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人口计划生育

人口计划生育

人口计划生育



  【综述】  2005年,行署人口计生委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下发《大兴安岭地区全面推进和深化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5 个文件,推进全区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在42个行政村开展取消再生育审批试点;在加格达奇各社区卫生所进行避孕药具发放改革试点,拓宽药具发放渠道;7月11日, 在韩家园和十八站林业局召开“全区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经验暨现场会”; 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 综合改革经验在全省新机制建设工作会上交流。以优质服务“百村行”为载体,开展创建人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局)活动。落实奖励优待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确定98名农村奖励扶助对象;全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率达到85%。 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目标责任制管理,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与人口计生部门沟通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继续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大宣传环境建设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计生活动、宣传品入户率80%以上,引导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地委调整配齐了行署人口计生委领导班子;地县两级人口计生部门有965人次参加省级各类培训班和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行署人口计生委制定下发《县、乡、村三级基础工作规范化文本》,通过基层自检自查,地区暗访抽查等方式提高基础工作质量。继续对地林直机关人口计划生育的督导检查,年末54% 单位获得优秀等次。组织各级协会会员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活动;发挥计生协会参谋助手作用,11个县区局配齐专职协会秘书长;完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年末收缴保费40 240元, 兑现与省政府签订的《2005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状》一档指标。2005年,全区总人口535 104人,人口出生率5.98‰,自然增长率为1.66‰,生育符合政策率98.59%。地区计生协被评为省计生协系统先进集体,被省民政厅授予先进民间组织荣誉称号。全区人口计生系统38个单位和67人次获得国家、省、地人口计生系统(人事部门)表彰奖励。7 个县(区、局)乡、村分别被省、地授予优质服务先进县、乡、村荣誉称号。             (栾振和)
  【 生育文化建设】 以“生态、生育、文明”为宣传主题,以建设兴安北极千里边疆绿色生育文化长廊为目标,突出“一县一品”特色,以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以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服务龙江行、关爱女孩、预防艾滋病、招商引资、三下乡、百村行、奖励扶助百日宣传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计生宣传教育,为群众举办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培训班100 多期,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提供避孕节育咨询服务10 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 000多份,育龄群众受教育面100%。6篇稿件、2期声像片和一部分新闻图片分别被中国人口计生网站、省电视台、省《龙江人口》专刊采用;在地区电视台、电台、大兴安岭日报、人口计生网站等发稿300 余篇;制作专题片、多媒体汇报12部。                   (栾振和)
  【优质服务“百村行”活动】  以地级带动、县级为重点、技术服务车为纽带,立足边远村屯,开展“零距离服务”,打造大兴安岭地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特色品牌。行署人口计生委以韩家园、十八站两地召开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现场会为契机,组织6 台服务车和地、县两级技术服务人员,于7 月11 日在韩家园林业局、金矿、 达拉罕村同时开展“百村行”大型集中服务活动。行署人口计生委组织技术服务人员深入到林场、 村屯开展“百村行”服务。 参加“百村行”活动的地、县两级领导、技术服务及计生工作人员300余人,参加服务活动 133 台次车辆,行程5万余公里,为80个村委(林场)的15 378名育龄妇女免费进行B超、化验、内诊、上取环、生殖健康检查和咨询等服务,向34 678人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免费发放药具、药品及宣传品价值25余万元。“百村行”活动专题片在黑龙江电视台播出。     (栾振和)
  【奖励扶助】 大兴安岭地区被纳入国家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成立由地委宣传部、人口计生委、财政局、审计局等9 个部门组成的大兴安岭地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地、县(区)、乡、村签订奖扶工作责任状,采取宣传标语进乡村、宣传图板进村组、宣传折页进农家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奖励扶助制度宣传。经本人申请,村、乡、县、地逐级确认,确定塔河县、漠河县、呼玛县、加区首批98名奖励扶助对象,于7月8日举办首发仪式,发放奖励人口计划生育扶助金5.88万元。   (栾振和)
  【计生服务】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局) 创建活动,并延伸县、乡、村“三级联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健康检查服务拓展到男性;开展出生缺陷监测;组织全区计生技术及科技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培训;与卫生、药监等部门联合打击非法行医,整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市场。漠河县被评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呼玛、新林、阿木尔等县、区、局被评为地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区、局);呼玛白银纳乡、塔河依西肯乡、漠河兴安镇古城村被评为地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村。       (栾振和)
  【综合治理】 行署与组织部、宣传部、工商局、民政局、 卫生局、公安局、广播电视局、劳动局、财政局、财务处、报社、农委、司法局、文体局14个部门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状;强化综合治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落实各自职责;在经费保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药具、技术服务市场清查、宣传教育等重要环节,各分管部门履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计划生育工作局面。公安部门下发《公安系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办理流动人口租房、暂住证等相关事宜,对计生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与计生部门沟通协调;财政等部门落实奖励扶助制度;行署广播电视局和报社继续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作用,全年电台、电视台、报纸播载人口计划生育稿件150余篇。     (栾振和)
  【协会工作】 全区各级计生协会继续巩固“组织建设年”成果, 县级协会配齐专职秘书长,指导乡(镇、街)、村(居)两级计生协换届工作,加强内业建设,协会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全区各级计生协会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和纪念日,采取征文、电视滚动字幕、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协会章程、新型生育文化等人口计生相关知识。6月18日至22日,邀请省计生协会领导、专家、教授赴4 县(区、局),为120多名育龄妇女免费义诊,为1 名子宫肌瘤患者免费手术。开展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各级协会会员为群众做好事1250多件,为贫困灾区献爱心捐款4102元,捐衣物200多件。   (栾振和)
  【综合改革现场会】  7月8至12日,在韩家园和十八站林业局召开“全区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经验暨现场会”,180 多人参加会议,韩家园林业局计生宣传工作和队伍建设、十八站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呼玛县取消农村再生育行政审批、加区人口计生工作进社区等经验在大会交流,参观了韩家园林业局和十八站林业局的人口计生工作会展。会议期间还组织了两场大型群众生育文化专场演出。                     (栾振和)
  【队伍建设】 8月, 行署人口计生委通过双推双考提拔一名副主任,11月,从新调整了一名副主任。11月,地本级机关公务员参加《公务员法》培训班,组织全区以县级为单位开展计划生育岗位大练兵竞赛活动。年内,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举办以计算机应用、计生知识宣传等业务知识为内容的培训班30多期、业务技能培训班20多期,累计培训865 人次。组织地、县、乡三级人口计生1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省级各类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栾振和)
  【信访工作】 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落实信访各项制度。 变上访为下访,全年召开6次信访会议。以暗访形式走访全区83个村级单位1214 户家庭,调查了解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服务以及行政执法情况,走访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家庭,询问患者的身体及生活状况, 为群众解决拖欠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8类问题共计36件。处理来信、来访96 件,全年无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连续9年被地委、行署授予信访优秀单位。                               (栾振和)
  【避孕药具管理】 坚持按计划定量发放避孕药具, 防止药具浪费和出现过期、变质药具;增加药具品种,地、县10种以上,乡(镇、林场)5 种以上,村社区3-5种;探索药具发放渠道改革,全区社区实行持卡领取和计生人员送药上门结合的药具发放方式;在加区社区服务中心、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流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立安全套自取箱和自动售套机,初步形成持卡、自取、自购(投币自取)和送药相结合的药品发放试点取得突破。提高育龄群众掌握避孕药具使用知识,知晓率、免疫率,全区村(社区)发放药具及时率达100%。
                                   (栾振和)
  【社区计生工作】 以城镇社区建设年为契机, 发挥社区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依托协会会员和志愿者作为计生管理、宣传和服务的中坚力量,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三项建设。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机构、行政队伍、服务队伍、群众队伍逐步完善。社区工作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公开、公示形式;统一民主管理、监督内容和程序;统一基础工作规范化文本;统一服务要求和标准。通过社区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分工包片负责,计生局(办)专人定点指导,建立整套的内业基础工作流程等方式,推动社区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提升,方便人民群众。               (栾振和)
  【村(居)民自治】 继续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实施方案》, 组织群众参与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以计生板报、书法展、漫画展、秧歌表演等形式宣传村(居)民自治章程,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完善党支部、村委会、计划生育协会三位一体的自治组织,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各项制度。全区实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村(居)达到50%。               (栾振和)
  【表彰先进】  加区、塔河县塔河镇、新林区新林镇、呼玛县白银纳乡获国家级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塔河县、十八站、韩家园、呼中区呼中镇等10个乡(林场、社区)获省级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阿木尔计生协等4 个单位获国家级计生协先进集体;地区、新林、图强计生协获省级计生协先进集体。十八站计生办等2 个单位获省药具系统先进集体。漠河、塔河、新林、十八站、阿木尔人口计生局(办)等15个单位获地区人口计生系统先进集体;任惠玲获国家级党校系统人口理论研究先进个人; 刘延春获国家药具系统先进个人;金玉玺等4人获省药具系统先进个人;高艳、王玉珍、矫洪茹获国家级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个人;杨育新等13人获省级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个人 ;王燕等6人获国家级计生协先进个人 ;刘春梅等5人获省级计生协先进个人 ;王春竹、朴英玉等32 人获地区人口计生系统先进个人;朴英玉获省人口计生系统优秀信息员;秦威获省人口计生系统优秀通讯员。       (栾振和)
  【地林直工作】 按照《大兴安岭地区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地林直机关2005 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地林直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定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将人口计划生育纳入重要议程,做到分工明确,奖惩措施到位。组织职工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晚婚、晚育、避孕节育知识,开展生殖保健普查。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一票否决”制度,全年无一起计划外生育案件发生。 年终考核,37 个单位获得优秀等次,31 个单位获得达标等次。                     (栾振和)
  【依法行政】 开展“一法三规”、 《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全区50名乡级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省级培训班;参加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的基础管理工作,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和奖励扶助案卷立卷归档程序;通过暗访、定期检查等手段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防止违法案件发生;筹措资金,投入经费,兑现奖励优待政策,全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兑现率达到85%。呼中区连续三年兑现率达到100%;塔河县增加投入40万元,兑现城镇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图强林业局投入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费25.1万元;松岭区投入一次性奖励费29.1万元。       (栾振和)
  【自身建设】 行署人口计生委开展创建学习、 服务、廉洁、创新型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思想境界和集体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包村活动中赠送村民免费药品、书籍、衣物、米面等价值近7000元。行署人口计生委获得第六届田径运动会优秀方队奖、道德风尚奖和地直机关乒乓球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任惠玲获地区“巾帼建功立业”十大标兵、地直机关“十佳公仆”;马丽霞获地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马丽霞、王春竹获地区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王春竹获得地直机关“发展杯”演讲赛二等奖。行署人口计生委获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标兵、先进党组织。             (栾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