人员,采取“五统一、一考核”和“局月考核、场旬考核、段日抽查”办法,达到全员管理并兑现奖惩。西林吉贮木场重新修订产品质量、合理造材、燃料、材料等30余项管理制度,按工作岗位制定量化目标和质量考核标准。 (李江宁)
【原条储备】 各林业局结合资源状况调整产品结构。 呼中林业局增设落叶松3M6—18CM小径级原木、4M16—18CM精选坑木、4M20—22CM特优原木。塔河林业局根据树种多、木材资源质量不同的特点,做到4个细化、1个利用。即细化树种、细化材种、细化材长、细化径级,充分利用墩根和梢头木。冬运生产期间,西林吉、韩家园等林业局增加了原条储备。2005年,西林吉林业局贮木场储备原条7万多立方米,夏季造材销售比冬季生产时销售每立方米增加20元,增收140万元。 (李江宁)
【质量管理】 各局、场注重产品质量管理,狠抓原木产品质量。西林吉林业局制定《冬运生产质量奖罚实施方案》,确定冬运生产主要考核指标,对伐区作业、原条运输、贮木场造材等做出具体要求。塔河局木材科坚持每周质量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图强、韩家园等林业局加大质检小组管控力度,实行场质量管理小组、质检股、检验队以及工段、班组、个人两个“三级管理”,把产品质量各项目标与工资、奖惩挂钩,落实到各个层面的每个人头。瓦拉干贮木场在各生产工段设立质量管理揭示板,对每天质量问题责任人进行公布。
(李江宁)
【机构设置】 2004年12月,林木产品经销总公司改称木材经销管理处,为林管局职能处室,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木材经销管理处设3个职能科。 (李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