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局)呼玛县呼玛县 ●呼玛县建立3个绒山羊养殖基地引进绒山羊2万只
●塔河县非国有经济实现产值26 786万元同比增长7.5%
●漠河县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加格达奇区卫东、长虹、曙光建设现代化标准社区
●松岭区个体私营经济和职工自营经济迅速发展
●新林区提前3个月完成招商计划到位资金10 100万元
●呼中区实现产值28 071万元年均增速6.8%
●图强林业局借风力发电结束用柴油机发电的历史
●阿木尔林业局特色养殖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黑龙江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成立
●韩家园林业局被地区确定火炬基地建设项目试点单位
呼玛县
【综述】 2005年,呼玛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2 320 万元,同比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1823万元,同比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58元,增长9.6%;农村人均纯收入3671元,增长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 33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 783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06万元,同比增长6.4%。特色经济以三卡乡3万亩A级绿色大豆和5000亩优质小麦基地为基础,落实12个农业种植示范园区。马铃薯种植实行奖励政策,种植面积3.47万亩,实现丽雪公司委托呼玛县经营后的恢复性生产。推广绒山羊养殖,兴建种羊繁育基地,全县存栏15万只,同比增长22%,推进黑木耳种植,全县超过2100万袋,比2004年增加4倍。基础设施建设筹资7000余万元,建成三个社区,一个综合社区服务中心,上海知青之家、口岸联检楼、客运站和白银纳乡政府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8 155平方米,完成12公里市政排水工程管网,61.8公里通村公路改造,29公里边防巡逻路建设,铺设市政水泥道路1800米,改造韩兴35千伏输电线路。“天保”管护资金增加到400万元,比2004年提高70%,10万公顷公益林被纳入全省生态林建设范畴。贯彻砂金禁采决定,彻底清理登记在册的773艘采金船、21 支水枪,集中扣押20余条采金船,从源头上遏制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教育事业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进线突破百人,进线率达27.4%,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活动,3名学生在省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得大奖。实施教育“阳光工程”,全县住宿生和特困生得到救助。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266人参加合作医疗,安排再就业480人,新增就业1326人,引资签约项目4个、签约总额5050万元,到位资金3500万元,兴安桥铁矿投产,规划运作15个涉及资源开发重点项目,其中三间房水电站被列入省“十一五”规划重点推荐项目,黑呼公路建设被纳入省“十一五”规划交通部重点工程。 (王利)
【干部制度改革】 呼玛县委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全县1819名干部中实施“六先两后”措施,即人大代表建议在先,政协委员评价在先,老干部参与在先,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的意见在先、审计局审计在先、纪委廉政调查在先;任职半年后,组织部门回访原单位,任职一年后,组织部进行严格的转正前考察。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凡具备条件的单位,科级岗位空缺时,实施竞争上岗。2005年有61名干部被选聘。 (王利)
【举办抗战60周年纪念活动】 呼玛县委、 县政府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县直机关干部到革命烈士纪念塔前,集体重温入党誓词,悼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烈士。宣传部、文联等部门在人民广场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电影周、抗日英雄图片展、群众歌咏大会。文联召开文学艺术界人士座谈会,缅怀和学习先烈的英雄业绩。 (王利)
【农机购置补贴】 呼玛县是全省30个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县份之一,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农机局领导多次赴省、地争取项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经过宣传、申请、审批公示、签订协议、资金落实五个阶段,完成购机工作。80 马力拖拉机9台,翻转四铧犁6台,旋耕机7台,深松浅翻四铧犁3 台,播种机1台,中型圆盘耙1台享受补贴。购机总金额108万元,其中,农民自筹78万元,国家补贴30万元。 (王利)
【特色经济】 正棋社区把发展特色经济放在首位,举办獭兔、蓝狐、绒山羊以及地栽木耳学习班,150 人次免费参加学习。由獭兔、地栽木耳等养殖大户介绍经验。通过互联网为养殖户提供各类致富信息,印制种养业知识手册发给农民,为养狐大户筹款,帮助个体户联系建起一个50亩的养鱼池。社区绒山羊存栏1200余只,地栽木耳120余万袋,蓝狐、白狐200余只,獭兔5500余只,养蜂230余箱,生猪存栏1400余头。 (王利)
【砂金禁采】 依法开展砂金禁采工作。 对县域内的采金设备进行集中清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战,分成4 个清理工作组,深入各乡镇、居民区、采金作业区进行排查摸底,利用广播、电视和张贴禁采通知等形式宣传,把禁采工作纳入各乡镇、林场年度考核管理工作中,强化责任,明确任务。全县登记在册的773条采金船,除扣压20余条外,已全部切割、拆除。 (王利)
【韩兴线改造工程竣工】 3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电力工业局投资70余万元兴建的韩家园至呼玛县兴华乡35千伏输电线路改造工程正式开工,韩家园和十八站两个供电局承担线路架设任务。共立杆112基、架设改造35千伏送电线路26.5公里。4月中旬竣工供电,兴华、白银纳两个乡农民用电有了保证。 (王利)
【查处私挖乱采小煤窑】 呼玛县政府按照关于清理小煤矿、整顿矿产资源秩序的文件精神,由主管副 县长组织国土资源、公安、 经济和改革发展局等有关部门深入到煤矿现场办公,宣传保护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私挖采金现象,关闭私挖乱采小煤井27处,没收原煤40多吨 。 (王利)
【三卡乡农民管乐队】 三卡乡组筹建一支农民管乐队。呼玛县委、县政府给予肯定和支持,为三卡乡购置长号、单簧管、萨克斯等20余件乐器。县文化馆派一名专职音乐老师为农民管乐队授课。三卡乡农民管乐队有21名成员,在专职老师的指导下,正在进行训练,能吹奏10多首乐曲。 (王利)
【农村党建】 呼玛县为把农村党支部书记培养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政治素质强的“三强式”干部,在选拔农村党支部书记时,注重从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办企业和致富能人的党员中进行选拔。县委向农村支部书记提出“敢带民富、愿带民富、会带民长富”的目标要求。实施“打样工程”,给农民打好样板。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党的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王利)
【城镇建设】 2005年,呼玛县投资2276万元建设排水工程管网12公里;投资200万元,铺设市政道路水泥路面1800延长米;投资165万元,改建1.3 万平方米人民广场和1.1万平方米的江畔公园;投资70万元铺装人行道10 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建设上海知青之家;投资200万元,建设口岸办公联检楼;投资420万元,建设3个社区和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投资180万元,建成呼玛客运站;投资78万元改扩建公安局治安拘留所;投资140 万建设边防大队办公楼;投资110万元,建成移动局办公楼。 (王利)
【百名民警入社区】 呼玛县公安局转变工作作风,百名民警深入社区,每名民警包80户居民,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制。民警利用双休日,晚上、午休等业余时间开展工作。熟悉常住人口、掌握外来人口,发现高危人口,查清出租房屋,建立人口信息库,实施人口信息资源共享。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犯罪和打、防、控一体化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王利)
【掀起“争当树”活动】 呼玛县委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掀起以“争做三个先锋、当好四个排头兵、树五面旗帜”为主要内容的“三四五”主题实践活动。争做“三个先锋”。即做为民先锋,争做务实先锋,争做清廉先锋,当好“四个排头兵”。即当好经济发展排头兵,当好招商引资排头兵,当好创新机制排头兵,当好环境建设排头兵。“树五面旗帜”。即树科学的旗帜,树创新的旗帜,树学习的旗帜,树服务的旗帜,树创业的旗帜。促进党员干部敢创大业的精神,为实现全县经济发展而努力。全县的各项事业良好发展,2000万袋的袋栽黑木耳,为农民增收2500余万元;40万亩的优质大豆、小麦、马铃薯等大田农作物获丰收;绒山羊、獭兔等特色养殖业异军突起,分别达到12.5万余只和1.5万余只。 (王利)
【呼塔公路通车】 呼玛至塔河公路建设,享受国家西部开发优惠政策。 公路总长206公里,建设标准为三级黑色公路,路面结构为5公分厚沥青混凝土,工程总投资2.1亿元,建设工期为2年。31家公路施工队伍和14家桥梁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4家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2004年完成路基和构造物工程。2005年完成主体工程,10月21日建成通车。 (王利)
【山火扑救】 10月19日,呼玛县三卡林场、嗄拉河林场点烧防火线部分复然成灾。23日大火烧毁房屋1栋8户,受灾人口13人,落马湖草甸火烧进象山村加河四队,烧毁民房40栋43户,受灾人口131人。安棋村烧毁民房1栋。全县全力投入扑救山火的行动,共组织1082扑火队员进入各个火场,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在各个村屯分别把关,10月31日把各火场明火全部扑灭,保住了三卡乡、北疆乡的村屯和三卡林场、十二站林场。 (王利)
【为两乡中心校捐赠微机】 在地委常委、 地委宣传部长岳君及行署副专员周玉环的支持下,由地直机关工委、地区文明委、地区教委协调地林直有关单位地区人民银行、建行、移动通讯公司、邮政局和地区通信公司支持,筹集微机58台,捐赠给北疆乡中心校和三卡乡中心校。 (王利)
【招商引资】 呼玛县委、县政府围绕经济发展主线,以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农业规模化优势和小城镇优势为发展动力,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制定《呼玛县招商引资工作若干规定》,利用电视台、简报、宣传单等宣传媒介,拓宽招商引资的宣传面,营造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诚信招商、外出招商氛围,确定特色农业、林业、矿产、城镇基础设施等7 个项目的招商引资任务, 引进兴安桥铁矿、 北疆乡亚麻种植及加工两个项目,投资总额近4000万元资金到位540万元,项目正在建设中。对俄经贸合作和口岸 开通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俄方签订长期木材采伐、加工和土地承包等合作协议,申请开通口岸。
(王利)
【精神文明建设】 4月下旬,开展整治乡镇、林场和城镇街道环境会战,各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群众,抢运垃圾。各乡镇、林场和县市政管理部门对影响村貌、场貌和市容的违章建筑物进行强制拆除;对占道经营的个体工商业户进行整顿、规范。全县有7 个乡镇破损路面得到升级改造。开展“春植树、绿家园”活动,共栽植云杉、大叶杨、樟松等易种好活树苗8万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精心培育15个品种、30余个花色的4万株花苗,美化江畔公园和镇内主要街道环境。举办培训班20余期,近千名群众接受培训。开展围绕“我是呼玛人,我为呼玛添光彩”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教师队伍里展开“铸师魂、练师德、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的演讲比赛活动。税务部门在个体工商户之间开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活动。呼玛镇三个社区组织小区居民开展“串门解难事,入户送温暖”、“手牵手、心连心”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王利)
【绒山羊养殖】 呼玛县养殖绒山羊500到1000只的农户共80 多户。其做法,建立健全县乡村技术人员网络;采用招聘的形式从内蒙古招聘技术人员,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8 名畜牧技术员,在村屯中选出21名防疫人员,充实到技术人员队伍中。建立健全县乡村技术培训网络;培训农民200多次,培训5000 人。建立健全全县乡村包扶网络,全县各单位为每个村屯购买50只绒山羊,三年后以放母还羔的方式归还。县直各单位及乡镇政府为养殖户购买饲草,建设羊舍,为养殖户提供便利条件。在呼玛镇、三卡乡、北疆乡投入资金建立3 个绒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吸引50户养殖大户,引进绒山羊2万只。 (王利)
【先进性教育活动】 呼玛县委26个党委(总支),208个党支部,2816名党员参加3个批次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组成学习小组116个,开展学习辅导352场次。各级党组织在教育活动中梳理出635个问题,整改562个。党员确定整改的2107个问题,整改2035个。召开讨论会34次,累计参与群众3.6万余人次。为各村屯解决实际问题157件,落实项目21个,到位资金、物资45.97万元,县乡领导走访慰问群众580户共1478人次,发放慰问钱物9.2万元。
(王利)
【高考进线率27.39%】 2005年,呼玛县376人参加高考考试,103人(35个往届生)进入本科录取分数段(理科582分,文科556分),首次突破百人。总进线率27.39%,比2004年提高8.16%,其中重点本科进线25人,进线率6.65%,比2004年提高3.06%,共有187人录取到本科院校,本科录取率为49.73%,比2004年提高5.11%,本科进线率居全区普通高中第一名。在200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受到县政府的奖励。 (王利)
【农村合作医疗】 2005年,呼玛县被列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试点县,县政府成立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县编委批准成立“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呼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及补偿方案。利用新闻媒体、张贴标语等宣传形式在全县进行宣传。是年,全县有991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57%,收缴资金182 600.80元。全年为256名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支付医疗费补偿金308 261.53元,补偿比22.55%,平均补偿金额为1204.15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约30%。 (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