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科技管理

科技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





  
  ●全区10个科技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和省级科技立项
  ●全区第十七届科普之冬参加活动3.2万人次
  ●气象服务为全区防灾减灾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抗震设防纳入全区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高淀粉马铃薯“中大一号”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大兴安岭嫩江源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地区批准立项
  ●森林经营技术推广站良种基地通过国家验收
  ●全区北药开发实现总产值3亿元同比增222.65%
                    科技管理



  【综述】 2005年,地区科技与信息产业局以落实地区“两会”和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围绕“建设一个生态科技支撑系统,创建一个火炬基地,抓好一个数字林业示范工程,培育三个特色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工作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13 项,开发新产品15 个,全区民营科技企业由2001年的21户发展到40 户,有4户企业通过省科技厅认证,步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每个企业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启动实施数字化林业局示范工程项目,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企业4户,其中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户。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立项支持的项目10个,获得项目资金160万元。地区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被省科技厅授予2004至2005 年度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组织奖荣誉称号和“十五”时期全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被省信息产业厅评为2005年度全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薛海会)
  【创建火炬基地】 确定韩家园林业局为科技示范样板局,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推进工作,主管副局长带队3次深入韩局进行调研,帮助韩局完成《火炬基地规划》和项目建议书, 通过专家评审论证,上报省科技厅,部分项目开始实施。             (薛海会)
  【数字林业示范工程】 确定塔河林业局为示范样板局,完成塔河数字化林业示范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塔河数字化林业示范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进行论证。7月1日,塔河数字林业示范局建设项目全面实施,9 月末,完成机房装修、网络及服务器等硬件的安装、调试,全部通过验收。营林、资源两大林业专题和社区、科技、财务3个管理系统进入实质开发阶段。                (薛海会)
  【特色养殖科技示范推广】 狐、貂、兔品种改良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养殖信息化管理软件已投入试应用。完成牛胚胎移植18个,用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90 5头,通过招标确定科学养牛核心样板户1个。                          (薛海会)
  【绿色食品种植示范推广】 选育食用菌新品种2个,推广食用菌良种5个,推广了食用菌基料代用技术。在加区、塔河、呼中、松岭及呼玛5 个生产基地进行以技术规程为载体的先进技术示范推广。良种选育基地、繁育基地起到较好的技术示范推广和保障作用。全年生产食用菌1.1亿袋。                              (薛海会)
  【农业关键技术应用与推广】 在大豆新品种选育上,引进大豆良种2至3个,进行大豆种植技术标准化及行间覆膜技术推广,大豆标准化种植5万亩,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推广2万亩。编制了马铃薯、小麦种植技术规程。                     (薛海会)
  【信息化建设】 2005年,在丽雪、恒友、北奇神药业和筑安等4 户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4户企业的ERP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中。组织恒友和丽雪公司对企业信息化情况进行自查,9 月20 日在齐齐哈尔市通过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验收。 编写完成《大兴安岭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         (薛海会)
  【扶持民营科技企业】 对全区40户民营科技企业进行清理整顿。2005年,新增2 户民营科技企业,21户通过验收,深入17户由于距离较远、证书副本丢失等原因暂未年审的企业,现场办理年审。从全区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的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示范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兴安有机食品公司创产值150万元,其中黑木耳冲饮产品上市后给企业新增产值50 万元。自彬鹿业创效益200万元,其中鹿花盘、鹿胎素产品创产值50 余万元。与省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鹿鞭软胶囊产品,现已加工出产品小样。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合作开发鹿骨粉软胶囊,产品正处于小试阶段。鼎俐公司的火鸡骨胶原产品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中。           (薛海会)
  【科技普及推广】 5月,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为主题,开展科技周活动,采取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和书籍、出动宣传车、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宣传。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设立咨询台进行讲解,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发放资料3000多册,发送宣传优质大豆、小麦种植技术,绒山羊养殖、养狐、养鹿、养犬、林蛙养殖、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光盘20余套。在三县二区建立10个“奔小康科普图书室”,为农民学习科学知识提供场所和书籍。全年出动宣传车80多辆(次),解答咨询5.1 万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87次,培训农民37 678人,推广普及实用技术25项,举办科技成果推广现场会4次,举办科技大集3次,举办科普展3次。                   (薛海会)
  【争取资金】 围绕全区经济发展中难点、热点问题,组织申报国家林业局和省科技厅科技项目18个,争取科技经费支持,已确定项目10个,获得项目资金160万元。  (薛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