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嫩江源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嫩江源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2月13日)
加格达奇、松岭、韩家园、呼玛县林业局:
为全面贯彻国办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保护好嫩江源湿地资源,维护我国东北地区生态平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集团公司将对嫩江源湿地进行划地保护。现就嫩江源湿地保护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我国生态状况处于“破坏和治理相持”过渡阶段,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急迫性和重要性,要全面认识嫩江源湿地保护对我国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嫩江源湿地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东部、伊勒呼里山南部,主要包括松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韩家园林业局的北疆林场和呼玛县林业局的十二站林场和嘎拉河林场施业区内的加格达河流域、南瓮河流域、嘎拉河流域、汗诺河流域、古利库河流域、克里热洞流域、那都里河流域、多布库尔河流域。甘河流域的十几条河流的沼泽,湖泊、河流,总面积为487577公顷,为我国重要湿地。是我国北方重镇齐齐哈尔、石油基地大庆以及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对松嫩两江流域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区域内林业局必须从国家生态保护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嫩江源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要从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林区的战略高度认识湿地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开展好湿地保护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各有关林业局要根据嫩江源湿地保护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保护管理工程建设管理机构,落实工作人员,要实行项目建设法人制,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工程建设和保护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人员数量可以根据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原则上即要考虑项目建设的当前需要,还应考虑到工程结束后的管理。
三、加强科学管理,完善法制建设
要根据现有湿地调查成果划定嫩江源湿地保护地边界范围,设立保护站、监测站及防火检查站,强化保护管理和检查上作,坚决控制非法人员进入保护地区域范围。要建立健全嫩江源实地基础资料档案和技术档案,积极组织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森林病虫鼠害测报工作。要切实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对执法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对嫩江源湿地行政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打击一切乱采滥挖、乱捕滥措、侵占湿地等违法行为,遏制在湿地开发和破坏行为,使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管理的轨道。
四、积极筹措资金,完善配套建设
加格达奇、松岭林业局等有关单位要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方面要把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务计划,安排一定的前期建没资金,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作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汇报争取工作,以确保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生态作用。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 《水土保持法》、《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趴《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更加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湿地保护意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印发宣传资料等手段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和社会公众懂得嫩江源湿地存在的重要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利益关系,抛弃重利用轻保护的短期行为。
六、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进—步加大湿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和已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虽然近年来已经建立了一大批自然保护区,嫩江源已经有国家级和省级湿地保护区各一处,总面积为44万公顷,但分布不平衡,还有很大湿地没有有效保护,管理粗放,因此,对没有建立保护区的主要河流源头、重要湿地要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等来加强湿地保护。
七、要建立社区共管的机制
嫩江源湿地及周边区域林情、社情相对复杂,春季和秋季进入该区域采集、挖掘、种养等活动相当频繁,管理工作有很大难度。各有关林业局要与周边地区和区域内的职工、农户及闲散人员签订社区共管协议,要实现利益分享,责任共担,落实管护管理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