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



  【综述】 2005年,行署、林业集团公司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林业局的工作思路和地委、行署总体工作部署,执行“严管林”方针,以采伐限额管理为中心,加强森林采伐管理、林地保护、木材经营加工管理、木材运输管理、林政案件查处、森林资源监测监督等工作,推进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能力建设,深化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较好完成了全年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在2005年全区党政干部大会上,行署、林业集团公司与各林业局签订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状,做到目标、责任、措施三落实。各林业局、林场将任务分解细化,确定了主要领导负全责的森林资源保护任期目标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完成2005年森林资源统计报表工作。完成 “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和十八站林业局72.3 万公顷的二类森林资源调查任务,完成国家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是年,全区取缔违法违规木材加工企业58家,查处各类涉林涉木案件278起,收缴木材1034立方米。            (苗德水)
  【改革试点】 开展全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西林吉国有林管理分局围绕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显著成绩。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西林吉国有林区伐区管理办法》、《西林吉国有林区木材运输管理办法》、《西林吉国有林区林下资源经营管理办法》等10项管理办法、6项管理制度和30 余种工作记录,实现制度完善和创新;坚持稳步推进,协调发展,通过与林业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检查制度、联合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方式,正确处理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加强了森林资源管理。
                                   (苗德水)
  【调查设计管理】 强化调查设计管理,把好资源管理第一关。2005 年,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加强三类调查设计队伍的思想、制度和能力建设,突出优质高效,强化责任意识,三类调查设计质量逐年提高。在伐区管理上,执行林木采伐许可证上山制度,强化伐区作业质量和新成林资源的验收管理。通过整章建制、业务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和效绩考核,加大资源验收力度,建立制约机制,提高了全区的资源验收管理水平。           (苗德水)
  【规范木材加工秩序】 本着保护合法、打击非法、鼓励和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的工作目标,采取各林业局自查和地区抽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设立条件、建厂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不具备加工条件和加工能力以及违法经营的加工企业,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全年取缔违法违规木材加工企业58家,加工厂数量由323家下降到265家。处理监管不力驻厂监督员29名,其中,批评教育15人,罚款2人,行政处分4人,开除公职4人。
                                   (苗德水)
  【专项行动】 按照国家林业局、公安部总体部署,成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 纪检监察、宣传部、检察院、公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区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领导小组,4至6月,以违法木材加工、重大违法占用林地、企业行为造成的森林资源案件和团伙盗伐林木等案件为重点,组织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查处各类涉林涉木案件33起,其中,林业行政案件24起,刑事案件9起。刑事拘留19人,逮捕11人,行政处罚31人。2005年,全区资源林政和木材稽查部门查处各类涉林涉木案件278起,其中,林政案件144起,收缴木材1034立方米,行政处罚163人;木材销售稽查案件134起,处理违规违纪人员271人。                                 (苗德水)
  【征占用林地管理】 通过宣传、主动服务、严格检查、专项整治等措施,全区依法保护、使用林地意识和行为增强,各类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审核率和森林植被恢复费收取率大幅度提高,毁林开垦、 乱占林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呼塔公路、呼中自然保护区的中国北方林生物多样性定位监测铁塔占用林地、国道111线大杨树至白桦排公路、大兴安岭地区GSM八期工程、兴安桥铁矿探矿占用林地、新林至塔河输变电线路等重点工程全部依法办理了征占用林地审核手续。5 月份开始,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牵头,地区农委、加林局、规划院、加区等为成员单位,完成岭南127万亩农地的全部清查工作。                (苗德水)
  【铁路木材检查站】 11月5日,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在加格达奇火车站内成立了铁路木材检查站,加强对铁路木材运输的整车管理,控制法人超采和超限额采伐,防止经济效益流失。
                                   (苗德水)
  【森林资源管护】 对森林资源实行“三道防线”管护。 建立以木材检查站、家庭管护站和专业人员机动巡逻为主的“三道防线”,设立441 个管护站,管护经营户3766户,管护人员24 957人,林业用地实现管护“全覆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区经济,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森林资源管护模式。统一印制了森林资源管护承包合同书,林业局与林场、林场与管护站、管护站与管护员签订管护承包合同,把管护人员责任、目标落实到山头地块;结合林区特点,按照适种则种、适养则养、适采则采的原则,鼓励、引导管护人员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山副产品采集、加工等非林非木产业,延长产业链,职工自营经济得到发展。                     (苗德水)
  【普法宣传】 7月,开展林业普法宣传月活动,向全区邮政局、配货站、铁路车站和过往运材车辆发放《依法经营凭证运输》宣传单10 000份,向林场职工、工段、作业组和重点地段农户发放《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宣传单20 000份。向通县公路指挥部和岭南、呼玛等地农户发放《林地是林业发展的根本》宣传单10 000 份。8月,开展全区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林业法制教育和普法学习月活动,全区受训领导干部1790人。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举办4 期执法培训班,各林业局资源科长、林政科长、木材检查站站长及驻各林业局监督办执法人员参训。         (苗德水)
  【全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 11月4日,召开全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王金满副专员对“十五”期间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作简要回顾,总结了目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时期资源林政管理工作提出工作重点和要求。                     (苗德水)
  【机构设置】 2004年12月,林业集团公司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办公室与资源林政部合并为林业集团公司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保留行署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牌子。内设办公室、政治处、财务科、资源科、运输科、林政科、林地林权科、设计科、验收科9个科室。核定行政编制27名,工勤编制2 名。政治处主任为副处级。成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中心,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局所属科级事业单位,核定林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名。地区林政稽查大队编制不变,为14名,内设机构调整为森林采伐利用稽查科、 管护稽查科、 木材运输与销售稽查科,增加副大队长(正科级)1职,科长(副科级)1职。                   (苗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