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合作管理
信用合作管理
信用合作管理
【综述】 2005年,大兴安岭地区农村信用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支农、揽存、抓降、增效、控案”工作目标,坚持一手抓经营、一手抓改革,办事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全内控制度,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存款增长及贷款投放突破历史最好水平并实现盈利23万元。各项存款余额43 259万元,同比增长23%;贷款余额26 017万元,同比增长6.8%。不良贷款1327万元,不良贷款率5.1%。股金2760万元,同比增长6.2%。年末,农村信用社办事处下辖10个信用社、7个信用分社、11个代办点。员工215人。 (李春民)
【存款工作】 全区农村信用社把存款工作列入经营之首。加大存款考核力度,强化吸收存款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档次,协调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中间代理业务,促进各项存款持续增长。各项存款余额43 259万元,当年新增8161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企业存款8808万元,新增1779万元,增幅25%;个人储蓄存款余额34 451万元,新增6382万元,增幅23%。
(李春民)
【贷款管理】 贷款余额26 017万元,同比新增1782万元,增幅16%。 存贷比1:0.6。其中,支农贷款6115万元,同比增加633万元,增幅12%,其他贷款19 902万元,同比增加1149万元,增幅6%。是年,发放支农贷款7602万元。利用票据值换不良贷款2111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327万元,占贷款总额5. 1%,同比减少2649万元,降幅67%。办事处派5名信贷人员参加省信用联社贷款管理培训班,结业后,在加区联社进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试点工作。 (李春民)
【支农工作】 坚持为“三农”服务经营为宗旨,贯彻执行“以农为本、与农同耕”的经营思想。加大支农投入,改进服务手段,发挥信用社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月17日,在塔河县依西肯乡召开全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现场会, 总结推广依西肯信用社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支农工作先进经验。各县、区信用社发扬“背包下乡”的优良传统,深入各乡镇村屯了解农民贷款需求,掌握支农头寸,累计发放支农贷款7602万元。其中,农户联保贷款3399万元;小额信用贷款177万元。 (李春民)
【股金管理】 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契机,加大联社、信用社增资扩股宣传工作力度。办事处召开增资扩股工作会议,讨论改革股权结构,增加投资股占比,调动增资扩股的积极性。年末,农村信用社股金2760万元,同比增加163万元,其中,资格股2291万元,投资股470万元。
(李春民)
【人事管理】 贯彻落实增效,优化员工队伍的劳动人事制度。制定《员工考核办法》,对4个联社的10名基层领导干部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制定《岗位轮换制度》、《亲属回避制度》,对员工进行岗位轮换,亲属回避,干部交流。12月,联社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完成。对农村信用社员工进行岗位轮训和年度考核,对3名考试、考核不及格者限期补考。通过省联社统一笔试、考核,从30名竞聘人员择优录取5名青年员工充实管理队伍。 (李春民)
【安全保卫】 制定《信用联社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对辖内10个信用社、7个信用分社,11 个代办站签订“三防一保”责任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保卫责任制。 全年开展四次全面安全保卫工作检查,堵塞安全隐患21项,下达整改通知12项。漠河县联社安装远程监控设备。完成保安护卫队的组建工作。全年无安全案件发生。 (李春民)
【内控建设】 3月24日,办事处对2004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决算真实性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结果在信用社工作会议上通报。制定《稽核工作细则》,4 月,举办稽核人员培训班。通过稽核检查,堵塞信贷管理漏洞,遏制新增贷款不良化。规范各级信用社经营行为。检查岗位轮换、亲属回避,干部交流等制度执行情况。处罚有关责任人51人,罚款4990元。(李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