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师资队伍】 全区教职工6853人,其中小学3463人,初中2057人,普通高中783人,职高439人,成人中专111人;专任教师5185人,其中小学2734人,初中1581人,普通高中583人,职高202人,成人中专85人;高级职称286人,中级职称1644人,初级职称738 人;本科学历以上(包括本科)1796人,专科学历2491人。 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4%、96%、86.1%。 (王怡敏)
【救助弱势群体】 行署教育督导室两次组织专人对 “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进一步完善对家庭困难学生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对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全年共为11 442人减免杂费80.4万元,为12 629名贫困学生提供总额118.4万元免费教科书,为2167名学生发放总额24.6 万元生活补助。对考入本科的特困家庭学生62人发放补助金31万元。全区政府救助(包括住宿生和住宿特困生补助)10 726人次,金额326.0万元;社会救助13 176人次,金额62.9万元;师生救助4359人次,金额28.7 万元;领导包扶2517人次,金额33.5万元;减免杂费16 355人次,金额108.6万元。总计救助47 133人次,救助金额559.6万元。至年末,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为0.6%,较好地实现“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王怡敏)
【政府教育督导】 2005年,新林区的“双高”普九工作、塔河县和呼中区的县区政府教育工作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检查验收,地区先后四次派人分别深入新林、塔河、呼中进行检查指导,按照评估方案和标准,逐条逐项对照分析,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迎检工作。10月,新林、塔河、呼中顺利地通过检查验收,塔河县被评为先进县。(王怡敏)
【中小学督导评估】 5 月中旬,组织相关人员对育才中小学进行综合督导评估。通过评估,指导学校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发挥督导评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在制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基础上,6 月中旬,对松岭和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王怡敏)
【规范化学校建设】 继续实施名校牵动战略,把创建名校与规范化学校建设结合起来,年初制发《关于实施名校牵动战略的意见》 ,统筹规划全区名校创建工作。 在投入上重点倾斜,并向国家和省争取3694.4 万元教育专项资金, 进一步改善全区的办学条件。重点指导加区一中、塔河二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创建工作。发挥地直学校龙头、示范作用,实验中学、育才中学、育才小学分别牵头召开高考信息交流及学科备考工作会、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交流研讨会、写字教育等级评定研讨会。年底,对全区30所中小学、2 所幼儿园规范化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其中松岭一中、新林大乌苏一小、呼中一小等10所学校通过新一轮规范化合格学校验收。加区一小、呼中碧水中学、图强幼儿园等15所学校、2所幼儿园基本达到省级示范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标准。全区规范化学校达96%。 (王怡敏)
【招生工作】 2005年,全区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3378 人,其中理工类1836人,文史类1204人,体育类97人,文科艺术类215人,理科艺术类26人。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共计录取2528人,本科录取1121人,专科录取1407人。初中高职(中专)、高师(中师)报考750人,经过考试录取615人。成人高考报名 831人,经过考试录取 738人,其中本科录取408人,专科录取330人。高等自学考试报考6307 人,自考毕业522人。 (王怡敏)
【高考文、理科前三名】 全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理科前三名分别是陈黄山(682分,清华大学)、张凯(668分,浙江大学)、邢恩铭(648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前三名分别是孟凡斌(621分,中国人民大学)、刘璐(614分,上海财经大学)、荀阔(603 分,西南农业大学)。 (王怡敏)
【德育工作】 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德育基地的开发建设力度,组织编写《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校园童谣集》和《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德育基地简介》校本教材,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以“建和谐校园、增强环保意识”为主题的科技节、以“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观地区资源馆。10月,在呼中召开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加区一中、育才小学等七个单位进行交流,提高了全区德育工作水平。9 月中旬,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大兴安岭地区作为大会经验交流的三个地市之一,以“凸显地域和时代特色,升华高寒禁区精神”为题进行经验介绍。 全区有8个单位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16人荣获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6人被授予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王怡敏)
【三文明活动】 继续开展“争创文明学校,争当文明班组,争做文明学生”活动。按照地委、行署关于“打造冰雪基地、管乐之乡”的要求,结合新课改理念,进一步完善评选条件和办法,共评选出地级文明学校22所、地级文明班级43个、地级文明学生66名、地级三好学生73名、地级优秀学生干部35名,并将活动情况通报全区。 (王怡敏)
【科技节】 从3 月起,地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以保护环境,热爱林区、构建和谐兴安为内容,以“我为林区添新绿”为主题的第六届科技节活动。各中小学校为学生提供活动设备和场所,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创作,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注重合作,创作许多水平高、质量好的作品,充分展示学生的创作潜力和创造才能。11月,对144 件学生作品进行认真的评比,根据作品的类型评选出书画类一等奖4名、二等奖11名、优秀奖48 名;手工制作类一等奖5名、二等奖12名、优秀奖31名;调查报告和手抄报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 名、三等奖17名;摄影和演示文稿制作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3 名、三等奖3名。其中塔河县、新林区和韩家园林业局教育局(科)组织活动效果好,学生作品质量较高,获得科技节活动的最佳组织奖。 (王怡敏)
【信息技术教育】 对各地信息化情况和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指导, 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牵动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大兴安岭教育网全面改版,增加网上办公、教育资源和视频会议三个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初步完成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北大附中、小学的远程教育资源全面向大兴安岭地区开放,名校教师走进林区的课堂,并开发本地的教育资源,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新的动力。加大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力度,先后举办“全区教育系统政务信息化培训班”、北大附中(小)远程教育网应用知识讲座、全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材培训班、全区首届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基本技能展示会、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展示会,近300 名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的师资水平以及广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王怡敏)
【“同创电脑杯”大赛】 10月15 日,在育才中学举办“同创电脑杯”全区首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在各地初赛的基础上,呼玛、塔河、漠河等10个单位共33名选手参加决赛。地直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加区和漠河县荣获团体二等奖,塔河县和呼玛县荣获团体三等奖,漠河县、新林区和十八站林业局分别荣获优秀组织奖。育才小学王安琪、十八站阳光中学李云鹏和大兴安岭实验中学李哲分别荣获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第一名。 (王怡敏)
【冰雪和管乐教育】 全区各地不断加大投入,认真开展教学。地区教育局创新工作思路,统筹安排,加强督促检查。3 月、4月、9月先后三次对各地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总结并推广呼中区的典型经验。先后举办全区体育教师轮滑及冰雪活动课堂教学理论培训班、全区第三期管乐教育师资提高培训班,对全区近百名艺体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1 月末,举办第六届运动会速滑比赛暨全区中小学生速度滑冰、滑雪表演比赛,整体成绩有大幅度提高。在全省滑冰和艺术比赛中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6月,1800 名管乐选手参加全区中小学生管乐比赛。全区各地用于“两项活动”的资金达1329万元,购买冰刀13 788副,平均每 4.6名学生一副冰刀;滑雪板906副,以黑管、萨克斯、长笛、小号为主的管乐8491 件。全区实现校校有冰场、县区局有简易滑雪场的目标。全区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90%会滑冰;60%基本掌握滑雪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0%掌握管乐演奏知识,全区有24%的中小学开设轮滑课,呼中区和阿木尔林业局全面开展轮滑教学。11月,开展管乐考级活动,全区共有29 973名中小学生参加,一级达标率达到53.8%。 在年初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仅大兴安岭地区一家作典型经验介绍。《黑龙江省教育周刊》、《中国学校体育》、《黑龙江日报》及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大兴安岭地区“两项活动”进行采访和报道。省委书记宋法棠、省长张左己、省委副书记杨光洪等省领导视察大兴安岭地区时,对大兴安岭地区教育战线开展的管乐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 (王怡敏)
【“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现场会】 12月,全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现场会在大兴安岭地区举行,全省各地市县教育负责人、各地市的教育学院负责人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共200 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地区教育局作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经验介绍,与会代表观摩育才中学、地区高级中学、实验中学、加区第二中学、加北中心校五个现场的滑冰滑雪和管乐教育。省厅领导和与会代表对大兴安岭地区开展的滑冰滑雪和管乐教育覆盖面广、活动推进速度快、效果明显予以赞扬。省厅授予大兴安岭地区“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突出贡献奖称号,并奖励5万元。 (王怡敏)
【师德建设】 结合“我是大兴安岭人, 我爱大兴安岭”教育活动,在全区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活动。年初下发方案,7 月,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组织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3至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国家和省、地师德先进人物的事迹,在教师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强化了师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上一节优质课、教案评比和开展“争当教学能手、争做教学模范”等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本领。各地还在组织学习基础上,通过演讲、专题辅导、座谈等方式,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9月6日,开展“做人民满意教师”师德论坛活动,探讨师德建设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全区的教育工作者受到一次生动的师德教育。 (王怡敏)
【师资培训】 年初,对2004年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1 月、8月先后两次组织骨干教师培训。4 月,组织开展以“实施名校战略,创办林区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校长论坛活动,举办全区文科教师基本功、基本技能展示会。12月,组织校本培训者培训班,125名校长或负责培训的中层干部参加培训。各地以校本培训为重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岗位培训。全年地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投入培训经费近百万元,组织开展培训64期,共培训5501人次。 (王怡敏)
【教师资格认定】 继续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对象主要是后晋合格学历教师,并面向社会人员进行认定。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能力考察笔试全区通过率达95%, 居全省领先水平。在全区聘请资深教师和教研员组成评委会,进行面试和试讲,通过率100%,共认定教师和社会人员359人。 (王怡敏)
【中小学课改】 抽调专人检查25所中小学校,共听课127节,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剖析、反馈存在的问题。4 月下旬,省课改工作联检, 全区课改工作得到充分的肯定。 制发《全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对全区课改及非课改实验区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研讨与指导。召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展示会,促进全区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制定《小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规范新课程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全区初步建立起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王怡敏)
【公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对各地的编制重新进行核定,为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和加格达奇区增编269人。“三县”和加区共聘任校长34人,聘任教职工1569 人,分流教职工166人。初步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工资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王怡敏)
【社区教育】 制发《关于推进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对社区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呼玛县、阿木尔林业局、图强林业局、新林区、松岭区成立社区学习中心,漠河县成立“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满足社区人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改善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质量,提高社区精神文明水平。 (王怡敏)
【综合治理工作】 在全区开展“小手拉大手,学生带家长森防宣传活动”,5月6日,组织2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宣传防火知识。全区各学校均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立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台帐”,各单位建立校长负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召开三次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组织开展三次全区范围的学校安全大检查,共检查出隐患64处,整改56 处,未整改8处,暂时未整改的落实责任人,制定防护措施,并由当地政府、林业局做出书面承诺,原被列为重大火灾隐患挂牌单位的三所学校已摘牌。省厅检查组对全区学校安全工作给予肯定。10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共取缔校园周边从事个体经营的电子游戏厅10个、音像社2个、歌厅1个、录像厅6个、无照摊点56个、网吧10 个。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王怡敏)
【政务公开】 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 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不定期对公开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公开电话、报纸、网络、召开会议、下发通报等形式重点公开教育局工作职能、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能;“一费制”收费办法、享受特困家庭考生资助金人员条件;教师评优、奖励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校、中等学校、自学考试等招生报名、考试、成绩查询、录取的有关原则、政策等工作。通过家长会、公示板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充分发挥大兴安岭教育网的作用,在教育网上设置“政务公开栏”,将教育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规范性文件等予以上网,在中考、高考后设立网上查询系统,方便考生查询,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在机关内部,年终对出勤、深入基层、工作创新、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撰写调研报告等情况进行统计,并与各科室的年终考核以及个人的评优、评奖挂钩,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王怡敏)
【高中教育】 重点指导加区一中、塔河二中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帮助两校完善创建报告,向省上报创建方案。加格达奇区铁路第一中学更名为大兴安岭高级中学,首次面向全区招生。大兴安岭高级中学和漠河县第一中学被确定为沈阳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学校。全区高考本科一、二表进线率比2004年提高5.4个百分点;专科以上进线率达96.5%,比2004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中会考通过率为97.3%,比2004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实验中学有一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普高招生3301人,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48.9%。 (王怡敏)
【招商引资】 针对全区民办教育薄弱、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客观情况,引进孔府中学,引资100万元,至年末,已招生260人,运行良好。在引智方面,为实验中学、育才中学和育才小学聘请3名外教,提高了学校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口语水平。(王怡敏)
【行风工作】 3 月初,召开全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3 月末,召开由教育、物价、财政、新闻等部门及行风监督员参加的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各承办部门的职责分工。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区)活动,对重点地区所属学校重点科目教师的详细住址登记造册。7、8 月, 对“一费制”收费和公用经费投入保障情况进行全面自查。9月初,省联合检查组对大兴安岭地区教育“一费制”和公用经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给予很高的评价。10、11 月, 地区财政局牵头,地区物价局、教育局联合对加区部分学校及地直学校收费情况进行两次重点检查。2005年,全区组织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检查组18个,检查34 次,共检查中小学校142所,有效的遏制乱收费的发生。对群众反映信访举报及时解决,跟踪问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实行自我监督和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给考生创设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高考取得连续8年无雷同卷的好成绩,中考受到省厅好评。9月3日, 教育局参加由地区纠风办和地区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行风热线”节目,在直播现场为听众答疑解难。年末地区教育局被评为行风最佳单位。 (王怡敏)
【安全教育月】 4 月,组织开展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的第五个中小学安全教育月活动。全区各地、校建立中小学安全教育机制,把安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结合实际,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中小学生通晓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防火自救意识。地区教育局组织编写防火知识讲义,在全区开展“小手拉大手学生带家长森防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安全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王怡敏)
【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 年初,组织开展全区首届优秀教育成果评选活动,在各地推荐上报的基础上,地区组成专家评审组评审。塔河第三中学的“绿色教育”、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优化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被评为一等奖,十八站局第三小学的“小学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等三项成果被评为二等奖,呼中区碧水第二小学的“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等四项成果被评为三等奖。 (王怡敏)
【实验中学综述】 2005年,大兴安岭实验中学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教学班由2004年的29个扩大到34个,在校生1750人。专任教师109人,全部大学本科学历,其中高级教师36 人,获得硕士学位7 人。学校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开足开满课时,坚持常规教学的检查和讲评,严肃考风和考纪,对学年和班级实行升学目标责任制管理,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强化优生,转化临界生、抓住学困生,各类学生都能发展和提高。是年,高考二表进线率较2004年提高8.4个百分点,陈黄山以682 分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是建校史上的新突破。学校管理工作不断提档升级,教师外流趋势明显减弱,教职工安心工作,赢得家长、学生的广泛信任,年内,新生入学率108%, 为学校历史上最好 水平。实验中学被国家、省确定为“全国学习科学实验顾问单位”、“省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省学习指导实验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百姓信得过学校”。 (崔秀菊)
【冰雪及管乐进课堂活动】 学校重视冰雪和管乐活动,重新调整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方案,使工作落到实处。并把开展“两项”活动与课改相结合,挖掘“两项”活动对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培养、发挥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的综合育人功能。保证资金投入,浇灌冰场,搭建滑雪场,组建军乐队等, 从人力、 物力、财力上满足“两项”活动的开展。组织教师以“知识、人文、特色、教材”为内容,撰写出《冰雪运动》、《单簧管教程》等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开展《冰雪活动与管乐教学育人功能之研究》的学习活动,举办全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现场会。2005年,实验中学在全区第六届中小学冰上运动会上,获集体滑雪表演第一名;在全区中小学运动会上,获男子400米第一名、女子100米第一名,平地区记录;获女子跳远第一名和女子三级跳第一名,破地区记录;获女子4×100米接力第一名;在全省中学生艺术大赛中,三名同学分别获声乐、钢琴单项大奖。 (崔秀菊)
【改善办学条件】 2005 年,学校多方面争取资金,偿还历史欠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改造各建筑物的消防用水管道, 消除消防隐患;平整新校区,铺设甬道;改建乒乓球训练馆;添置学生桌椅,学校基础设施的配备日趋合理,服务功能更为完备。 (崔秀菊)
【学习教育活动】 制定“全校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和“中心组成员学习计划”,在全校范围内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中心组集中学习18次、辅导报告6 次。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30 余次、座谈讨论6次。在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死板的学习方法,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读原文与专题研讨相结合,观看录像、报告会、研讨会、参观等,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文章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法,并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内容,除按要求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重要理论外,还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加强师德修养,做人民满意教师倡仪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习全国优秀教师雷秋生、优秀共产党员战胜军的先进事迹,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促进教学工作。 (崔秀菊)
【教改课题实验研究】 2005年,研究开发校本课教材《巍巍兴安》,进入课堂授课;研究完成“冰雪活动”和“管乐活动”二项课题研究,完成12个子课题,形成二本校本教材《速滑教程》和《单簧管教学》。学校根据实际,把典型的、 成功的经验发展为实验课题,已有8个课题向地区及省申报立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创新学习”年底结题,在省级教研活动中介绍经验,被评为先进单位。《巍巍兴安》校本教材开发等9大项教科研系列活动,形成各类论文200余篇,其中获得各类学会证书110余篇,在省、地交流论文8篇。 (崔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