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
【综 述】 2006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地区“两会”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全区工作大局,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组织开展理论教育、理论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集中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围绕招商引资、防火宣传等重点工作,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宣传网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区对上对外发稿1200条。坚持贴进群众、贴进生活、贴进实际,创作文艺精品,开展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按照“作风正、纪律严、素质高”的要求,加强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全区新农村建设工程、舆情信息建设工程、人才培养工程、出版发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5项工作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先进单位。
【中心组学习】 地委中心组集中学习 6次,重点学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在《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学习温家宝在黑龙江省考察时的两个讲话。全区各县级党委学习中心组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分散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与专题调研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学习,使中心组的学习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组织县、区、局党委中心组学习秘书参加全省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研讨班,提高全区宣传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有 3个县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书面交流。阿木尔林业局创办的“干部理论大课堂”演讲、研讨活动,受到干部欢迎。
【理论研究】 地委中心组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特色经济、开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讨,撰写理论文章81篇,为地委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6月 22日,邀请省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泽民到大兴安岭地区专题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新农村20字方针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层次矛盾和任务、措施;邀请上海市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冷鹤鸣教授来地区做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指导。同时,全区共举办理论研讨班 2期,3000人参加。至12月,地委组织社会主义新林区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理论宣传团到基层宣讲24场、送党课到基层110场,直接受教育者10 000余人。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上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决定、历代中央领导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的论述。在先进性教育期间,地委宣传部开展 6项主题实践活动。具体为组织党员,围绕思想道德建设与党员优秀品质和先进性的关系,用论坛的形式展开讨论,让广大党员明确肩负的义务和责任;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讨论活动,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开展以学理论、学业务、比写作、比内业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大练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开展扶贫解困活动。与呼玛县三卡乡进行对接,协调 7万元资金用于解决繁荣村自来水进户和农业产业项目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到基层进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辅导,到社区对地委“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工作思路进行宣讲;开展精神文明共建活动。主动与基层单位结成共建对子,指导创建,帮助创建,参加义务劳动。
【思想道德建设】 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利用公民文明学校、兴安论坛等形式,对公民进行“三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新时期大兴安岭精神教育。制发《关于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的通知》,安排部署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工作。漠河县将4月定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月”,举办4场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报告会。塔河县编写《塔河文明礼仪手册》,开办社交礼仪电视讲座。在黑龙江省举办的“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手机短信大赛中全区有15人获奖。在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团员青年、妇女、教师、政法干警、出租车司机、个体工商业户、社区居民等社会各个层面开展争做文明居民等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各地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加格达奇区开展“互帮、互学、互比”活动,图强开展以比干净、比整洁、比文明、比学习、比奉献、比廉洁、比诚信、比效益、比发展、比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十比”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全区形成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
【整治城乡环境】 加大对公路铁路沿线的垃圾、破损房屋、厕所、破旧板杖子、风倒风折木、清林剩余物、墓地、木材加工厂、居民区卫生等重点部位的治理力度。在城镇绿化中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公共空地等部位进行成片植树绿化。各地分别制定《卫生考核办法》、《市容管理办法》、《居民区、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等规章制度,提高城乡环境的管理水平。至年末,全区共疏通和清挖排水沟13万延长米,规范板杖子 5.1万延长米,拆除破损房屋1900余户,清理不规范牌匾2990余块,清除乱涂乱画2100余处,栽植绿化树90余万株,栽种花木43万余株,种植草坪13万余平方米。
【未成年人道德教育】 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举办知识竞赛、主题班(队)会、文艺演出、编写“荣辱三字歌”、拍手歌等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荣辱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呼中区开展以“朝阳助夕阳、夕阳育朝阳”为主要内容的“双阳互暖”活动;十八站林业局开展争做“小标兵、小卫士、小伙伴、小主人、小使者、小状元”活动;松岭区开展“社区小课桌”活动,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大创建”活动】 将文明城镇、文明乡镇林场、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具体化、地域化,使创建工作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培育亮点。塔河县围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位,实施十项利民工程,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漠河县精心打造亮点工程,重点加强北极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德在农家”等创建活动,整体提高乡镇林场文明程度。通过“比被褥、比厕所、比厨房、比庭院”工作为载体,使文明新村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塔河县开展以“比富裕、比文明、比勤劳、比健康、比卫生、比和谐”为主题的“六比”活动,促进农民养成文明习惯。在行业中创建以“共铸诚信,擦亮兴安窗口”活动及推行文明服务卡入户制度和一站式办公、一费制、一条龙服务,公开服务承诺,提高窗口单位和行业部门的服务水平。
【舆论监督】 根据地委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制发《新闻报道意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与宣传教育工作应急预案》、《关于我区三大工业园区建设的宣传报道意见》、《关于在森防关键时期做好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等,加大新闻宣传指导力度。定期召开新闻通气会,开展新闻阅评活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有力。在电视和报纸上开辟《小城焦点》专栏,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用鲜活语言、优秀作品,进行有深度、有广度、有影响力的报道。对破坏资源、引发火灾的单位和个人等反面典型,采用暗访、曝光等手段进行监督。
【新闻宣传】 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展示“十五”成就和展望“十一五”规划、招商引资和建设工业园区、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宣传工作,在全区上下营造不甘落后、敢于较真、吃苦耐劳、人人有责和科学统筹的良好氛围。对“三大园区”(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规划建设和引资、引企入园情况组织动态宣传,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新闻单位创办“兴安先锋颂”、“兴安处处党旗红”、“党在我心中”等栏目和专题,宣传报道先进性教育活动。“七一”前夕,组织“党在我心中”群众性主题文艺演出活动。至年底,全区舆情信息报送数量明显增加。其中,被中宣部采用6条、省委宣传部采用15条;上报经验信息30条中,被《黑龙江宣传》采用7条。
【外宣工作】 按照对外宣传“上大报、上大台、上头版、上联播”的要求,借助外力,整合内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组织宣传“十五”成就和“十一五”规划,宣传“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总体思路,宣传“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奋斗目标,宣传生态建设、发展接续产业、加快经济建设,宣传特色旅游、招商引资等项,邀请上级媒体记者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大兴安岭地区的知明度;通过拍摄电视专题片《美丽神奇的大兴安岭》、制作《中国大兴安岭》和《蓝天时尚》宣传画册,宣传大兴安岭;在《今日中国》杂志用新闻图片和四种文字宣传大兴安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38种语言宣传大兴安岭,哈洽会俄文专刊用10个版面宣传大兴安岭,中国日报用大幅英文版面宣传大兴安岭。年内,全区对上对外发稿1200条。其中,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绿色时报、今日中国杂志、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发稿590条,在互联网发稿610条。
【“感动兴安”评选活动】 围绕“我是大兴安岭人,我爱大兴安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举办“感动兴安”2005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涌现出吴绍卿、张克福、祁月英等先进典型,并于2006年2月 20日举办颁奖晚会,得到地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塔河县依西肯乡医院医生祁月英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劳动者之歌”栏目播出后,在全区引起反响。
【防火宣传】 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戒严期后,相继召开防火宣传形势分析会、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会、防火宣传教育推进会等,对森防宣传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呼玛、韩局、十八站等地对防火及防火宣传工作进行暗访。在“五六”反思日期间,通过宣传台、张贴标语口号、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大防火宣传教育力度。在教育方法上采取“一对一”宣传、“一对一”教育、“一对一”签订《防火责任状》,宣传教育面覆盖全区。
【政策教育】 围绕“十一五”规划、“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到基层开展形式政策教育。地区领导带头做形势政策报告10余场,参与的干部群众10 000余人。
【招商引资宣传】 7至9月,在全区开展“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宣传教育活动,重点解决思想观念落后、招商引资环境不宽松的问题。通过活动有力地促进全区招商引资工作。
【文化活动】 6月19日、21日, 分别在加格达奇和漠河举办第十六届大兴安岭北极光节,邀请俄罗斯文艺团体和国内、省内著名演员到区演出。同时,组织“爱家乡、唱兴安”企业、行业歌曲展播活动,反映各企业、各行业、各单位改革开放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组织新闻和文艺工作者下基层采访、采风,通过正面报道和文艺创作,展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全区各地的文化广场做到夏秋时节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不重样,共举办文化活动 140余场。其中,北极光节、冰雪节、冰雪汽车挑战赛、北极熊冬泳队、女子军乐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
【文艺精品】 年内,全区文化精品生产取得新成绩。其中,在国家报告文学杂志社举办的第一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报告文学征文大赛中, 报告文学 《热血警魂》、《女马永顺——张克福》分别获一等奖、全国森林文学奖;在全省“宏达杯”小戏、小品专业大赛中,小品《今日谁结婚》分别获导演、编剧和表演一等奖;《临时广告》获导演一等奖、表演二等奖;在全省戏剧 “小梅花”奖大赛中,小品 《请让我来帮助你》获剧目金奖;创编《盛世兴安·庆新春》大型综合性剧(节)目,从不同角度展示全区人民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精神风貌。
【文化产业】 全区已建成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露天文化广场12个,文体活动中心58个,图书馆(室)137个,影剧院5个,专业和业余演出队60个。“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建设列入《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建设边疆文化大省规划纲要》,黑龙江源头文化景区等12个项目编入《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手册》。鄂伦春特色手工艺品、版画、根雕等特色文化有较大发展。
【文化交流】 年初,参与“中国·俄罗斯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关爱松花江·保护母亲河”中俄国际沙雕艺术大赛中,地区选送作品 《古老的鄂伦春萨满》获大赛金奖。9月23日,在国家林业局生态文化建设研讨会上,地委宣传部及基层 5个县区局党委宣传部做了经验介绍。
【队伍建设】 上半年,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全区宣传文化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通知》及《关于开展全省宣传文化人才建设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规范宣传文化系统干部管理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到地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就职工队伍现状、科级干部管理、宣传文化人才、各单位在人才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研,形成《大兴安岭地区宣传文化人才建设的调查报告》,为领导掌握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情况提供依据。同时,在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对宣传思想工作实行工程化建设、目标化管理,通过采取目标化、责任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效率化的“六化”措施,实行定量考核,推进宣传思想各项工作的落实。下半年,组织全区政工系列人员参加全省和地区晋职考试,共有172人晋初、中、高级政工系列职称。同时,有5名干部通过公平竞争走上科级和副科级领导岗位。 (牛 宏供稿)