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经济管理
非国有经济管理
非国有经济管理
【综述】 2005年,地区中小企业局秉承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履行工作职责,依法行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了全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年初,编制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十五”发展规划,对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进行规划,把握住生态型林区优势,引导、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重点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绿色食品业、北药开发、木材深加工、旅游业、矿产业,变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为经济优势,对优势和龙头企业在资金、政策、科技、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年内,建立健全党务、事务、政务、业务在内的50多项规章制度。筑安集团白沐阳获得省杰出企业家光荣称号,加格达奇区被评为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区。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实际完成221 114万元,同比增长7.0%;实缴税金7712万元,同比增长16.0%;非公有制经济总户数增加到31 404户,同比增长2.3%,其中私营企业户数增加到603 户,同比增长5.6%;从业人数增加到 90 451人,同比增长2.5%,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7 836 人,同比增长10.0%。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07 547万元,同比增长11.7%;营业收入实现118 505万元,同比增长12.2%;税收完成3327万元,同比增长14.3%;利润完成4083 万元;同比增长13.8%;增加值实现31 071万元;同比增长11.4%。 (闫鸿鹄)
【科普之冬】 1至3月末,全区乡企系统和非公有制经济中组织开展第十七届科普之冬活动。地区中小企业局健全领导机构,明确分工,制定方案,对工作提出了要求,创造出乡企和非公有制企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科普之冬活动的良好氛围。加强督导和合作,履行好组织、指导、协调、综合、检查的工作职能,系统内各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 不走过场, 不做表面文章。系统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市场经济培训、 组织科普大集等活动,35家乡企和私营参加科普大集,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余份,参展产品40余种,产品现场交易额达数万元,促进了交流与合作。地区中小企业局科普之冬活动被地区科普之冬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先进集体,获金桥奖。 (闫鸿鹄)
【新产品开发】 引导企业走“校企联姻”道路,邀请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员来区帮助兴安有机食品公司、富林公司、绿源公司等几户企业谋划项目,研制开发新产品。研制开发出的黑耳康源复合软胶囊、珍宝冲饮、芪蜂胶囊、芪蜂桂花茶等几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松涛鹿苑研制的鹿补口服液获得黑龙江省乡镇企业科技效益一等奖。兴安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富林公司、绿源蜂业、松涛鹿苑4 户企业被评为首批全省非公有制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加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协调省局为北奇神生物工程公司争取到免费做食品安全认证,中环联合(北京)认证有限公司派人来区2次,为公司认证工作提出建议和整改措施,顺利通过验收, 北奇神生物工程公司为黑龙江省有机食品试点单位。 大兴安岭地区与省内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创办3 个非公有制企业科研机构,即塔河食用菌科研所、北药科研所、绿源蜂业有限公司创办的绿色食品科研所,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闫鸿鹄)
【民营科技企业建设】 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引导民营企业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从粗加工型向科技型、外向型发展。通过整合资源、集中财力、物力、扶优扶强,发挥龙头带动优势。2005年底,大兴安岭地区民营科技企业达40户。 (闫鸿鹄)
【资金扶持】 缺少资金成为制约大兴安岭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瓶颈。地区中小企业局多渠道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好、还款有保证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投入,向省中小企业局推荐筑安集团、大山公司、盛业粉煤灰科技公司贷款担保项目三项,仅为大山公司就协调贷款1000万元。还对优势企业实行重点扶持,贴息贷款项目向企业倾斜,为筑安集团、大山公司、富山实业公司等6户企业争取资金110多万元。 (闫鸿鹄)
【人才扶持】 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中国中小企业网上人才招聘活动,华洋公司、筑安集团、绿源蜂业、鹏大饲料等10余户民营企业参加活动。组织华洋公司、绿源蜂业、北奇神生物工程公司、北极木业、图强林业局、新林产业发展部等6 户企业参加全省人才交流洽谈会,引进人才22人。 (闫鸿鹄)
【教育培训】 推荐北奇神公司、商贸公司、塔河顺天木材加工厂等企业8 名企业家代表参加中央党校培训班,组织兴安食品有限公司、绿源蜂业公司的2 名企业代表赴深圳参加非公有制企业家高级研修班, 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家代表参加省举办的各类培训。 指导系统内各县(区)局在当地开展培训,培训350多人,提高了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闫鸿鹄)
【制定优惠政策】 2005年,根据国务院和省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精神,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拓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空间,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在财税政策、科技与人才、深化改革、发展环境等方面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闫鸿鹄)
【热线电话】 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热线电话,倾听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接受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受理企业举报和投诉, 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搭建企业维权平台。热线电话的开通,密切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的联系,畅通非公有制企业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渠道,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 (闫鸿鹄)
【产业结构调整】 地区中小企业局从“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战略思想入手,编制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十五”发展规划,对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进行规划,把握住生态型林区优势,引导、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重点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绿色食品业、北药开发、木材深加工、旅游业、矿产业等6 大产业,变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为经济优势。对优势和龙头企业在资金、政策、科技、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 (闫鸿鹄)
【招商引资】 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加各种经贸洽谈和招商活动, 参与组织华洋公司等7户企业赴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参加“哈洽会”、“绿博会”、“对俄贸易洽谈会”、“农博会”、“中博会”等经贸洽谈会。仅在“哈洽会”上,全区民营企业签约额5.9 亿元。新林区的“樟子松”牌黑木耳获得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唯一指定产品。新林区在北京建立了大兴安岭绿色食品(北京)交易中心,成为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打入外埠的中转站。是年,新林区引进黑龙江省木材精深加工企业盛兴集团,2005年到位引资额1.6亿多元。 (闫鸿鹄)
【行政执法责任制】 2005年,行政执法工作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加强执法机构建设,初步建立起机构设置较合理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行政执法体系,壮大了执法队伍;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大兴安岭地区乡镇企业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大兴安岭地区乡镇企业行政错案追究制度》、《行政复议工作制度》等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许可法》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两法一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企业自觉增强守法意识、维权意识,为大兴安岭地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纠正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切实维护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在2005年行政执法责任制检查考评中,地区中小企业局获得优秀。
(闫鸿鹄)
【行风评议】 2005年,地区中小企业局首次被地区纳入政风行风评议参评单位。中小企业局通过新闻媒体和地区行署网站,公开向社会各界做出承诺,公布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参加“行风热线”直播节目。7月23日, 地区中小企业局组织职工参加地区纠风办与地区电视台联合开办的“行风热线”节目。主要领导座客直播间,介绍中小企业局主要职责、工作范围、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在政风行风建设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共接进11个热线电话。有涉及政策性的,有提出建议的,有咨询问题的,对每个热线电话都当场做解答。对“行风热线”节目未能接入直播间的群众电话,按规定时限予以答复,及时进行反馈。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声。 (闫鸿鹄)
【调研工作】 组成调研组,深入一线,了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卫生、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成地委行署交办的专题调研课题《大兴安岭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养蜂业发展情况》、《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状况》等,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闫鸿鹄)
【专题推进】 漠河北极木业受运力紧张影响,产品造成积压,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和资金周转。地区中小企业局协调有关部门,为企业解决120 个车皮,缓解了企业运力紧张的问题。2005年,成立全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行署主要领导任组长,26个职能部门参加,地区中小企业局为牵头单位。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好各部门,形成抓专题推进的合力。
(闫鸿鹄)
【舆论宣传】 2005年,创办《大兴安岭中小企业》简报,在《黑龙江经济报》上开辟专版,免费为筑安集团、兴安有机食品、绿源蜂业、北极木业、松岭一木、松涛鹿苑等7 户企业做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抓住当前工作中的热点、反映工作中的亮点、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宣传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非公有制经济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性、苗头性、动态性的信息服务。筹建大兴安岭地区中小企业网站,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搭建起信息服务平台。 (闫鸿鹄)
【帮扶工作】 开展献爱心,帮扶解困工作。为印度洋海啸捐款420元 ,两次为救助患特殊疾病的病残儿童及中小学生捐款1060元,为帮扶对象白桦乡东山村捐赠书籍、电子琴和电脑等物,全年共4000余元。 (闫鸿鹄)
【自身建设】 局机关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局领导担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通过互联网、设立政务公开栏、下发文件、会议公开等形式,公开政务。建立健全申报贷款贴息项目工作制度、科技成果等科研项目的申报制度、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党务、事务、政务、业务在内的50多项规章制度, 发挥制度约束力,做到有章可循, 照章办事,减少和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闫鸿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